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肛肠外科 >> 儿科
小儿直肠脱垂相关症状
  •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组织学改变以耻骨直肠肌肌纤维肥大为特征。
  • 肛门外翻 肛门外翻在医学上称作脱肛(rectal prolapse),或称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相等,随着年龄增长,多可自愈,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发病率有所下降。
  • 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份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以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下腹坠痛,便之不净;重者可发生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脱垂程度可分为三度。 中医学称此为脱肛,认为多因气血不足、气虚下陷、温热下注大肠等所致。
  • 脱肛 脱肛或称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 流行病学: 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相等随着年龄增长多可自愈。近来发病率有所下降<1岁及>8岁者则罕见。
  • 侧腹壁或后腰部有压痛 结直肠损伤患者腹膜后间隙感染明显时,侧腹壁或后腰部有压痛,有时可触及皮下气肿。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
显示全部症状

小儿直肠脱垂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临床表现:
1、初期:
小儿排便时有黏膜自脱出,便后自动缩回。
2、反复发作后:
每次便后均须用手托回,并常有小量黏液。如哭闹、咳嗽、用力时,肠即脱出。
如直肠全层脱出后很久未能复位,即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出血,导致复位困难。有时也可嵌顿,肠管呈紫黑色,局部肠管血运障碍,即使再复位也容易发生直肠狭窄。
二、相关检查:
可行直肠指诊,常可发现括约肌松弛。
1、直肠不完全脱垂,脱出之黏膜表面呈纵行沟纹。
2、直肠完全脱垂,黏膜表面呈环状皱襞。
三、诊断:
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小儿直肠脱垂相关文章
小儿直肠脱垂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