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软骨病相关症状
- 运动时膝前疼痛加剧 髌骨骨软骨病临床表现为膝前疼痛和轻度跛行,跑步,上、下楼时症状加重。
- 髌后疼痛 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一般症状,最主要为髌后疼痛。在活动或半蹲位出现,初期为酸乏不适,以后发展为持续或进行性的酸痛。往往在开始活动时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结束或休息时疼痛又加重。这种疼痛有时很有特色,往往被描述为“龋齿样酸痛”。在上下楼梯,尤其在下楼或下坡时酸痛明显。经常有膝盖打软,“差一点跌倒”的主诉。有时有关节交锁症状。
- 髌下疼痛 髌骨不稳定的体征之一,压痛多分布在髌骨内缘及内侧支持带处。当检查者手掌压迫患者髌骨,并做伸屈试验时,可诱发出髌下疼痛,临床上压痛点有时与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并不一致。
- 髌骨软化 髌骨软化症就是髌骨的软骨损伤引起的退行性变化,包括软骨的肿胀、碎裂、脱落和腐蚀等病变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最后股骨与髌骨相对应的关节面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并逐渐形成髌股关节的反应性增生,后期将形成骨性关节炎。在这类病人里面,有一部分是喜欢运动的女性。髌骨软化症患病率达36.2%,30-40岁的女性发病率高达50%。
- 髌前空虚感 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表现可有少数患者膝关节呈现弹力性屈曲畸形、髌前空虚感,并于膝关节外侧可触及脱位的髌骨。
- 髌后捻发音 髌后捻发音:髌骨软骨软化剥脱之后髌软骨面不平整,膝关节运动时,髌后可扪及粗糙的捻发音,这种捻发音的特点,是在膝关节活动到某一固定角度时出现,多次重复不变,为粗糙不平的软骨摩擦所致捻发音,出现的机会不多,但不少作者认为髌后某一固定角度出现的粗糙捻发音对诊断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症有意义。
- 关节疼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作部位、症状特征,一般可以归纳出软组织性、软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如能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或缓解。
- 步态异常 步态是指患者步行时的姿势。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要求神经系统和肌肉的高度协调,同时涉及许多的脊髓反射和大、小脑的调节,以及各种姿势反射的完整、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协调。因此观察步态常可提供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线索。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特殊步态,但是步态并非是确诊的依据,而是对诊断有参考意义。检查时注意排除由骨骼的畸形及骨、关节、肌肉、血管、皮肤及皮下组织等病变引起的步态异常。
- 髌骨劳损 髌骨劳损是膝部常见运动损伤。由于膝关节经常过分伸屈、超常范围的内外翻,髌骨下面的软骨面与股骨的相应面,长期碰撞挤轧致伤。
- 软骨内骨化 胎儿的大多数骨,如四肢骨、躯干骨及颅底骨等,均主要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发生。这种骨发生既包括与膜内成骨相似的发生过程,又包括软骨的持续生长与退化,以及软骨组织不断被骨组织取代的特有发生过程,而且其发生、生长与改建穿插交错的情况远较膜内成骨复杂。
- 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髌骨骨软骨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主诉为膝前疼痛和轻度跛行,跑步、上楼或骑车蹬踏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则减轻。急性发作时起跳、落地皆痛。髌骨下极处可有轻度肿胀,软组织增厚和有压痛。伸膝和跪地时疼痛。少数髌骨上极可出现症状。病程4~6个月。
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为膝前疼痛和轻度跛行,跑步,上、下楼时症状加重及X线片的特殊表现,可以成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