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五官科 >> 口腔

小儿真菌感染性口炎

小儿真菌感染性口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涂片:
1、具体操作:
刮取病损区表面假膜或分泌物,义齿性口炎刮取义齿基托的组织面,涂于载玻片上,加滴10%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
涂片也可用PAS(过碘酸雪夫染色)染色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孢子和菌丝呈红紫色,易于观察,且可长时间保存。
2、检查结果:
可见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
二、培养实验:
1、具体 操作:
收集患者非刺激性混合唾液2ml,取0.5ml接种在TTC琼脂培养基(含红四氮唑的沙培养基)上,在35℃下培养。
2、检查结果:
1~2天后取出菌落生长情况,形成酵母样菌落,可做涂片和进一步鉴定,第7天仍无菌落生长视为阴性。
三、厚膜孢子形成实验:
1、具体操作:
是目前鉴定白色念珠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方法是在玉米吐温培养基中,穿刺接种待检菌,22~25℃培养1~2天,可出现点状灰白色菌落。
2、检查结果:
显微镜下菌丝顶端有厚膜孢子生长。
四、组织病理检查:
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的假膜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纤维素、食物碎屑、白细胞、细菌和白色念珠菌菌丝组成的一个厚厚的膜层。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以菌丝可以侵入黏膜角化层。
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病损区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上皮不全角化,可见白色念珠菌菌丝侵入。上皮内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在不全角化层中,白细胞聚集形成微小脓肿。
有时可见轻、中度异常增生,因此,对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应提高警惕,争取早期活检,明确诊断。
一般无需辅助检查,当病情重,感染蔓延时,应相应做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

小儿真菌感染性口炎相关文章
小儿真菌感染性口炎常用药品
  • 里素劳片

    全身真菌感染,如全身念珠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 由皮肤真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皮肤、毛发和指(趾)甲的感染(皮肤真菌病、甲癣、甲周炎、花斑癣、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当局部治疗无效或由于感染部位、面积及深度等因素不易上药时,可用本药治疗。 胃肠道酵母菌感染。 应用局部治疗无效的慢性、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 用于预防治疗因免疫机能降低(遗传性及由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易发真菌感染的患者。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穿透性差,不宜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

  • 剿喷宁

    外用抗真菌药,可治疗浅表真菌感染。特别是对体癣,股癣,手、足癣效果较好。

  • 氟康唑葡萄糖注射液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茵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物。 3.球孢子菌病。 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 制霉素片

    口服用于治疗消化道念珠菌病。

  • 凯妮汀

    预防和治疗免疫抑制病人口腔和食管念珠菌感染,但由于本品口服吸收差,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差,不良反应又多见,现已很少应用,仅作局部用药。

  • 制霉菌素片

    口服用于治疗消化道念珠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