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本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鉴别。ALS症状发展相对较快,常有上肢受累及延髓症状,肌电图有失神经改变和巨大电位,肌活检有神经源性肌萎缩,多数无家族史。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儿童,也有步态异常和下肢肌张力高,但症状有晨轻暮重和少量多巴胺治疗有效可鉴别。原发性侧索硬化,双上肢也受累,除肌张力高外,尚有肌力减退,无阳性家族史。而本病为遗传性代谢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进行性痉挛和低身高,可治疗。
2.本病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Ⅴ(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Ⅴ,HMSN Ⅴ)鉴别。HMSN Ⅴ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肢体远端肌无力,萎缩和感觉减退;电生理检查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病理表现为周围神经的慢性节段性脱髓鞘。
3.本病还与Arnold-Chiari综合征、脊髓空洞症、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脑白质营养不良、维生素B12缺乏、多发性硬化、热带痉挛性截瘫(HTLV1感染)、异染性白质脑病、Krabbe病、脊髓压迫症及某些中毒(铅中毒、山黎豆中毒)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