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吐血沫 口吐血沫,胃、食道出血经口吐出,多挟有食物残渣。《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金匮要略》称之为“吐血”。后世有很多医家,从有无声音伴随来区分为“呕血”与“吐血”。实际上,两者是相同的,胃及食道之血,不会自行流出,必伴有呕吐动作才能吐出。因此,《医碥》亦认为:“吐血即呕血,旧为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 卵石征 早期粘膜皱襞增粗、变平消失。病变发展,粘膜下层大量肉芽组织增生产生卵石状充盈缺损,称“卵石征”。
- 指甲突然变白 指甲突然变白是指指甲的颜色在短期内突然呈现白色。
-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实际是所有胃部不适的总称,消化不良症状说明消化过程受到了某种原因的干扰。消化不良可以是偶然的,也可以是慢性持续的。
- 胃粘膜呈萎缩性改变 简介(概述):胃粘膜呈萎缩性改变是胃粘膜炎性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 休克 休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个急症,系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肢端发组、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神志迟钝、血压下降等。 休克的特征为微循环障碍,临床上各科均可遇到。不论其病因如何,导致休克的根本因素为有效血容量锐减,最终使组织缺血、缺氧,细胞代谢异常,造成细胞死亡。因而,早期诊断休克,及时处理,同时积极查找病因,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儿童期消化性溃疡 儿童时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成人,可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1)婴儿型:婴儿型溃疡系急性溃疡,发生于新生儿和两岁以下的婴儿。发病原因未明。在新生儿时期,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这种溃疡或是迅速愈合,或是发生穿孔或出血而迅速致死。在新生儿时期以后至两岁以内的婴儿,溃疡的表现和新生儿者无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出血、梗阻或穿孔。 (2)继发型:此型溃疡的发生与一些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脓毒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烧伤和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有关。它还可发生于先天性幽门狭窄、肝脏疾病、心脏外科手术以后,此型溃疡在胃和十二指肠的发生频率相等,可见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的儿童。 (3)慢性型:此型溃疡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溃疡的表现愈与成年人相近。但在幼儿,疼痛比较弥散,多在脐周,与进食无关。时常出现呕吐,这可能是由于十二指肠较小,容易因水肿和痉挛而出现梗阻的缘故。至青少年才呈现典型的局限于上腹部的节律性疼痛。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较女孩多。此型溃疡的发病与成年人溃疡病的基本原因相同。 (4)并发于内分泌腺瘤的溃疡:此型溃疡发生于胃泌素瘤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即Wermer综合征。
-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胰腺纤维化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永久性损害。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胰管变形、纤维化及钙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及营养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症候。典型慢性胰腺炎在我国较为少见,确诊较难。
- 下消化道少量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距十二指肠悬韧带50cm以下的肠段,包括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在内,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粪,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出现休克。 临床表现:消化道大量出血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见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糜、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出现呕血和黑粪。 下消化道大量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 (一)引起出血和影响止血的因素 1、机械损伤 如异物对食道的损伤、药物片剂对屈张静脉的擦伤、剧烈呕吐引起食道贲门黏膜撕裂等。 2、胃酸或其他化学因素的作用 后者如摄入的酸碱腐蚀剂、酸碱性药物等。 3、黏膜保护和修复功能的减退 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感染、应激等可使消化道黏膜的保护和修复功能受破坏。 4、血管破坏 炎症、溃疡、恶性肿瘤等可破坏动静脉血管,引起出血。 5、局部或全身的凝血障碍 胃液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抗凝药物、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疾病则易引起消化道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 (二)出血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1、循环血容量减少 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硬化,不太严重的循环血容量减少即可引起这些重要器官明显的缺血表现,甚至加重原有基础病,引起一至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甚至衰竭,大量出血则更易导致周围讯含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血液蛋白分解产物吸收 含氮分解产物经肠道吸收可引起氮质学血症。以往认为血液分解产物吸收可引起“吸收热”,现认为消化道出血后的发热与循环学血容量减少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3、机体的代偿与修复 (1)循环系统:心率加快,周围循环阻力增加,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2)内分泌系统:醛固酮和垂体后叶素分泌增加,减少水分丢失以维持血容量。 (3)造血系统:骨髓造血活跃,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逐渐恢复。
- 心悸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 便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除消化道疾励卜便血也可见于全身性疾病。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如肠蠕动增快时,则可排出较鲜红的粪便而不呈柏油样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久,可排出柏油样便;当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或紫红色血块。结肠或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较新鲜血块。结肠上端出血时,血与粪便常均匀混杂呈酱红色。乙状结肠或直肠、肛门出血时,常有新鲜血液附着于成形粪便的表面。排便后滴血,粪便与血不相混杂者多见于内痔、肛裂、直肠息肉与直肠癌。血便或脓血样便可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偶尔也可见于阿米巴肠病。血便伴有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现象者应考虑肠系膜血管阻塞、出血坏死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肠套叠、肠扭转等。便血伴有皮肤、猫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 大便呈褐色 健康的大便呈棕黄色,这是因为正常人的大便中夹杂着一种胆红素的关系。 若大便呈深黄色,多见于溶血性黄胆,即红细胞大量破坏所产生的黄胆。常伴有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细菌感染、恶性痢疾、配错血型的输血、某些化学药品或毒素的中毒、各种免疫反应(包括自体免疫)等引起。 黑色大便:因黑如马路上的柏油色,又称柏油样便,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出血大便。它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窦炎、胃粘膜脱垂、肝硬化十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但是,食过多的肉类’动物血、肝脏、菠菜,口服铁剂、铋剂。活性碳等,粪便也可呈黑色,应加以区别。
小儿消化道出血早期症状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与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速度及病人出血前的全身状况有关。
1.呕血、黑便与便血 呕血代表幽门以上出血,呕血颜色取决于血液是否经过酸性胃液的作用。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呕血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反之,由于血液经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则呈咖啡色或棕褐色。呕血常伴有黑便,黑便可无呕血。
黑便代表出血来自上消化道或小肠,大便颜色呈黑色、柏油样,黑便颜色受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短影响,当出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肠蠕动亢进,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酷似下消化道出血;相反,空、回肠出血,如出血量不多、在肠内停留时间长,也可表现为黑便。
便血是指大便呈鲜红或深红褐色,出血部位多位于结肠,但是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由于血液有轻泻作用,会缩短排泄时间,使得大便呈鲜红色。
大便性状也受出血量、出血速度的影响,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大便呈稀糊状;出血量少、出血较慢,则大便成形。
2.其他表现 其他临床表现因出血量多少、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而异。小量出血、出血时间短者可无症状;出血时间长者可有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昏、食欲不振等;而短期内大量出血可引起低血容量休克,表现为:
(1)周围循环障碍:短期内大量出血,可引起循环血量迅速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出汗、口干、皮肤苍白、湿冷等。
(2)发热:引起发热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肠腔内积血,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导致发热。
(3)氮质血症: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血中尿素氮常升高,首先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在肠道被分解、吸收,引起血尿素氮升高,肠源性氮质血症出现时间早,24~48h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当出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而使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产生肾前性氮质血症,休克纠正后迅速恢复至正常;休克持久造成肾小管坏死,可引起肾性氮质血症,即使休克纠正,尿素氮仍不下降。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包括定性、定位,判断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等两方面。
1.定性
(1)确定所见的物质是否为血:服用一些药物(铋剂、药用碳、甘草等)、食物(草莓、甜菜、菠菜、西瓜、西红柿等)均可被误认为有便血或黑粪症。
(2)是否为消化道出血:鼻咽部或口腔内咽下的血也可以被误认为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或血尿也被错认为便血,在诊断前应认真检查上述部位。
2.定位 消化道出血可由胃肠道本身的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因此,首先要排除全身性疾病,然后鉴别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鉴别方法如下:
(1)临床诊断: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粪便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①上消化道出血:既往多有溃疡病、肝胆疾病或呕血史;出血时表现为呕血伴有上腹胀痛、恶心、反酸;大便多为柏油样便,无血块。
②下消化道出血:既往多有下腹痛、排便异常或便血史;出血时表现为便血,无呕血,伴有中下腹不适。大便多为鲜红或暗红色,大便稀,量多时可有血块。
(2)辅助检查:活动性出血时,可考虑做下述检查以鉴别。
①鼻胃管抽胃液检查:如胃液为鲜红色或咖啡样多为上消化道出血,清亮有胆汁则多为下消化道出血。
②血尿素氮浓度与肌酐浓度比值:无论出血多少,上消化道出血比值比下消化道要高。利用此生化指标可简单区分上、下消化道出血。
③急症内镜检查:急症内镜检查是指出血后48h内进行者,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多主张在出血24~48h内进行。此法不仅能迅速的确定出血都位、明确出血原因,而且能于内镜下止血药治疗,如内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等。急症内镜检查前应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禁食;对于焦虑者,可酌用镇静剂。胃内积血影响窥视时,可将积血吸出,或改变以变换血液、血块位置;对于黏附的血块,可灌注冲洗以利病灶暴露,但不必去除黏附血块,以免诱发活动性出血。
④放射性核素扫描:主要适应于急症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和慢性间歇性消化道出血部位的探测。其原理是能将亚锝离子还原成锝离子,还原型锝与血红蛋白的β链牢固结合,使活动性出血时红细胞被标记,在扫描中显示出阳性结果。其优点是灵敏度高、无创伤性、可重复检查、显像时间可持续36h。缺点是仅能检出何处有血,而不知何处出血,定性及定位的阳性率不高,但可作为选择性腹腔内动脉造影前的初筛检查,以决定首选造影的动脉,如胃十二指肠内发现有标记的红细胞,则可首选腹腔动脉造影。
⑤选择性腹腔内动脉造影:适应证: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的上消化道出血或内镜检查尚不能达到的病变部位或慢性复发性或隐匿性上消化道出血如憩室炎、血管异常、发育不良或扩张、血管瘤、动静脉瘘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可同时进行造影,只要出血量达到0.5ml/min就可发现出血部位,诊断的准确率可达70%~95%。其优点:特异度、敏感度高,并可用做治疗手段,如通过动脉插管灌注加压素或栓塞疗法。缺点是费用昂贵、侵入性检查,有一定的反指征(如凝血机制不全)及并发症(如出血、栓塞)。
3.大量出血 是指呕血或便血,在短时间内失血量为循环血量的20%~25%,临床上即出现休克症状,需进行抢救措施。
4.防止复发 基本止血后仍应抓紧定位诊断,以防复发,有以下方法:
(1)内镜检查:活动性出血时,由于视野模糊,内镜定位诊断阳性率不高,但在出血后24~48h进行内镜检查,阳性率可达80%~90%,且可发现多病灶出血部位。另外,有些病变即可在内镜下治疗,如注射硬化剂、套扎和钳夹等。
(2)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一般主张出血停止后10~14天进行。确诊率小于50%。缺点为不能发现急性微小或浅表性病变如浅表性溃疡、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等,不能同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优点为方便、无痛,易被患儿接受,对某些出血病因如胃黏液脱垂、食管裂孔疝等诊断价值优于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