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儿科

小儿肾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由于肾功能衰竭至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尿毒症血浆中存在抑制红细胞生成物质和红细胞寿命缩短等所致。当肾功能开始受损时,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由肾脏分泌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总量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成为引发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体内堆积大量代谢毒素,缩减了红细胞存活时间;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发生出血倾向都有可能导致慢性肾病病人发生肾性贫血。
(二)发病机制
目前已知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慢性肾功能障碍时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减少,经大量的试验证明在肾功能障碍的病人有较严重的贫血时,其血浆中的红细胞生成素只能维持在正常的低限,而肾功能正常的贫血病人血浆中的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升高。红细胞生成素降低的程度与肾脏排泌功能障碍有平行关系。当红细胞生成素严重缺乏时,骨髓对溶血和贫血失去增生的代偿能力。约有10%的红细胞生成素由肝脏产生,故即使双肾切除血浆中仍有少量的红细胞生成素。亦有证明尿毒症血浆对红系祖细胞有抑制作用。故目前认为尿毒症病人的骨髓失去对贫血的代偿功能,与红细胞生成素降低和此类病人血浆中存在红系生成抑制物质有关。
②红细胞破坏增多。除骨髓增生障碍外,红细胞寿命缩短亦是贫血的原因。慢性肾衰患者红细胞寿命约为正常人的1/2,其原因是患者血浆中有破坏红细胞的毒性物质,使红细胞脆性增加。此外,肾衰时钙在红细胞膜上沉积,脂类代谢异常也可导致膜脆性增加。肾衰时并发微血管病变,血液透析红细胞通过透析膜的机械损伤均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目前尚未能证明哪类特异毒素可导致此类病人的溶血现象,经血透析与腹膜透析皆不能使此类溶血现象减轻,尿毒症可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可继发胃肠道和泌尿道失血。
③红细胞丢失增加。肾衰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失血使贫血加重。
④吸收障碍:如铁、叶酸缺乏及过分限制蛋白摄入,蛋白合成下降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衰时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其造血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又可直接抑制红系造血细胞增殖。此外水钠潴留,血液稀释,进一步加重贫血。

小儿肾性贫血相关文章
小儿肾性贫血常用药品
  • 地高辛酏剂

    (1)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对于高血压、瓣膜病(重度单纯二类瓣狭窄或主动脉瓣狭窄者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肌外机械因素所致心功能不全疗效差;对继发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 螺旋藻片

    益气养血,化痰降浊。用于气血亏虚,痰浊内蕴,面色萎黄,头晕头昏,四肢倦怠,食欲不振;病后体虚,贫血,营养不良属上述证候者。

  • 螺旋藻胶囊

    益气养血,化痰降浊。用于气血亏虚,痰浊内蕴,面色萎黄,头晕头昏,四肢倦怠,食欲不振;病后体虚,贫血,营养不良属上述证候者。

  • 复方胎盘片

    益气,补精血。用于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及神经衰弱,贫血,病后体虚。

  • 肝精补血素口服液

    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贫血、神经衰弱)。

  • 复方肝浸膏片

    用于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孕期、哺乳期妇女贫血、儿童生长发育期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