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室内传导阻滞相关症状
  • 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cordiac murmur)是指心音及附加心音以外出现的一种非心音性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噪杂声音。它可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亦可完全覆盖心音。心脏杂音可见于健康人,更多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某些杂音是诊断心脏病的主要依据,如在心尖区出现舒张中期伴收缩期前递增性隆隆样杂音,可诊断为二尖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机器样响亮的杂音,且伴有连续震颤,常提示动脉导管未闭的存在屈而心脏杂育在心脏病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心音异常 通过心音图检查证实正常心音有四个,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心音。通常可听到的是第一和第二心音,某些雕儿童及青年人有时听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40岁以上的健康人偶可出现第四心音。 正常心音的发生机理及特点: 第一心音:主要是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和三尖瓣骤然关闭的振动所致。此外,,动室肌收缩、心房肌收缩的终末部分、半月瓣开放以及血流冲人大血管所产生的振动,均参与第一心音形成。第一心音的出现标志着心脏收缩的开始。第一心音音调低钝,听起来似“Le(勒)”声,较响亮,在心尖部较第二心音响高50%,在心底部与第二心音相等或低于第二心音。历时较长,一般为0.10-0.16 s,在心尖区和心尖区与胸骨左缘之间听诊最响。 第二心音:主要是心室舒张开始时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关闭的振动所致。此外,心室肌的弛张、大血管内血流以及二尖瓣、三尖瓣开放等所产生的振动,亦参与第二心音的形成。第二心音的出现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清脆,听起来似“De(得)”声,其强度不如第一心音,时间较第一心音短,一般为0.08-0.12 s。在主动脉瓣区和肺动脉瓣区最响,直取卧位听诊。小儿及青年人,肺动脉瓣区较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响,中年人两者相等,老年人则相反。 第三心音:有时在第二心音开始后0.12-0.20s还可听到短而弱的声音,称为第三心音。此音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壁的振动所产生。第三心音音调低沉、音弱、钝而重浊,听诊时呈“Le(勒)-De(得)-He(合)Le-De-He”声,似是第二心音的回声。历时很短,一般为0.03-0.8s,出现于第二心音音后 0.12-0.18 s。 第四心音:发生在舒张晚期,于第一心音开始前0.07-0.10s,它是由于心房肌在克服心室舒张末压用力收缩的振动所产生。此音很弱,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听不到。 第一、二心音的区别: 正确地区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听诊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先将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区别开来,才能准确地判定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进而确定异常心音或杂音是在收缩期还是在舒张期及其与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之间的时间关系。两者的区别:①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时间较长,以心尖部最响;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时间较短,以心底部最响。②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间隔较短,而第二心音与下一个心动周期第一心音的间隔较长。③第一心音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而颈动脉搏动也几乎同时出现,第二心音则出现于心尖搏动之后。④移动法,在心尖部不能判断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时,可先在心底部进行听诊确定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然后将听诊器体件逐渐移向心尖部,按照此规律把心尖部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区别开来。
显示全部症状

心室内传导阻滞早期症状有哪些?

心室内传导阻滞(intraventricular block),指房室束分支以下的传导障碍,其共同特征是QRS时限延长。
正常冲动经房室束及三分支系统几乎同时到达心室肌,室内传导时间0.08秒左右,不超过0.10秒。
(一)近端束支阻滞 累及束支近端(房室束分支部分和假分支部分)的,范围较小的病变可引起三分支阻滞或右束支与左前分支合并阻滞。
(二)远端束支阻滞 累及三分支远端的病变,可引起:①左束支分支前阻滞,即左束支阻滞;②左束支分支后阻滞,即由左束支前、后分支共同阻滞形成的左束支阻滞;③左束支前分支阻滞;④左束支后分支阻滞;⑤右束支阻滞;⑥右束支阻滞合并左束支前分支阻滞;⑦右束支阻滞合并左束支后分支阻滞;⑧两侧束支主干阻滞(双侧束支阻滞);⑨三分支阻滞。
既往一般按QRS时限是否长达0.12秒将束支传导阻滞分为不全性和完全性。实则可分为I、Ⅱ、Ⅲ度阻滞。I度QRS时限略延长,相当于不全性束支传导阻滞。Ⅱ度部分QRS时限明显延长,相当于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Ⅲ度所有QRS时限明显延长,相当于持续的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两支或三支合并阻滞时,各支阻滞的程度可不相同,冲动一般经阻滞程度较轻的一支传导,而形成的QRS波群呈另两支合并阻滞的形态。三支同时完全阻滞,可造成一次或多次心室脱漏。因此,不完全三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可以极为错综复杂。
(三)心室内传导阻滞 浦顷野纤维或心室内传导阻滞QRS时限延长,无束支传导阻滞的特征表现,统称心室内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相关文章
心室内传导阻滞常用药品
  •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1 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2 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 盐酸胺碘酮胶囊

    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 盐酸安他唑啉片

    临床主用于房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及过敏性疾病。

  • 盐酸胺碘酮片

    口服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预防,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可用于持续房颤、房扑时室率的控制。除有明确指征外,一般不宜用于治疗房性、室性早搏。

  • 盐酸胺碘酮片

    口服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预防,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可用于持续房颤、房扑时室率的控制。除有明确指征外,一般不宜用于治疗房性、室性早搏。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