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凉怕热 喜凉怕热是甲状腺素过多引起的代谢增高中的临床表现。
- 非感染性发热 非各种传染病引起的,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 心跳很乱 心跳很乱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特别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麻醉、手术中或手术后。
- 易激动 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使人的心绪容易激动。
- 畏热 畏热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小儿体质热型。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特别注意怕热、多汗、激动、纳亢伴消瘦、静息时心率过速、特殊眼征、甲状腺肿大等。
- 收缩期杂音 收缩期杂音是临床最常见的杂音,可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以功能性多见,是心脏杂音中的一种。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处,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在左心室收缩期,血液自左室返流至左房并产生杂音,并向所产生的收缩期杂音则向左腋下传导.任何可以增加收缩期左室和左房之间压力阶差的因素都可以使以杂音增强.吸气时,胸腔内压力下降(小于大气压),右心室泵入肺循环的血量增少,左心室充盈量也会减少,同时受胸腔压力影响,在收缩期左室左房间压力阶差相对会下降,反流血量相对减少,杂音会减弱.呼气时,胸腔压力升高(大于大气压),右心室泵入肺循环的血量增多,左心室充盈量也会增多,同时受胸腔压力影响,在收缩期左室左房间压力阶差相对会升高,反流血量相对增多,杂音会增强.
- 消瘦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有作者认为凡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
- 腹泻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患者每日便2-3次或每2-3d一次。粪便的性状无异常也属正常范围。正常粪便一般成形,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 150-200 g,含水分50%-80%。腹泻是指粪便合未消化食物、脓血、摊液或脱落的薄膜。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3个月。 根据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程少于2个月者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便失禁等症状。
- 心悸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 甲状腺肿 是因地方性缺碘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粗脖”“粗脖根”“瘿袋”,多流行于山区、半山区,平原地方有散在发生。近年在沿海高碘地区也发现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也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估计全世界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约有两亿人。
-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 突眼症 本病约有半数人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多为对称性也有单侧性患者常有惊恐的表情,眼裂增宽,两眼直瞪,瞬眼较少,构成甲状腺亢进病面容。
- 甲状腺肿大 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瘿脖子”。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散发性甲状腺肿可有多种病因导致相似结果,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或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只有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简称,系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及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数甲亢起病缓慢,亦有急性发病,发病率约为31/10万,女性多见,**之比约为1∶4~6,有人统计495例甲亢病人中,女性416例,占84%,男性79例,占16%。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发病者为多。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各地区有所不同,上海第一医学院分析该院总住院患者30760例中,甲状腺疾病计585例,其中甲亢患者203例,占34.7%;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6581例住院患者中,甲状腺疾病2070例,其中甲亢患者851例,占41.1%。甲亢通常是指功能亢进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而言,临床上最多见。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症状有哪些?
【症状】
典型患者以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突眼为主要表现。本病起病缓慢,常不易确定其发病日期。一般在明确诊断数月以前,已经有甲亢症状存在。只有妊娠剧吐孕妇随着恶心呕吐,出现手震颤及心悸等症状而得到及时诊断。
(1).TH分泌过多症候群。
1.高代谢症候群 患者表现出易倦、消瘦、怕热多汗、皮肤常热而潮,尤以掌心更为明显,偶见掌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和低热等表现。
2.神经系统 性格改变、神经过敏,表现为烦躁、容易激动、多言多动多疑、思想不集中或寡言抑郁,手指有不同程度的震颤。腱反射亢进是本病特征之一。
3.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 患者出现心悸(阵发性或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此外患者还会出现体重减轻、肠蠕动加强,少数有腹泻,消化吸收不良。
(2).甲状腺肿大 可发现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增大(2~3倍于正常),质从柔软到结实随个体而异,很少有压痛,表面光滑,但不规则或呈叶状结构者亦不少见。偶有在弥漫性增大的腺体中触及孤立结节者。应做进一步检查。可扪及血管震颤及闻及杂音,后两者是甲亢的特异性体征。
(3).眼征 主要表现为突眼。
(4).其他 头发细而脆、易脱落,有的出现裂甲症,指甲远端与甲床分离,即所谓Plummer甲。手及舌有震颤现象,有少数病例小腿下段胫骨前处出现局限性黏液性水肿。由于不同程度的肌无力,在坐姿或卧姿时要借助手的力量才能站起来。
(5).心血管功能改变也是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常有心动过速,心率常>90次/min。静止时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率增快,心搏量加大,致心排出量增高,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而脉压差增大。心尖搏动范围扩大而有力,心音加强,在心尖部位可闻及收缩期及收缩前期杂音。约10%病人甚至出现心房纤颤。无心脏病的本病孕妇也可发生心衰。
【诊断】
诊断方法按照《现代妇产科治疗学》标准进行诊断。以基础代谢率(BMR)作为分度依据,正常值±10%;增高至+20%一30%为轻度甲亢:+30%一60%为中度;≥+60%为重度。
妊娠期甲亢的临床症状与非孕期相同。如甲状腺肿大,心悸,心动过速,多汗,怕热,食欲亢进而体重减轻,疲乏,腹泻,手指震颤,甲状腺肿大,突眼等。在早孕时甲亢症状可一过性加重,中晚期较稳定。
根据病史、病症和体征可作初步判断,有典型症状及体征者,诊断并不困难。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FT3及FT4是诊断的主要指标,甲亢者明显升高。T3,T4及甲状腺结合球蛋白也明显升高。TSH则受抑制而降低。
注意:甲亢的某些症状及体征如心动过速,怕热,以及甲状腺部位的收缩期杂音可误为妊娠期的生理现象而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