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谵妄 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是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表现有定向力障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及自身认识障碍,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内容多为生动、逼真而鲜明的形象,如看到昆虫、猛兽、鬼神、战争场面等。
- 表情淡漠 表情淡漠是指患者对周围的一切缺乏感觉、情感、兴趣或关心的精神行为。
- 腹泻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患者每日便2-3次或每2-3d一次。粪便的性状无异常也属正常范围。正常粪便一般成形,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 150-200 g,含水分50%-80%。腹泻是指粪便合未消化食物、脓血、摊液或脱落的薄膜。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3个月。 根据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程少于2个月者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便失禁等症状。
- 昏迷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最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表现。临床上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1、浅昏迷 随意运动丧失,仅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缘),有躲避反应和痛苦表情,但不能回答问题或执行简单的命令。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仍然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可同时伴有谵妄与躁动。 2、深昏迷 自发性动作完全消失、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均无任何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及腱反射均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即各种反应和反射都消失。病理征继续存在或消失,可有生命体征的改变。昏迷是病情危重的标志,应积极寻找病因,并应积极处理。
- 听力减退 正常听力是指听觉灵敏度的一个范畴,它是健康青年正常耳听力测定的平均值,不是绝对的数值。当听觉系统的传音或感音部分发生病变或功能上出现损伤时,即产生听觉障碍,通常称为听力减退。听力减退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聋。一般所说的聋人是指实用听力几乎全失。小儿自幼失听,丧失了学习语言的机会则成聋哑。
- 呆滞 呆滞的主要表现是精神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目光呆滞,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有:容易疲劳、容易兴奋、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紧张性疼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便秘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便秘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最少。正常时,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但粪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种类以及环境的影响。许多患者的排便<3次/周,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有的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每次可长达30分钟以上,粪便硬如羊粪,且数量极少。
-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 肠出血 肠缺血是指供应肠道血液的血管因某种原因发生阻塞,致使肠道的血液来源减少或丧失,不能供肠道的生理活动所需,肠壁发生淤血、水肿或溃疡,严重者还可发生坏死、出血、穿孔和腹膜炎。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 白细胞减少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2.0×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常伴有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上述三类情况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大致相同,但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等。
- 玫瑰疹 玫瑰疹(roseola)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压之褪色,松开时有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
- 脉缓 脉势纵缓,沉细无力,一息4至(相当于60次/分左右)。
- 反应迟钝 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或者反应得较慢。
-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 稽留热 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摄氏度一上的水平,达数天或数周,且24小事内体温波动范围小于1摄氏度,就称为稽留热!常见于大叶肺炎、斑疹伤寒!
- 肠穿孔 肠管破裂,肠内容物溢入腹膜腔的过程。
- 感染性发热 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 虚烦 证名。因虚而致心胸烦热者。由伤寒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或病后余热留恋,或津涸、血虚、肾亏、虚人停痰饮、虚劳等所致。多兼见郁闷不寐、口干咽燥等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用栀子豉汤。《类证治裁·烦躁》治杂症虚烦,因津涸燥结而烦者,用人参固本丸加枣仁、竹叶。因血虚烦渴,至夜燥热尤甚者,用当归补血汤。因肾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烦者,用生料六味丸煎服。病后余热欲吐,虚烦不安者,用人参竹叶汤、竹茹汤。病久烦热不止者,用六味汤加枣仁。肥人虚烦不眠,为痰湿停滞,用温胆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 昏冒 昏冒,即昏愦不醒也。内伤而至昏冒,则死。伤寒热病至昏冒,亦重矣。方书皆言虚,误也。仲景云∶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当刺大椎、肺俞、肝俞。又曰∶阳明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热,喘冒不能卧,宜大承气汤。此言冒未至昏者,以下乃言昏冒矣。海藏云∶伤寒传至五六日,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自语,目赤神焦,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此言热邪内传手少阴心经,心火上熏于肺,则神识昏迷,若脉浮数,热在小肠,用导赤散;脉细数,热在心经,宜泻心汤;若浮沉皆数,两经皆热,导赤各半汤。
- 脾肿大 脾肿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在隔肌位置低或体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肿大不同。脾脏体积增大是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
伤寒与副伤寒早期症状有哪些?
副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8~10天,有时可短至3~6天,较伤寒短。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类似,但副伤寒丙的症状较特殊。
(一)副伤寒甲、乙 起病缓慢,但不少患者起病急剧,尤其副伤寒乙患者居多。开始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体温随之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常于3~4天内发热达高峰,波动较大,极少稽留。热程较伤寒短,毒血症状较轻,但肠道症状则较显著。较早出现皮疹,且数量多,直径大。复发与再燃多见,而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二)副伤寒丙 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伤寒型 症状与副伤寒甲、乙大致相似,但较易出现肝功异常。
2.胃肠炎型 以胃肠炎症状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病程短。
3.脓毒血症型 常见于体弱儿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发病急、寒战、高热、热型不规型,热程1~3周不等。常有肝脾肿大、皮疹、并可出现黄疸。半数以上病人可出现胸膜炎、脓胸、关节及骨的局限性脓肿、心包炎、心内膜炎、肾盂炎、脑膜炎等迁徙性化脓性并发症,此类并发症极顽固,治疗期长且困难。
(三)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
1.第1周:初期,起病缓慢,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发热外,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乏力,咽痛与咳嗽等。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亦少出汗。
2. 第2~3周:极期,出现伤寒症状,有助于诊断。
1)高热持续不退,可持续约10~14天, 50%~75%患者呈稽留热型,少数患者呈不规则热型或弛张热型。
2)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因为肠道病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较为明显的是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且舌尖与舌缘出现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
3)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患者表情淡漠,精神恍惚,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至逐渐恢复。
4)临床症状中会出现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20%~73%)或有时出现重脉,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第6天开始会出现脾肿大,在左季肋下常可触及60%~80%的腺肿大,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有30%~40%肿大,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到7~13天出现皮疹,20%~40%的患者皮肤会出现12个左右的淡红色直径约2~4mm的小斑丘疹,熟称玫瑰疹,按压会退色。小斑丘疹分批出现,多在2~4天内消失。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出汗较多者会出现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
3.第3~4周:缓解期,随着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好转,腹胀消失,脾肿开始回缩。需特别提高警惕的是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
4. 第4周:恢复期,相当于病程末期。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 1个月左右即可完全恢复健康。
复发与再燃:症状消失后1~2周,临床表现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阳转为复发,复发的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与胆囊或网状内皮系统中潜伏的病菌大量繁殖,再度侵入血循环有关;疗程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见。偶可复发2~3次。再燃是指病程中,体温于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又重升高,5~7天后方正常,血培养常阳性,机理与初发相似。
诊断
1. 持续高热,呈稽留热,少数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2.相对缓脉或重脉。
3.食欲不振,出现腹胀、便秘、腹泻、右下腹压痛。
4.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者有谵妄,昏迷或急性脑膜炎。
5.肝脾肿大、压痛。少数黄疸、肝功能异常。
6.皮疹(玫瑰疹)见于胸、腹、背部和四肢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见于病程7-13天,数目少,分批出现。
7.伤寒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时,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病程中白细胞计数减少,分类中性淋巴细胞相对增加,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氏反应(+)呈4倍以上增长,抗“O”>1:80,抗“H”>1:160有意义,细菌学检查,发病1~2周血培养阳性率最高,3~4周尿便培养阳性机会高,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且持续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