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儿科 >> 急诊科

小儿急性胃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感染 进食污染微生物和细菌毒素的食物后引起的急性胃炎中,多见沙门菌属、嗜盐杆菌及某些病毒等。细菌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偶为杆菌毒素。近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也是引起急性胃炎的一种病原菌。
2.化学因素
(1)药物:水杨酸盐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误食腐蚀剂:强酸(如硫酸、盐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氧氧化钾)引起胃壁腐蚀性损伤。
(3)误食毒性物质:毒蕈、砷、灭虫药、杀鼠剂等化学毒物,均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
3.物理因素 进食过冷、过热的食品或粗糙食物均可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
4.应激状态 某些危重疾病如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休克、大面积灼伤等,使患儿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是导致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5.蛋白过敏 外源性蛋白过敏引起胃炎,在牛奶或牛奶制品喂养的婴儿中尤为常见。
(二)发病机制
1.外源性病因 可严重破坏胃黏液屏障,导致氢离子及胃蛋白酶的逆向弥散,引起胃黏膜的损伤而发生糜烂、出血。
2.应激状态 使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进一步使黏膜上皮的线粒体功能降低,影响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胃黏膜的糖原贮存减少。而胃黏膜缺血时,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氢离子;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又使碳酸氢根离子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急性糜烂性炎症。

小儿急性胃炎相关文章
小儿急性胃炎常用药品
  • 复方铝酸铋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 枳术颗粒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 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烧心),反酸,慢性胃炎。

  • 消食十味丸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窦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 胃复胶囊

    理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脾胃不和,中焦气血阻滞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胀,泛酸,嗳气,口苦等,以及消化道溃疡见上述症状者。

  • 参梅养胃冲剂

    养阴和胃。用于胃痛灼热,嘈杂似饥,口咽干燥,大便干结;浅表性胃炎,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及各种胃部不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