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症状
- 毛细血管搏动 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黏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或外周毛细血管壁扩张)
- 红赤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部分人面部皮肤泛红,并且肉眼就能看见一条条扩张的毛细血管,部分呈红色或紫红色斑状、点状、线状或星状损害的形象,这就是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血红丝。是一种发生在面部或躯干部位的皮肤损害,大多数是后天性的,也有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是影响美容的主要原因,多发于女性,临床表现为面部的丝状、点状、星芒状或片状红斑。仔细看能见到皮肤上许多红色血管,就象一丝丝红线头。许多爱美的女士常常为自己潮红的面庞十分困扰,可许多人也许不知道,红血丝不仅仅会影响你的美丽,而且会影响你的健康,严重影响皮肤汲取营养,久而久之,导致皮肤养分供养不足,造成粗糙、干燥和过早衰老的症状。中医理论中称为“红赤面”,其原因归结为心经郁热、血行不畅。
- 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 所谓周围血管征指的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征有以下几种 表现形式: 1、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syndrome)用手指轻压患者指床末端,或以清洁的玻璃片轻压其口唇效膜,如见到红、白交替的节律性微血管搏动现象,称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2、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水冲脉也叫做陷落脉、速脉或Corrigan脉。检查时,将患者手臂抬高过头并紧握其手掌腕面,可感到患者烧动脉搏动骤起骤降,急促有力,称为水肿脉。 3、交替脉(pulsus alternans)交替脉为一种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心肌损害的一种表现。 4、重搏脉(dicrotic pulse)正常脉波在其下降期中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波,但较第一个波为低,不能触及。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此波增高而可以触及,称为重搏脉,即一个收缩期可触及两个脉搏搏动。 5、奇脉(paradoxical pulse)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奇脉。不明显的奇脉只有在听诊血压时方可发现,即原来听到的脉搏声在吸气时减弱或消失,或收缩压在吸气期较呼气期降低 1.33 kPa以上。 6、洪脉(bounding pulse)洪脉是指形态正常而振幅大的脉搏,触诊血管时可发现脉搏强而大。 7、细脉(small pulse)细脉指形态正常而振幅小的脉搏,与洪脉恰恰相反,触诊时脉搏弱而小,也称做丝脉(thready Pulse)。 8、枪击音(pistol shot sound)正常时在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可听到相当于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两个声音,而在其他动脉处听不到。在病理情况下,将听诊器的胸件轻放在患者的脑动脉或股动脉处,可听到“喀一、喀一”的声音,称为枪击音。 9、Duroziez 双重音 用听诊器的胸件放在患者的股动脉根部听到随心脏收缩出现的收缩声与回声的双重音,称为Duroziez双重音。
- 颜面充血呈樱桃红色 由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表现为面部充血、颜面发红,呈现樱桃红色,可见于氧化物中毒等。
- 黏膜损害 黏膜损害系发生于口腔、舌外阴和肛门部膜及眼结合膜等部位的损害,可与皮肤疾患及全身疾患伴发或独立存在,口腔部膜疾病范围广泛,实际上已涉及到口腔科、皮肤性病科、耳鼻喉科、内科等多种学科。本节从皮肤科角度概括阐述和鉴别口腔效膜疾病。外阴部既是性传播疾患的常见好发部位,也是一些皮肤病的易发处,随着性传播疾病的不断增加外阴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 鼻子红血丝 有些人鼻子上也出现了红血丝。这些红血丝是由鼻子毛细血管扩张造成的。 严重的话形成酒渣鼻,影响美观。
- 脸颊出现红血丝 脸颊出现红血丝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或毛细血管表浅而产生的症状。那么,毛细血管在什么情况下会扩张呢?根据许多资料显示,它和先天体质、后天生长环境、生理因素以及各种疾病等许多因素有关。
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本病多见于40~50岁妇女。皮损初发于小腿,以后扩展至股部、腹部和臀部。其分布可呈全身性或单侧性,或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沿神经分布。一般呈线状排列,亦可表现为细小血管瘤。有些患者皮损可侵及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图1)。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