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外科 >> 心胸外科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相关症状
  • 休克 休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个急症,系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肢端发组、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神志迟钝、血压下降等。 休克的特征为微循环障碍,临床上各科均可遇到。不论其病因如何,导致休克的根本因素为有效血容量锐减,最终使组织缺血、缺氧,细胞代谢异常,造成细胞死亡。因而,早期诊断休克,及时处理,同时积极查找病因,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心音微弱 心音(heart sound)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
  • 晕厥 晕厥是指突然发生的暂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多由躯体因素引起,也可继发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短暂意识丧失。患者常在晕厥发作前约一分钟出现前驱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感、视力模糊、耳鸣、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随之很快发生晕厥。晕厥发作时,随意运动和感觉丧失,有时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此时难以触及桡动脉、颈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瞳孔散大,光反射与角膜反射消失,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流涎、尿失禁等。一般持续2-3min,继之全部功能逐渐恢复。患者苏醒后可有短时间的意识混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有便意,甚至二便失禁,有极度疲劳、嗜睡,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半小时,发作后检查可以无阳性体征。
  • 胸痛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
  • 黑蒙 黑蒙就是眼睛视物时不能看到或看清物体,而以眼前发黑为表现的临床症状。临床多以一过性黑蒙形式出现,常常由于一过性脑缺血,贫血,低血压等,应该注意!
  • 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 心绞痛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 心悸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显示全部症状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早期症状有哪些?

1.症状
(1)无症状:预激综合征本身不会引起症状,具有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者,易发生心动过速,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有症状:当发生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特别是心房纤颤持续发作),可有体征,如心悸、心绞痛、低血压、黑蒙、晕厥、甚至心力衰竭、休克、猝死等。
 2.体征
(1)无体征火罐网:预激综合征者,如不合并心动过速发作,可以无体征。
 (2)在老年患者,由于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鶒,而表现出基础疾病的体征。
(3)有体征火罐网: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发作时,则可有相应的体征火罐网,如心室率快,整齐或不齐,心音弱、血压低等。
 3.心电图表现
(1)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①P-R间期缩短,小于0.12s,火罐网一般在0.08~0.10s。②QRS波群增宽大于或等于0.12s。③有预激波,即QRS波起始部顿挫或切迹,形态类似于希腊字母的“δ”(delta波)。可占时0.02~0.08s,方向多和QRS主波方向相同。④P-J间期鶒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小于0.27s。⑤典型预激窦性心律P波常与预激波融合火罐网,以致P-R段消失鶒。⑥继发性ST-T改变,以R波为主鶒的导联ST段下降,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⑦反映心室间隔激动导联Ⅰ致V5、V6通常q波消失,预激波的存在为本综合征健康搜索的心电图主要特点。典型预激综合征又分为两种类型:A型为V1~V6导联上的预激波均为正向,QRS主波全部向上健康搜索,P-R间期缩短。B型为V1、V2导联的预激波和QRS波群均向下,呈QS、QR或RS型,V5、V6导联上的主波向上。
 (2)隐匿型激综合征:系由于隐匿性房室旁道所致,窦性心律下心电图正常,无预激波或预激波不典型,或只在并发心律失常时显示相应的改变。
(3)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在心电图上,有时出现典型预激综合征的表现,有时这种表现消失。房室旁道前向传导时心电图在心室预激改变,但有时在一定条件下,房室旁道不显示前传能力,则心电图完全正常健康搜索。
 4.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预激综合征可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鶒、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甚至心室颤动而猝死健康搜索。
 (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发生率最高,达70%~80%,其发生机制鶒是房室旁道的存在,为折返构成了解剖学上的基础。折返环涉及心房,ANV-HPS,心室和房室旁道。发作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持续时间从数秒数小时或数日不等。
AVRT分为两类型: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鶒。
①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这种心动过速是从正常径路下传,从旁道逆传,激动方向为:心房→房室结→希浦系统→心室→房室旁道。主要由隐匿型旁路所致。心电图表现为:A.心率150~240次/minB.诱发心动过速的心搏常无P-R间期延长。C.约有25%的病人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表现为功能性左或右束支阻滞,而呈宽QRS型心动过速。D.可伴有QRS波电压交替。E.Ⅱ、Ⅲ、avF导联的QRS波后面有逆行P波,P"-R>R-P"说明室房传导比房早传导快。
 ②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其激动方向:心房→房室旁道→心室→希氏束→房室结→心房,此类型比较少见。约占20%。心动过速频率140~250次/min,症状重,危险性大。其心电图上QRS波宽大畸形,预激波明显,如能看清逆传的P波,则P"-R(2)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多家报道不同,一般认为在11.5%~30%之间,合并心房扑动者较少见。其心电图表现的特征是:①心房颤动为阵发性健康搜索,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心室率在200次/min以上。③QRS波宽大畸形,可见S波且易变性较大,有时呈完全预激,有时呈不完全性预激。如隐匿性旁道合并心房颤动则QRS波群窄,无预激波,房波幅大。
 (3)期前收缩鶒:预激综合征患者可发生期前收缩,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均可见。室上性者多于室性。
5.动态心电图
(1)动态心电图:当平静心电图不能发现时,可以做动态心电图明确如下问题:①显示间歇性和潜在性预激综合征的典型心电图特点。②可以明确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因素,回顾性分析,何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如房性、室性期前收缩还是心率增快。③有助于观察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演变过程。④动态心电图可以发现某些症状与预激综合征的关系,如阵发性心慌、心悸、晕厥等是否由于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所致。
 (2)运动心电图健康搜索:观察不同运动负荷对显性预激综合征病人的心率影响而发生的心电图改变,可以评价房室旁道前向传导的功能,同时病人运动试验中可诱发AVRT,可作为协助诊断方法之一,运动可加速正常房室传导,运动后心率加快预激波逐渐变小由典型预激波转变成不典型健康搜索,有些患者运动后,当心率达到一定的频率预激波可消失。
 (3)药物试验:应用药物试验对显性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来评价房室旁道的前向传导功能。同时拟制AVN-HPS前向传导而显示或增加房室旁路传导使心室预激更为明显。主要有普鲁卡因胺试验及三磷腺苷试验。
 (4)电生理检查火罐网:包括食管电生理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鶒前者为无创技术。
 ①可能明确显性房室旁道和部分隐性房室旁道的存在。
②同时评价这些旁道的前向传导功能。
③判断房室旁道的大致部位。
④可鉴别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方法是心脏程序与心内电图(包括希氏束图)描记其目的:
 A.对预激波不明显的病人确定诊断。
B.房室旁道和其他类型旁道的鉴别。
C.房室旁道的定位。
D.观察WPW环行运动心动过速的发生与终止机制。
E.测定旁道健康搜索的不应期。
F.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
G.为起搏器治疗准备条件。
H.主要用于指导房室旁道健康搜索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相关文章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常用药品
  • 盐酸维拉帕米片

    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2.心律失常:与地高辛合用控制慢性心房颤动和/或心房扑动时的心室率;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3.原发性高血压。

  • 盐酸利多卡因缓释滴丸

    本品抗心律失常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率失常。在心肺复苏时,可用于改善电除颤的效果。本品对室上性心率失常通常无效。

  • 盐酸阿普林定片

    用于频发的室性和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和房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等。

  • 磷酸丙吡胺缓释胶囊

    室性早搏及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 硫酸奎尼丁片

    主要适用于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经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虽对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有效,并有转复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作用,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已少用。

  • 盐酸胺碘酮胶囊

    口服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预防,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可用于持续房颤、房扑时室率的控制。除有明确指征外,一般不宜用于治疗房性、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