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老年病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液、血和尿常规、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正常。
1.电生理检查 目前临床常用EEG、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BAEP)、运动诱发电位(ME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1)正常老年人的EEG:主要表现为α节律减慢,从青壮年期α节律10~11Hz减慢为老年期的9.5Hz,同时在颞区出现3~8Hz的慢波,双侧额区和中央区出现弥漫性的θ或δ活动,特别是在困倦状态下更显著,提示为脑老化的表现。
(2)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和诱发电位:在大面积脑梗死的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血、坏死和周围水肿,可表现为病灶区基本节律减慢,波幅减低,出现弥漫性不规则性θ或δ波。MEP和SEP均出现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其中大面积脑梗死的阳性率在80%~90%以上,小灶梗死的阳性率30%~50%。枕叶梗死所致皮质盲患者的VEP检查,异常的波形和潜伏期时限延长改变占40%,临床视觉功能恢复后,VEP波形亦有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BAEP异常检出率波动在20%~70%,表现为波Ⅰ~Ⅴ的峰间潜伏期(IPL)延迟,其中脑干梗死患者出现双侧BAEP异常,波N~V的波形消失,绝对潜伏期(PL)延长。
(3)血管性痴呆患者的EEG和ERP:在多发性脑梗死病灶导致的EEG改变基础上,α节律进一步减慢至8~9Hz以下,双侧额区、颞区和中央区出现弥漫性θ波,伴有局灶的阵发性出现的高波幅δ节律。ERP检查血管性痴呆患者时,无论是应用视觉诱发试验,还是应用听觉诱发试验,P300潜伏期均比同龄对照组明显延长,其中40%患者无法诱发出明显的P300波形,提示认知功能严重损害。 2.影像学检查
(1)颅脑CT检查:对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脑血管性痴呆在CT上多显示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新旧不等的低密度病灶,新鲜病灶边缘模糊,陈旧病灶边缘整齐,多位于侧脑室旁、底节(尾状核、壳核)、丘脑等处,左侧多于右侧,或双侧分布。常伴有侧脑室或第三脑室扩大,Loeb等对40例多梗死性痴呆(MID)与30例对照者进行了临床与CT观察,发现多梗死痴呆组比死但无痴呆的对照组,其梗死的总体积痴呆组大于非痴呆组,前者多见双侧梗死,皮质萎缩明显。吴氏等对Binswanger病的CT所见进行了研究,认为本病在CT上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有大致对称的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呈月晕状,多数伴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及脑室不同程度扩大。CT对Binswanger病的诊断无疑有重要意义,但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医师单凭CT影像学上所见来诊断本病,失之过宽,误诊者不少。后来Hachinski曾针对这种影像学上的特点定名为“白质疏松(Leukoaraeosis)”,并认为白质疏松并非Binswanger病所特有,其他许多情况,特别是脑水肿、脑缺氧、高血压等都可在影像学上显示这种特点。黄氏更从病理上证实这种改变原因多种多样,作者进一步对所谓Binswanger病抱怀疑态度。因此,必须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不能单凭CT所见诊断本病。
(2)颅脑MRI检查:与CT相同,可以显示脑内病灶,其优点是能显示CT难以分辨的微小病灶,以及位于脑干的病灶,无疑对病因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 3.核医学检查
(1)SPECT检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SPECT)可以探测局部脑血流量。Hachinski曾注意到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全脑平均局部脑血流量低于每100g脑组织36ml/min。徐东等通过SPECT评价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组与无痴呆的多发性脑梗死组脑血流量的变化,以灌注缺血容积指数为指标,发现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组的指数明显大于无痴呆的对照组,提示皮质局部脑血流有明显降低。有作者发现多梗死痴呆所致的局部脑血流降低,至少在有关的症状与体征出现2年后才显示出来。
(2)PET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进一步提供脑组织含氧与葡萄糖代谢的情况。在痴呆早期,脑组织在出现可见的病理改变前,可能已有某些代谢异常,特别在额叶、颞叶、megnert基底神经核、丘脑等处,氧代谢与葡萄糖代谢可能已表现低下。因此,PET不仅对痴呆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对疗效的判断也比较客观。只是PET装置昂贵,一般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4.其他 如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脑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的走行,是否有狭窄、闭塞,有无畸形,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等,无疑对脑血管病变有明确的了解。此外,某些特殊病因需要有针对性的血清学、免疫学、生化或组化检查。在此不一一赘述。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相关文章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常用药品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原发性痴呆(如Alzheimer型的老年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如多发梗塞性痴呆等)和中轻度中风后的认知功能障碍。 -混合性痴呆。 -颅脑损伤后脑功能障碍的改善。

  • 九味益脑颗粒

    活血化痰,补肾益智。适用于老年期血管性痴呆轻症之髓海不足兼痰瘀阻络证。症见近事善忘,呆钝少言,头晕耳鸣,肢体麻木不遂等。

  • 高抗素

    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尤其幻觉、妄想、思维紊乱以及激越、不安、敌意和攻击等症状。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相。伴有精神运动性活动过度、激越、暴力和其它行为紊乱的精神发育迟滞。伴有偏执观念、意识错乱和/或定向障碍或行为紊乱的老年性痴呆。

  • 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

    1.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原因引起的脑神经功能障碍及记忆力减退。2.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儿童智能发育迟缓,老年性痴呆。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精神病。

  • 健脑胶囊

    健脑益肾,安眠补身。用于用脑过度,记忆衰退,神经衰弱,头晕目眩,惊悸失眠,心烦易倦,畏寒体虚,身亏腰痛及老年痴呆等症。

  • 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

    (1)主要用于改善与老年化有关的精神退化的症状和体症.(2)急慢性脑血管病后遗的功能、智力减退的症状。(3)轻中度血管性痴呆。(4)血管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