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痢,经外穴别名。见《腧穴学概论》。即小儿疳瘦。。《太平圣惠方》:“黄帝疗小儿疳痢,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般医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炷如小麦大。”近代《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小儿疳瘦;《腧穴学概要》称小儿疳痢。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处。主治小儿疳积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脱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小儿疳痢表现又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殊的症状?
- 病因小儿疳痢是怎么引起的?
- 症状小儿疳痢有什么表现?
- 保健小儿疳痢吃什么好?
- 护理小儿疳痢的危害,注意事项?
- 治疗小儿疳痢怎么办?怎么治疗?
- 检查小儿疳痢应该做哪些检查?
- 鉴别小儿疳痢如何鉴别
- 并发症小儿疳痢合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