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部紧迫或束带感 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
- 心脑血管意外 心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病症,这种意外的发生虽突然,但常常有明显的诱因,避免这些诱因就可防止意外。这对老年人或心脑血管病人尤其重要。
- 冠状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
- 胸骨压痛 多数病人胸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在胸骨下部,即相当于第四、第五肋间的胸骨部。
- 胸骨后疼痛 胸骨后疼痛在临床中经常见到,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疼痛性质可呈多种,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由胸部疾病(也包括胸壁疾病)所引起。一些人出现胸骨后疼痛之后,常常怀疑患了冠心病,盲目按冠心病治疗。其实,引起胸骨后疼痛的原因很多,心血管、肺、纵膈、食管等都可能患病,一旦胸骨 后疼痛,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确诊。
- 心前区隐痛 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急性心包炎的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
- 前胸压迫性疼痛 心绞痛是一组临床综合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前胸压迫性疼痛,持续约数分钟。
- 内脏痛 内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常由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其特点如下:定位不准确,这是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如腹痛病人常不能说出所发生疼痛的明确位置,因为痛觉感受器在内脏的分布要比在躯体稀疏得多,而且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即主要表现为慢痛,常呈渐进性增强,但有时也可迅速转为剧烈疼痛。
- 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的胸痛 每于剧烈运动、生气、兴奋或精神紧张时诱发。心绞痛呈阵发性,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 劳累后胸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最常见的胸痛原因,多在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后发作。
- 强迫停立位 强迫停立位(forced standing position):在活动时,由于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病人立即原位停立,并常用手按抚心前部位,待缓解、好转后,才离开原位。
- 心源性胸痛 提起心源性胸痛,人们往往会想到中老年人容易患的冠心病、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其实,心源性胸痛并非都是由冠心病引起的。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的青少年也会经常发生心源性胸痛。
- 压榨样绞痛 压榨样绞痛见于胸痹心痛的重症型。
- 心肌耗氧量增加 单位时间内组织消耗的氧气量。又称摄氧量(oxygen uptake)。正常情况下,主要由人循环系统的功能决定。心肌只有在急需氧的时候,它的耗氧量才会跟着改变。耗氧量大,极易出现缺氧的情况,这种改变或许是可逆的。
- 脉搏短绌 脉搏是心脏搏动波经血管传递引起的周围动脉搏动。脉搏短绌是由于心跳收缩无力,搏出的血量过少,以致不能引起周围动脉搏动所致。这种情况可见于心脏早搏,但最多见于心房纤颤。正常心跳过程中,突发一个过早的早搏,但由于心脏在收缩时,心室的充盈处在不足状态,故搏出的血量必然较少,不足以引起周围血管搏动,故这次提早的心脏搏动只能听到心音而不能触及脉搏。心房纤颤时心室搏动极不规则,发生得过早的心脏搏动也和过早发生的早搏一样,由于心搏出量少而引起脉搏脱漏,而且心房纤颤的心跳越快,脉搏短绌越明显。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绝大部分发生于心脏有显著病变的人,最常见者为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其他比较多见的病因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洋地黄中毒等,少数健康人也可发生房颤。临床上心房纤颤根据其持续时间长短,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可转化成永久性房颤。
- 胸部沉重感 甲亢性心脏病发生心绞痛较少,多为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以胸前或胸部沉重感多见。
- 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是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供氧-需氧失衡),从而引起心绞痛、心率不齐,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状的临床综合症。
- 颈肩痛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 轻度痛 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为多数癌症患者解除疼痛”的战略目标。它体现了控制癌症疼痛已成为实行人道主义的重要治疗措施。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邀请28位医学、药学及护理专家讨论制定出“三级止痛”方案。
- 心慌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早期症状有哪些?
1.症状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主要是在胸骨后,亦可偏左侧或心前区。自觉疼痛在深部而不在体表,疼痛范围是一片,可伴有放射痛。每次发作时疼痛部位相对固定。疼痛的性质多为憋闷或压迫感。偶伴濒死的恐惧感,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引起心绞痛发作的体力活动量基本固定,可以预测,如以心率×收缩压作为心肌耗氧量的粗略指标时,则每次引起心绞痛的乘积值是接近的。心绞痛一般都是突然发作,持续几分钟~10几分钟,休息后迅速缓解。绝大部分病人对甘油有良好的反应,含服后1~3min可完全缓解。老年人因为痛觉迟钝、劳动或情绪激动导致心绞痛发作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典型。部分病人可无胸痛,而是左臂或右臂痛,伴手指麻木,或为肩部或肩胛间疼痛,或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软弱无力或疲惫而无胸痛。又因老年人常合并肺气肿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心绞痛可由其他疾病诱发,或易为其他疾病所掩盖或混淆,从而造成诊断困难,必须提高警惕。此外,稳定型心绞痛的阈值不总是固定的,在稳定的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如有轻度的冠脉张力改变,即可使冠状动脉的流量明显减少,运动耐力时明显下降,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1)初次用力心绞痛(First Effort Angina):为晨起穿衣、洗漱、如厕等轻微体力活动可引起心绞痛发作,但过此时间,一般日常活动可无不适,这是由于清晨冠状动脉张力增高所致。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清晨冠状动脉管腔较其他时间小。
(2)走过心绞痛(Walking Trough Angina):在步行时出现心绞痛,患者仅需减慢速度,继续步行心绞痛可消失。以后恢复原来步行速度,心绞痛不发作。此现象与开始步行时冠状动脉张力增高有关。
(3)稳定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在冷空气中活动更易发作。冷空气对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寒冷血管收缩,周围阻力上升,左心室压力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二是寒冷也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而诱发心绞痛。
2.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下述体征:
(1)焦虑不安,面色苍白,大汗,血压增高,心率增快。
(2)心尖部第一心音(S1)减弱。可出现增强的第四心音(S4),若心率超过100次/min,则谓第四心音奔马律,反映心室顺应性下降;亦可出现亢进的第三心音(S3),若心率超过100次/min,则谓舒张早期奔马律,反映左心收缩功能不全。
(3)伴有肌功能不全时,提示肌急性缺血,可出现暂时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心尖部偏内侧闻及收缩期喀喇音和(或)收缩中、晚期杂音。上述喀喇音及收缩期杂音在心绞痛发作过程中响度可多变,心绞痛缓解后可减轻或消失。
3.心绞痛的分级 选择病人做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时,心绞痛分级是临床上重要的考虑因素。Ⅲ、Ⅳ级心绞痛如药物治疗无效即应做冠状动脉造影来决定做PTCA或冠脉搭桥术(CABG)。心绞痛Ⅲ、Ⅳ级有高血压、心梗病史,静息心电ST段下移为高危组,6年病死率40%,无上述危险为8%,说明心绞痛分级对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协会根据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量进行分级,较适合临床应用,对评估病情有一定帮助,为国际所采用。
Ⅰ级:一般日常活动不引起心绞痛发作,费力大、速度快、时间长的体力活动引起发作。
Ⅱ级:日常体力活动受限制,在饭后、冷风、着急时更明显。
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显著受限,在一般条件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一个街区或上一层楼即可引起心绞痛发作。
Ⅳ级:轻微活动可引起心绞痛,甚至休息时也有发作。
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主要靠问诊,这是任何其他诊断方法所不能取代的。如有典型症状,心绞痛的诊断可以成立。由于劳力型心绞痛亦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应注意原发病的诊断。排除了其他疾病后,可以认为劳力性心绞痛是冠心病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