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急诊科 >> 老年病
老年静脉血栓症相关症状
  • 疼痛性股白肿 当下肢深静脉急性栓塞时,下肢水肿在数小时内达到最高程度,肿胀呈可凹性及高张力,阻塞主要发生在股静脉系统内。当合并感染时,刺激动脉持续痉挛,可见全肢体的肿胀、皮肤苍白及皮下网状的小静脉扩张,称为疼痛性股白种(Phlegmasia Alba Dolens)。
  • 腓肠肌压痛 钩体病早期突出的临床表现腓肠肌压痛,双侧偶也可单侧,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拒按。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及猪是主要传染源,呈世界性范围流行。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 此病几遍及世界各大洲,尤以热带和亚热带为著。我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本病,并以盛产水稻的中南、西南、华东等地区流行较重。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6~10月)水稻收割期间,常以8~9月为高峰,青壮年农民发病率较高。在气温较高的地区,终年可见其散发病例。
  •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血流滞缓:血栓性静脉炎是以急性非化脓性静脉炎继发腔内血栓形成为特点的静脉血管疾患,受累浅表静脉区的皮肤红肿,自发牵扯性疼痛,可摸到有触痛的条状物或结节,静脉血流滞缓
  • 肢端接连出现苍白、发组和潮红反应 雷诺现象(RP)也称雷诺综合征。特点是肢端接连出现苍白、发组和潮红三相反应,多发生于上肢,两侧对称,也可累及下肢,或同时波及上下肢,偶尔发生于耳朵、鼻端、颊部或领部。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发作时先手指发凉、皮肤明显苍白、发僵,甚至手指活动困难,同时有麻木和针刺的感觉,继而颜色加深,呈深红色或青紫色,严重时部分指甲也发组,之后皮肤颜色变浅,呈弥漫性潮红,跳动感觉增强,最后恢复正常。反复发生的雷诺现象可使局部发生 溃疡、萎缩、硬化以至坏疽。但更多见的是手指(足趾)的各种营养变化,往往指端变尖或柠状,指甲也可以扭曲变形。 雷诺现象可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病因不明,是一种良性的肢端小动脉痉挛症,也称雷诺病,多见于女性。后者继发于其他疾病,即雷诺现象在其他疾病中的表现。最近研究表明,雷诺现象不仅累及肢端,在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内脏也可发生雷娜象,主要累及肺脏、心脏、脑和肾脏,至于雷诺现象能否对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各家报道不一。
  •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疾病,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并发症多,预后不良,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肿瘤晚期、肿瘤放化疗期间、下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后合并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增多,已经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 局部静脉压痛 是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一种症状,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 高凝状态 有少部分肾病综合症的病人在疾病的过程中会出现某一下肢肿胀痛的症状,检查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这是造成肢体肿胀疼痛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血栓形成呢?这与肾病综合症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
  • 热痛 热痛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 皮肤弥漫性红肿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 下腹局部疼痛 下腹部局部疼痛。多表现为有压痛点,压痛局限于一点。明确而固定的压痛点为腹部脏器病变的重要体征。如:消化性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正中偏左或偏右处,球部后壁穿透性溃疡压痛点则在背部第6—10胸椎或其左右两旁;急性胰腺炎压痛点,在上腹中部或偏左处;胆囊病变的压痛点(胆囊点),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阑尾炎压痛点(阑尾点、McBurney点),位于右骸前上棘与脐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肾和尿路病变时,在第10肋前端(季肋点)、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处(上输尿管点)、两镕前上棘连线与通过耻骨结节之垂线的交点(中输尿管点)、脊柱外缘和第12后肋下缘交角处(肋脊点或称肋脊角)、第12后肋下缘与腰肌外缘交角处(助腰点或称肋腰角)等部位出现压痛。
  • 静脉血栓 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多见于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病人。若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超声多普勒、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可助诊断。血栓形成早期易于脱落,可造成大片肺梗塞,常是猝死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应选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继用肝素或香豆素类药物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再形成及蔓延。
显示全部症状

老年静脉血栓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本病临床表现取决于血栓部位、大小静脉阻塞程度。常见的老年易发的静脉血栓症如下:
1.浅静脉血栓症 多为血栓性静脉炎,炎症性质强,多见于四肢,常累及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其分支。大多数可以找到病因,少数病因不明。静脉注射盐水、氯化钙、碘造影剂、高渗葡萄糖及其他药物均可于注射部位产生血栓。外伤、感染、静脉曲张、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之静脉内导线均可造成静脉血栓症,凝血机制亢进者容易合并本症。症状为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体温升高。皮下组织较薄的部位可触到索条状血栓。因血栓部位炎症显著所以常与管壁紧密附着,很少发生肺栓塞。如果静脉炎进一步发展,波及深静脉,则可因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症。
2.深静脉血栓症 发病初期静脉内形成血栓,随后在血栓部位继发炎症,所以炎症性质较轻。
3.小腿静脉血栓形成 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少数感到小腿发胀、紧迫感。于立位、坐位及步行后症状加重。有的小腿和足部水肿,腓肠肌有压痛。侵犯静脉交通支时,可发生血栓后综合征。如果怀疑本病,可做静脉造影明确诊断。
4.髂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症状明显,髂窝、鼠蹊部及股三角处有触痛,屈足背时大腿后侧及腓肠肌肌腹有牵拉性疼痛。急性发作的炎症十分严重,下肢急剧肿胀,数小时肿胀达高峰,自觉有压迫感。炎症明显时可发生动脉痉挛,皮肤苍白,皮下静脉呈网状扩张,患肢压痛明显,触不到动脉搏动,称疼痛性股白肿。如果病变范围大,侵犯盆腔静脉髂静脉及其分支,则下肢高度水肿和发绀,称疼痛性股青肿。重症者可导致下肢静脉性坏疽,甚至发生休克。
5.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可原发于此或从髂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发展而来。髂股静脉往往发生于左侧,随后波及下腔静脉。最后侵及右侧髂静脉,所以其体征为双侧性,其余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相同。
6.上肢血栓性静脉炎较少见,常由浅静脉扩展到深静脉系统,常见于胸腔肿瘤及主动脉肿瘤压迫锁骨下静脉或继发于创伤后,其临床表现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相同。
7.血栓后综合征 下肢较大的静脉形成血栓以后,难以自然溶解和再疏通,造成血栓肌化和静脉管腔闭塞,静脉瓣处即使再疏通也常发生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症常常侵犯静脉交通支,上述三种情况造成下肢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管壁通透性改变,红细胞逸出,淋巴循环受阻,皮下组织水肿、肥厚、纤维化,皮肤含铁血黄素沉着,皮革样变,发生湿疹及溃疡。这种状态叫血栓后综合征,其症状是整个患肢水肿性肿胀,沉重感,甚至疼痛。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使症状加重。
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往往根据血栓部位的压痛,肿胀和触及疼痛性索状静脉可确诊。急性发病的髂、股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均较突出,不难做出诊断。其他部位的,尤其是隐袭起病且缺乏症状的隐性静脉血栓形成则诊断较为困难,常常在继发肺栓塞之后才怀疑到静脉血栓形成的存在。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大腿内侧沿着静脉走行方向的压痛,血压计袖带缚于大腿,加压至8~20kPa(60~150mmHg)时出现患肢疼痛有助于诊断。患肢水肿和两侧肢体周径的测量可作参考。然而很多隐性静脉血栓却毫无症状,上述方法亦不易检查出来,可借助下述几项检查明确诊断。

老年静脉血栓症相关文章
老年静脉血栓症常用药品
  • 双香豆素片

    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管内血栓栓塞性疾病,施行手术或受伤后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心肌梗塞及心房纤颤引起的栓塞。适用于需长期维持抗凝者。对急性动脉闭塞,需迅速抗凝时,一般先用肝素控制危状,再用本品维持治疗。遗传性易栓症需长期抗凝者,与肝素合并用药3~5天,再以本品长期维持抗凝。

  • 乙双香豆素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如治疗血栓栓塞性静脉炎。

  • 醋硝香豆素片

    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内血栓性疾病,如,防治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塞及心房纤颤引起的栓塞。尤其适用于长期维持抗凝者,对急性动脉闭塞需先用肝素控制症状,再用本品。

  • 菠萝蛋白酶肠溶片

    用于手术后感染,骨节急性发炎、乳腺炎、腮腺炎、蜂窝组织炎、慢性血栓静脉炎、支气管炎、肾盂肾炎等辅助治疗。

  • 华法林钠片

    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①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及发展,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②治疗手术后或创伤后的静脉血栓形成,并可作心肌梗塞的辅助用药;③对曾有血栓栓塞病患者及有术后血栓并发症危险者,可予预防性用药。

  • 脉管复康片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瘀血阻滞,脉管不通引起的脉管炎、硬皮病、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对冠心病、脑血栓后遗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