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急诊科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注意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一、先天性巨结肠:
1、简介: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case)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由于hirschsprung将其详细描述,所以通常称之为赫尔施普龙病(hirschsprung’s- Disease),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肠这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2、临床表现:
患儿因病变肠管长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痉挛段越长,出现便秘症状越早越严重。多于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内出现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呕吐腹胀不排便。痉挛段不太长者,经直肠指检或温盐水灌肠后可排出大量胎粪及气体而症状缓解。
3、鉴别要点:
直肠测压取活检可以鉴别。
二、机械性肠梗阻:
1、简介:由机械性阻塞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完全受阻或严重障碍。
2、临床表现:
(1)腹痛集中于脐周或上腹部,若疼痛严重而固定,则可能已发生绞窄。
(2)在小肠梗阻时呕吐发生较早,大肠梗阻时则较晚。
(3)在完全性肠梗阻可发生便秘,但部分梗阻时可发生腹泻.约25%的小肠梗阻患者可发生绞窄性梗阻,并在6小时内发展为坏疽,它突出表现是腹痛开始或数小时内进展成为严重的固定疼痛.。
3、鉴别要点:
如果梗阻病变是癌肿或憩室炎,则腹部平片可显示病灶近端的结肠扩张。
为确定梗阻的部位应进行内镜或钡剂灌肠检查。若采用,内镜检查应先于钡剂灌肠。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相关文章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