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压相关症状
-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 年增长,我国是从1959年开始对高血压进行普查防治工作的,当时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到1979-1980年第二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时,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包括临界高血压)已增加到7.73%;1990-1991年第三次次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在十年间又有显著增长,估计当时全国至少有6000万高血压患者。另据最新统计资料,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到11.68%,尤其高血压继发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假性高血压早期症状有哪些?
假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是指用普通袖带测压所测血压值高于经静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在临床上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1.收缩期/舒张期假性高血压 在一项模拟动脉的血压听诊研究中,Sacks等发现于动脉壁“严重的紧扣性压力”相关的听诊读数错误。动脉壁增厚1倍会造成约32mmHg的血压测量错误,已得到了试验模型的确定。
2.舒张期假性高血压 通常认为的舒张压听诊标准是柯氏音消失,在舒张期假性高血压中袖带压力还未达到动脉内舒张压时,柯氏音就提前消失。假性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常见,特别是与那些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是相吻合的,这些病人的动脉顺应性降低。
3.袖带充气高血压 在狗和人的试验中压迫下肢可引起血压升高。这种现象是由神经介导的与等长运动引起的血压反应不同。在袖带充气时血压上升,定义为假性高血压的一种,因其有相似的生理基础。这种现象只在少数病人中出现但机制不明。
1.临床诊断思路 假性高血压多见于老年、尿毒症、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当高血压患者出现降压药物治疗无效、及长期高血压或严重高血压而缺乏靶器官损害时,要高度怀疑假性高血压。
2.诊断标准 多数作者发现,柯氏法袖带测量的收缩压比动脉内直接测得的收缩压低5mmHg,而舒张压则高5~10mmHg。根据上述情况,建议诊断收缩期假性高血压的标准为袖带测比直接动脉内测的收缩压高10mmHg,而诊断舒张期假性高血压的标准则为袖带测比动脉内测的舒张压高1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