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性肠梗阻相关症状
- 便秘伴腹部包块 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克罗恩病(Crohn病)或肿大的淋巴结等。肠结核为消化系统结核中最常见者。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病,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据统计,25%~50%的肺结核病人可并发肠结核。肠结核的来源主要是食入性的,由于咽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偶尔可以来自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亦可来源于血源性或腹腔、盆腔其他脏器结核的直接蔓延。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病理上分为溃疡型、增生型及混合型三型。
- 结肠梗阻 结肠梗阻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但以左半结肠为多。癌性梗阻常有典型的慢性结肠梗阻表现,如便秘、腹泻、脓血便、大便习惯和形状改变等病史;右半结肠梗阻的腹痛在右侧和中上腹部,左侧梗阻腹痛多在左下腹。慢性梗阻可逐渐或突然发展为急性梗阻。Beal提出:老年人有进行性腹胀和便秘是典型的结肠癌梗阻。正常人有10%~20%回盲瓣功能不全,部分结肠内容物可返流入回肠致小肠扩张、积气、结液,易误诊为低位小肠梗阻。若回盲瓣功能良好,回盲部与梗阻部位之间形成闭襻肠段;此时,回肠内气、液不断进入结肠,使结肠膨胀,腹胀明显,完全停止排气及排便,但仍可无呕吐。检查时除腹胀外,可见肠型或扪及肿块,应行直肠指诊及X线检查。在腹部透视或腹部平片可见梗阻近端肠襻有明显扩张,远端肠襻则无气体,立位可见结肠内有液平。钡灌肠有助于鉴别,同时能确立梗阻部位及病因有重要作用。Buechter报告腹部X线平片和钡灌肠的诊断率分别为97%和94%。
-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 气过水声 为机械性肠梗阻时所特有的腹部听诊音,其音调高亢且连续出现,如闻气泡自水中穿行,故名。是由于肠梗阻时,肠腔扩大,积气增多,其肠壁被胀大变薄,且极度紧张,与亢进的肠鸣音共鸣而形成的。
- 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胆道蛔虫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虫体侵入部位多在胆总管。主要症状是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
- 幽门狭窄 幽门括约肌高度肥厚增生,硬似软骨,形如橄榄,幽门管严重狭窄,产生明显的机械性梗阻。
- 便秘伴剧烈腹痛 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
- 肠壁坏死 肠壁坏死常见于肠堵塞。 由于蛔虫团、胆石、粪便或其他异物等肠内容堵塞肠腔,称肠堵塞,是一种单纯性机 械性肠梗阻。较多见的是蛔虫结聚成团并引起局部肠管痉挛而致肠腔堵塞。最多见于儿童,农村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脐周围阵发性腹痛和呕吐,可有便蛔虫或吐蛔虫的病史。 单纯性蛔虫堵塞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较好。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并发肠扭转,或肠壁坏死,或出现腹膜刺激征时,应施行手术切开肠壁取虫,但应尽量取尽,以免发生残留的蛔虫从肠壁缝合处钻出,引起肠穿孔和腹膜炎。术后应继续驱虫治疗。
- 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是因蛔虫聚结成团引起肠管机械性的堵塞所致,在非肿瘤性堵塞性肠梗阻中占首位,多为单纯性、部分性肠梗阻。
- 排便障碍 排便障碍主要是指由于盆底肌协调障碍或大便困难引起的排出粪便的障碍,这一类又可以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常由于盆底肌、肛门括约肌在排便时的活动不能协调,或感觉异常所致。
- 痰中或可找到蛔蚴或虫卵 肺蛔虫病的临床症状,痰检中或可找到蛔蚴或虫卵。
- 脐周阵发性绞痛 急骤发生的剧烈腹痛持续不减,或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腹痛,疼痛的部位较为固定,若腹痛涉及背部提示肠系膜受到牵拉,更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
- 血运障碍 血运障碍:肠内容通过受阻,肠管无血运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向远端运行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常根据其发病原因将其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以及血运性肠梗阻。此外,还可根据梗阻时是否伴有肠管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和绞窄(缺血)性肠梗阻;根据梗阻部位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根据梗阻程度分为部分性(不完全性)和完全性肠梗阻;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如果肠管的两端均受压导致的肠梗阻则称为闭袢性肠梗阻,此类肠梗阻肠腔内压力升高明显,肠管高度膨胀,易引起肠壁血运障碍,导致肠管坏死穿孔。
- 直肠重复畸形 直肠重复畸形的诊断有肠梗阻征象,直肠指检可触及包块。肠镜及钡灌X线检查可发现双腔直肠。治疗手术关闭多余直肠的近端。
- 小肠扩张充气 小肠扩张:是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重要表现,多见于空肠,特别是空肠的中下部,有时可引起包括十二指肠在内的整个小肠扩张。小肠扩张的程度与疾病的轻重有关,扩张的原因是小肠张力低下。有人认为,小肠径大于31mm者即可认为是扩张,明显扩张时肠径可为正常的2~3倍。小肠充气可轻可重,结肠充气多数较显著,常表现为腹周全结肠框充气。小肠充气分布多在结肠框以内的中腹部,扩张重时,肠襻呈连续的管状;扩张轻时,表现为分隔状充气肠管。
- 腹胀 腹胀(abdominal distention)即腹部膨胀可由于肠腔腹腔内积气、积液腹内巨大肿物或腹肌无力引起,小儿腹胀多以气胀最为多见。
- 突发性疼痛 病人自觉腹部突发性疼痛常见于急性腹痛,本病常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前者称为内脏性腹痛,常为阵发性并伴有恶心、呕吐及出汗等一系列相关症状,腹痛由内脏神经传导;而后者腹痛是由躯体神经传导,故称躯体性腹痛,常为持续性,多不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 直肠与肛门狭窄 直肠与肛门狭窄是指肛门、肛管和直肠的腔径变细、变形或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称为肛门与直肠狭窄。因狭窄部位各异,分肛门狭窄及直肠狭窄(多见齿状线上方2.5-5 cm或直肠壶腹部),狭窄部位常在10cm以内,与原发病变性质有关,狭窄上端扩张,狭窄处继发糜烂。溃疡、形成癫痕或被其他组织代替。本病一般指诊可提供重要资料,但上端病变较隐蔽,应做多方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 小儿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小儿出现此症状,应疑为胆道蛔虫病。因蛔虫有恶酸喜碱及钻孔的特性,受周围环境影响(驱虫不当、消化不良等)而发生骚动,向上移行而窜入胆道,导致小儿突然出现右上腹绞痛,并向右侧腰部放射。患儿常伴呕吐,吐出胆汁与蛔虫。
- 停止排气 停止排气是由于肠道梗阻等原因造成的肛门停止排气的症状。
蛔虫性肠梗阻早期症状有哪些?
蛔虫性肠梗阻早期多为部分性。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腹痛多呈绞痛性质。查体时,腹肌紧张不明显,多数病人在脐周或右下腹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肿块可有轻度移动。晚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梗阻的部位多位于回肠末端。
1.病史 患儿常用蛔虫感染史,如排虫史或呕虫史等。
2.临床表现 脐周阵发性腹痛和呕吐。查体腹胀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但腹部可于脐周或右下腹扪及条索状的团块,包块可有变形、可以移动,表面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肠鸣音可正常或亢进。晚期可有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和体征。
3.辅助检查 腹部X线平片上可看到肠腔内成团的虫体阴影,因此诊断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