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瘤相关症状
- 细小黄色瘤状皮疹 细小黄色瘤状皮疹常见于急性神经型尼曼匹克氏病,尼曼匹克氏病又称鞘磷脂沉积病,属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全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
- 瘤体牵拉 肿瘤对脏器包膜的牵拉引起的疼痛。随着瘤体的脱落坏死,瘤体对周围组织的牵拉大大降低甚至消除,因瘤体对周围神经的压迫而引起的疼痛也大大缓解直至消除。
- 瘤细胞浸润 瘤细胞浸润、瘤块压迫、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以及病理性骨折造成的机械性压迫,均可成为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症状的原因。
- 面部血管纤维瘤 常见于3~10岁间,有时甚至更晚才出现,到青春期变得更为广泛,其后即保持不变。常为坚韧、散在的带黄色的毛细血管扩张性丘疹,直径1~10mm,从鼻唇沟延伸至颊下颈部,间或见于耳部,数量多而明显,在极少情况下可形成大的菜花样肿块。多数患者损害仅局限于鼻或下颌的两侧,故易被忽略。
- 瘤块压迫 瘤细胞浸润、瘤块压迫、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以及病理性骨折造成的机械性压迫,均可成为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症状的原因。神经系统症状多种多样,既可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和神经根综合征,也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胸椎、腰椎的压缩性病理性骨折可造成截瘫。
- 瘤体坚硬 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病因不清,病理改变为甲状腺滤泡增生,甲状腺组织肿大。良性质地柔软,恶性质地坚硬。
血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血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四肢、躯干、面颈部多见。常在出生后即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长大,长到某种程度后,可停止进展。瘤体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亦可为正常皮色,小如豆粒,大如拳头,质地柔软,状如海绵,压之可缩小,肢体活动时胀大。血瘤可并发出血、感染和溃烂。婴儿患者有的可在数年内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