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传染科

放线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病原菌检查:
1.直接镜检 颗粒压片革兰染色,可见蓝色菌丝团块及棒状体。脓液涂片也可能找到细小短的分枝样菌丝。耐酸染色阴性。注意奴卡菌耐酸染色为阳性,链丝菌有孢子,可鉴别。
伊氏放线菌 高杆状或杵状菌丝
牛放线菌 白喉杆菌样
奈氏放线菌 分支丝状菌
粘放线菌 球菌样,白喉杆菌样,丝状
丙酸放线菌 早期杆状样,晚期分支菌丝
2.培养 较困难。颗粒必须多次用无菌盐水洗涤,以除去细菌,然后用消毒玻璃棒压碎,划线接种于脑心浸液血琼脂上,至CO2厌氧菌缸中,37℃才中培养。
伊氏放线菌 高起、分叶、磨牙样,质硬,菌丝下沉
牛放线菌 突起,发亮,粒状,扇形边缘
奈氏放线菌 突起,发亮,粒状,扇形边缘
粘放线菌 粘性乳酪样
丙酸放线菌 扁平,蛛网样
组织病理:早期局部有白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穿破形成窦道,各窦道可互通,体内筋膜、胸膜、横膈、骨骼等均不能阻止其发展。化脓区附近可有慢性肉芽组织增生,可有淋巴样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浸润,局部组织还可呈玻璃样变性,致硬板样变硬,脓肿内可见“颗粒”,100~300µm直径,HE染色中央呈均质性,周围有栅栏状短棒样细胞。
放线菌为微需氧菌,培养基内切忌加入抗生素。在组织内呈颗粒状,因此直接镜检或培养采取标本中必须找寻颗粒,一般为1mm大小,黄白色(无数颗粒集聚而成色),外围嗜伊红样物质(菌鞘)表示处于致病状态。

放线菌病相关文章
放线菌病常用药品
  • 依托红霉素颗粒

    1 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 军团菌病。 3 肺炎支原体肺炎。 4 肺炎衣原体肺炎。 5 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 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8 空肠弯曲菌肠炎。 9 百日咳。 10 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

  • 依托红霉素片

    1 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 军团菌病。3 肺炎支原体肺炎。4 肺炎衣原体肺炎。5 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 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8 空肠弯曲菌肠炎。9 百日咳。10 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

  • 红霉素肠溶片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淋球菌感染。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9.空肠弯曲菌肠炎。10.百日咳。11.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