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传染科 >> 皮肤性病科 >> 性病科
二期梅毒相关症状
  • 蔷薇疹样皮疹 布鲁菌病10%的病例发生非特异性皮疹,较常见的为麻疹样、猩红热样及蔷薇疹样皮疹。
  • 湿疣 湿疣潜伏期3周到8个月,平均3个月,多见于性活跃的青、中年**,发病高峰年龄为20-25岁,病程平均在3-5个月的**患者,在性接触后不久即发病,而病程平均12个月的男性患者,其性接触者可不发病。多数患者一般无症状。损害大小及形状不等。可仅为数个,亦可为多数针头样大的损害:在阴肛部可长成大的肿瘤样物,有压迫感;有恶臭味;有时小的湿疣可出现阴部痛痒不适,病人可出现尿血和排尿困难;直肠内尖锐湿疣可发生疼痛、便血,而直肠内大的湿疣则可引起里急后重感。
  • 梅毒性白斑 梅毒性白斑,多见于妇女患者。一般发于感染后4-5个月或1年。二期梅毒常见的皮肤黏膜损害为粘膜白斑。粘膜白斑表面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为重要传染源。
  • 梅毒感染 神经梅毒,一般发生在感染梅毒后的几年或几十年后,但在梅毒早期有的患者的脑脊髓液已有不正常的改变。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为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
  • 外阴皮肤肿胀 由于炎症或者性病等原因引起的外阴部肿胀的症状。
  • 梅毒性脱发 梅毒性脱发:约10%二期梅毒病人发生。这是毛囊受梅毒性浸润所致,毛发区微细血管阻塞,供血不良引起。表现为梅毒性斑秃或弥漫性脱发,前者为0.5cm左右的秃发斑,呈虫蛀状。弥漫性脱发,面积较大,稀疏,头发长短不齐。常见于颞部、顶部和枕部、眉毛、睫毛、胡须和阴毛亦有脱落现象。二期梅毒秃发局部存在梅毒螺旋体。而且梅毒螺旋体的部位与细胞浸润部位基本一致,所以认为梅毒性秃发可能与梅毒螺旋体的侵入部位有关。梅毒螺旋体不侵入毛乳头而侵犯毛囊的较上部,所以梅毒性秃发中以不完全秃发斑片为主。但是梅毒性脱发不是永久性脱发,如及时进行治疗,头发可以在6~8周内再生,甚至不治疗也可以再生。
显示全部症状

二期梅毒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二期梅毒患者在皮肤发疹前,有时有微热、头痛、骨痛、三叉神经或肋间神经痛及全乏力等前驱症状。一般可持续3~5日,由于前驱症状轻微,故常为患者忽视。
2)二期显发梅毒的皮肤损害:常见的皮肤损害为皮疹与湿疣。
皮疹:以自觉症状轻微,分布广而稠密和对称性发疹为特点。其主要类型有:a、斑疹型梅毒疹:最为多见,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内侧,大小不等,直径约0.5~2厘米,常呈圆形,数少为椭圆形,偶如环状,色似玫瑰红故称玫瑰斑疹。 b、丘疹型梅毒疹:比较多见,类型繁多。一般为2~5毫米直径的小丘疹,丘疹初为红铜色,后转呈褐色。一般基质坚硬,表面可有少量鳞屑。此类疹型内含在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很强。c、丘脓疱型梅毒诊:较少见,初为斑疹,以后隆起顶部生小脓疱而得名,分布较广,此种患者一般营养较差。d、脓疱型梅毒疹:甚少见。
湿疣:是一种很常见的独特的二期梅毒损害。女性患者较多,好发于皮肤磨擦和潮湿的部位,如周围、外生殖器等处,湿疣初为湿丘疹,其后可相互融合或皮疹向外不断扩大,而成为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损害,其表面糜烂并有细粒状的赘生物,其上有灰色膜,一般无自觉症状。其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
梅毒性脱发:梅毒性脱发也为二期梅毒常有的表现之一,多见于男性,好发于两颞,呈虫蛀状脱落,不论治疗与否毛发都可重生。
3)二期显发梅毒粘膜损害:粘膜损害为咽喉炎和粘膜斑。
梅毒性白斑,多见于妇女患者。一般发于感染后4-5个月或1年,好发于颈项两侧,亦可见于胸、背、、四肢、腋窝、外阴、肛周等部。患部色素完全脱失,周围色素增加,类似白癜风。
咽喉炎:临床表现为粘膜卡他性炎症,常见为口腔、舌咽、腭弓等,常需治疗2~3周后方能完全恢复。b、粘膜斑:为粘膜局限糜烂,表面由渗出物组成的薄膜覆盖而呈白色。粘膜斑周围无红晕,无痛感,形状不一,多为椭圆形,也有融合成片者。其分泌物中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很强。
4)二期复发梅毒:二期显发梅毒症状消退后,由于治疗不足或者患者免疫力降低,又会重新出现二期梅毒损害,称为二期复发梅毒。这些复发损害与二期显发损害相似,但损害数目较少,所含的螺旋体亦少,而损害的破坏性稍大。复发损害以生殖器多见,形态最常见为扁平湿疣和湿丘疹。发生在阴囊上的可为环形疹,微隆起表面附有薄屑;发生在唇粘膜和口腔颊粘膜或舌上的为粘膜斑;发生在躯干、颈部及四肢皮肤时,为环形、弧形丘疹。偶有砺壳样疹。也有梅毒性脱发出现。
5)二期梅毒的其他损害:可见有全身淋巴结肿大、眼、骨、神经系统及内脏等损害,但一般较轻微。
梅毒相关性肾病:主要发生于后天性二期梅毒,其发生率较低。后天性梅毒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急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小球肾病、急性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等
诊断
梅毒的病程长,症状复杂,可与很多其它疾病的表现相像,因此,必须结合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诊断。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观察、家属调查和试验治疗等辅助方法。
(一)病史
1.感染史 有无冶游史或不洁史。
2.性病经过 曾否发生过,二、三期梅毒的症状或其它性传播疾病的症状。
3.婚姻史 结婚的次数及时间,配偶健康状况,有无梅毒或其它性传播疾病。
4.分娩史 已婚妇女应询问有无早产及死产史,及曾否分娩先天梅毒儿的历史。
5.怀疑先天梅毒 应询问其父母的性病史,其母的分娩史,本人是否为早产,和有无先天梅毒的症状及其兄弟姐妹的健康状况。
6.疑为潜伏梅毒 还应询问既往有无梅毒表现及可以引起梅毒血清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
7.治疗史 所用的药物,疗程是否规则,剂量是否足够,有无药物过敏史等。
(二)体格检查 应作各系统的全面检查,感染期短的病人应注意检查皮肤、粘膜、、、口腔等处。感染期较长的病人应注意检查心脏、神经系统、皮肤、粘膜等部位。
(三)实验室检查

二期梅毒相关文章
二期梅毒常用药品
  • 琥乙红霉素颗粒

    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8.空肠弯曲菌肠炎。9.百日咳。10.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

  • 琥乙红霉素片

    扁桃体炎,咽炎,副鼻窦炎,支原体肺炎,婴儿肺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中外耳炎,牙科疾患,军团菌病,李斯德菌感染,白喉,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生殖泌尿道感染以及淋病、梅毒、座疮等。

  • 注射用新胂凡纳明

    本品为三价砷剂抗梅毒药,多年来用于治疗一期和二期梅毒,多与青霉素合并应用治疗早期梅毒,或用于青霉素治疗后的巩固期。此外尚用于治疗回归热、鼠咬热、雅司、热带嗜伊红细胞增生症及炭疽病。局部使用本品5%-10%甘油溶液,可治疗文生氏咽喉炎。

  • 注射用青霉素钠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 .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 .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 .炭疽。 5 .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 .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 .钩端螺旋体病。 8 .回归热。 9 .白喉。 10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放线菌病。 3 .淋病。 4 .奋森咽峡炎。 5 .莱姆病。 6 .多杀巴斯德菌感染。 7 .鼠咬热。 8 .李斯特菌感染。 9 .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 注射用青霉素钠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 .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 .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 .炭疽。 5 .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 .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 .钩端螺旋体病。 8 .回归热。 9 .白喉。 10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放线菌病。 3 .淋病。 4 .奋森咽峡炎。 5 .莱姆病。 6 .多杀巴斯德菌感染。 7 .鼠咬热。 8 .李斯特菌感染。 9 .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 注射用青霉素钠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 .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 .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 .炭疽。 5 .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 .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 .钩端螺旋体病。 8 .回归热。 9 .白喉。 10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放线菌病。 3 .淋病。 4 .奋森咽峡炎。 5 .莱姆病。 6 .多杀巴斯德菌感染。 7 .鼠咬热。 8 .李斯特菌感染。 9 .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