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过去称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在分类学上目前归于心理发育障碍范畴,称为广泛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其患病率据西方报道约为儿童的4~10/万。我国过去报道极少,近年逐渐增加。**多见(男∶女约为5∶1)。本病病因未明。双生儿研究提示在单卵双生儿中同病率高于双卵者。脑电图及脑影像检查均有较高的异常率,但不具特异性。神经系统软体征也较多。某些疾病,例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并发孤独症症状者也较多。孤独症最早的发病率报道为2-4/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明显多于女该,男:女的为4:1.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调查。
- 感染性发热 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 脾肿大 脾肿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在隔肌位置低或体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肿大不同。脾脏体积增大是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
- 面颊及上胸部充血 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全身酸痛,面及上胸部潮红,结合膜充血水肿皮肤有出血点,WBC↑异常淋巴、尿蛋白(++)。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 杨梅样舌 又称“草莓舌”,是舌的一个病理体征,表现为舌充血水肿,乳头增粗隆起,突出于灰白色舌苔上,形似杨梅。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听力减退 正常听力是指听觉灵敏度的一个范畴,它是健康青年正常耳听力测定的平均值,不是绝对的数值。当听觉系统的传音或感音部分发生病变或功能上出现损伤时,即产生听觉障碍,通常称为听力减退。听力减退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聋。一般所说的聋人是指实用听力几乎全失。小儿自幼失听,丧失了学习语言的机会则成聋哑。
- 心悸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 猩红热样皮疹 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玻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肾并发症。猩红热多见于2~8岁的儿童,病情多较急重,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 肝肿大 肝肿大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25 cm x上下径 15 cm x前后径 16 cm。国人成年男性的肝平均重1342 g,女性 1234 s,约占体重 l乃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地较成人大,约占体重1/20。正常肝上界与隐穹窿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于第7肋,至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再向左至前正中线后越过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至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平第5肋间隙,肝的下界与肝前缘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自第11肋,沿右侧肋弓下缘至第9肋软骨尖处,离开胸弓,斜向左上方达剑突之下,在前正中线超出剑突以下约3cm.肝的位置与性别、年龄、体型有关,可随呼吸、内脏活动及体位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站立位及吸气时下降,仰卧位和呼气时上升,在平静呼吸时升降之差约3 cm,5岁以下儿童、多饮水、饭后、晚间、运动后、高原生活2个月以上的人,在肋缘下 l-2 cm,肝脏常可被触及,边缘锐利,质较,无压痛。有时助下触到的肝脏不是由于肝肿大,而是由于肝位置下移,此可见于经产妇女腹壁松弛者、歌唱或演奏者横隔运动过分发达。肺气肿、有胸腔大量积液、腋下脓肿者。有时胆囊肿大、横结肠肿瘤、胰腺囊肿、胃癌、右肾下垂、右肾积水、右肾囊肿、嗜铬细胞瘤等也可被误认为肝肿大,但呼吸移动度不如肝脏大,边缘不如肝脏清晰,故应结合病史、肝脏的位置、形态、质地。呼吸移动度、有否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理性肝肿大。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卜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remodel-ing人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
先天性风疹早期症状有哪些?
1.孕妇感染先天感染风疹后可能发生流产、死产、有畸形的活产儿或完全正常的新生儿,也可能是隐形感染。妊娠妇女的风疹感染可以是无症状的,或者只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例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别是枕部淋巴结和耳后淋巴结肿大,斑丘疹;
2.新生儿在出生时可以无症状,最常见的异常包括宫内发育迟缓,脑膜脑炎,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听力丧失,心脏缺陷方面主要是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发育不良,肝脾肿大,骨骼发育不良;其他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瘀斑形成,淋巴结肿大和间质性肺炎。需要严密观察,以发现听力丧失,智能落后,运动异常,内分泌疾病或少见的进行性脑病的发生。
具体的症状如下:
(1)前期症状
患儿可表现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生时即有紫红色大小不一的散的斑点,且常伴有其他暂时性的病变和长骨的骺部钙化不良、肝脾肿大、肝炎、溶血性贫血和前囱饱满,或可有脑脊液的细胞增多。以上情况为先天感染的严重表现。出生时还有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以及小头畸形等,新生儿时期亦可出现风疹病毒性肝炎及间质性肺炎。
(2)眼部缺陷
特征性的眼部病变是梨状核性的白内障,大多数为双侧,亦可单侧,常伴有小眼球。刚刚出生时白内障可能很小,或者肉眼很难看到,必须仔细窥查。除白内障外,还可产生青光眼。
先天性风疹的青光眼表现为角膜增大和混浊,前房增深,眼压增高。必须施行手术。在视网膜上最常见散在的黑色素斑块,大小不一。此种色素对视力大多无碍,但其存在对先天性风疹的诊断有帮助。
(3)心脏的畸形
最常见者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或其分支的狭窄亦较多见,其他尚可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弓异常以及更为复杂的畸形。大多数患儿出生时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并不严重,但可能有出生后第1个月内即有心力衰竭者。
(4)耳聋
耳聋症状可轻可重,一侧或两侧。其病变存在于内耳的柯替(Corti)耳蜗。但亦有中耳发生病变者。耳聋也可分为先天风疹的唯一表现,尤多见于怀孕8周以后感染者。
(5)发育障碍及神经方面的畸形
胎内感染风疹病毒对中枢神经也有影响,造成程度不同的发育缺陷。脑脊液中常有改变如细胞数增多、蛋白质浓度增高。
智力、行为和运动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先天性风疹的一大特征,此种早期发育障碍是由于风疹脑炎所致,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智力迟钝。
总体来说,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及青光眼往往由于孕期最初2~3月内的病毒感染,而耳聋及中枢神经的病变往往由于孕期较晚受感染,新生儿也可能有一过性的先天性风疹表现,往往为妊娠早期感染所导致,也有是由于妊娠晚期感染,母亲与胎儿同时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