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传染科

长膜壳绦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长膜壳绦虫与短膜壳绦虫同属膜壳科。成虫与短膜壳绦虫基本相同,但较长大。成虫长20~60cm,宽3.5-4.0mm,有800~1000体节,头节圆形,有吸盘4个,无头钩。孕节的子宫呈囊状,占据整个节片,内含许多虫卵。虫卵椭圆形,大小60~80μm,壳较厚,内胚膜两端稍隆起,但无丝状体,胚膜与卵壳之间充满透明的胶状物,内含六钩蚴,六钩蚴有穿刺腺一对。终期宿主为鼠类,人体亦会偶然感染。中间宿主是甲虫、蚤类、蟑螂、蛆、赤拟谷盗等昆虫。成虫寄生宿主小肠,脱落的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中间宿主中发育成似囊尾蚴,人或鼠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昆虫后,即可感染,尾蚴在肠腔内经12~13天发育成成虫。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与与短膜壳绦虫相似。虫体寄生于人体的小肠腔中,对人体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毒素刺激引起肠粘膜炎症。

长膜壳绦虫病相关文章
长膜壳绦虫病常用药品
  • 非班太尔

    蛔虫、钩虫、鞭虫、绦虫、贾第鞭毛虫。

  • 奥苯达唑胶囊

    本品为广谱驱肠虫药。对蛔虫、钩虫和鞭虫均有明显作用。与其它驱钩虫药比较,本品不但对十二指肠钩虫疗效较好,而且对美洲钩虫也有较好疗效,2天和3天疗法的虫卵转阴率可达56%~100%。 一般驱虫药物对鞭虫疗效较差,奥克太尔驱鞭虫时虫卵转阴率虽可达70%,但对钩虫和蛔虫无效,而本品不仅对钩虫和蛔虫有效,驱鞭虫的疗效也可达70%左右。

  • 碘二噻宁

    驱鞭虫效好,亦可驱蛔、蛲、绦、钩虫。

  • 吡喹酮片

    为广谱抗吸虫和绦虫药物。适用于各种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虫病以及绦虫病和囊虫病。

  • 肠虫清宝塔糖

    本品为广谱驱虫药,除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施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

  • 复方甲苯咪唑片

    用于治疗蛲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绦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