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菌病应该如何护理?
布病可发生于世界各地,我国多见于西北、东北、内蒙古、河南等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流行病学 本病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病畜接触机会的多少。以西北地区牧区最高,半农牧地区次之,单纯的农业区又次之,城市地区最低;职业人员以兽医、畜牧工作者、屠宰工人为多;以男性青壮年为多;流行季节以春末夏初(在家畜流产高峰后1~2 个月)为多。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流动愈加频繁等因素使得该病的流行特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需要完善监控措施以及在疫情发生时及时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1.传染源 常见的家畜动物都可以成为布鲁菌的宿主。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是布鲁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主要是羊、牛和猪,其次是犬。在不同国家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有所不同,我国以羊(绵羊、山羊)为主,其次为牛,仅在个别地区出现以猪为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以再不同的宿主之间生存,各种布鲁菌在各种动物之间可有转移现象,其中以羊种菌转移到牛的最常见,这不仅是因为羊种菌对人有较高的致病性,而且因为牛奶及其制品比羊奶及其制品应用更广,因此对人的危险性更大。其他动物,如鹿、马、骆驼、狗、猫等也可感染本病,但除在特定条件下,一般作为很少会成为传染源。患者也可从粪、尿、乳中排菌,也有人传人的报告(夫妻间),但属于个别个案,所以人作为传染源情况罕见。许多野生动物,如野牛、野兔、野鹿、黑线姬鼠等也可感染本菌,一般在动物之间流行,感染人的情况很少。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如狩猎才有可能传染给人。
2.传播途径 病畜常会流产或死胎,这种畜胎、羊水、胎盘及产后阴道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布菌,如给病畜接产和处理流产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则极易受染,这些含菌物质以及病畜的排泄物中的布鲁菌也可污染皮毛、土壤、水源等而间接感染人、畜。病畜的肌肉、内脏及乳汁中也均含有很多病菌,如剥皮、屠宰或处理尸体时防护不好或食用生奶、未经消毒处理的乳类制品(生乳、乳酪、酸乳等)或接触病畜未经处理的皮毛也可被感染。蝇和蟑螂虽可携带病菌,但一般不会引起该病的传播。布鲁菌进入人体的途径:①经受损皮肤(外伤、擦伤等);②呼吸道,如吸入含菌的气溶胶等;③经黏膜,如含菌液体溅入眼结膜或经黏膜等;④消化道,如食用未经彻底灭菌的含菌奶类、食物等。流行区患者常由上述形式感染该病。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由于牧区居民、工作人员、饲养员、屠宰工人、防疫工作者与牧畜接触机会较多,所以感染几率更高。病后可获较强免疫力,由于不同种布鲁菌之间有交叉免疫,所以再次感染者很少,疫区居民常常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