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儿科 >> 营养科

糖原累积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 发病原因
糖原贮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磷酸化酶激酶缺乏型则是X-性连锁遗传。
(二) 发病机制
糖原常作为备用能量主要存在于肝和肌肉中,正常的肝和肌肉分别含有约4%和2%糖原。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多元糖,分子量大。进入人体内的葡萄糖分别经过葡萄糖激酶,葡糖磷酸变位酶和尿苷二磷酸葡糖焦磷酸化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之后在糖原合成酶的作用下将以α-1,4-糖苷键的形式连接成一个长链;每隔3~5个葡萄糖残基的由1,4位连接的葡萄糖被分支酶的作用转化为1,6位连接,依次下去,因为形成分支最终构成树状结构的大分子糖原,其分子量达数百万以上。糖原合成和分解代谢中所必需的各种酶至少有8种,GSD发病是由于患者缺乏上述任一酶的缺陷使糖原合成或分解发生障碍,导致糖原沉积于组织中而致病,由于酶缺陷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Ⅰ型:由于细胞内一种可降解葡糖胺聚酶(GAG)的酶缺乏或障碍所致的。
Ⅱ型:是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缺乏。
Ⅲ型:酶的缺乏各亚型不同。ⅢA型为硫酸酰胺酶(旧名称类肝素-N-硫酸酯酶)缺乏,ⅢB为α-N-乙酰葡糖胺酶缺乏,ⅢC为N-乙酰基转移酶缺乏,ⅢD为葡糖胺-6-硫酸酯酶缺乏
Ⅳ型(Morquio氏病),有两个亚型。其病因为ⅣA为半乳糖-6-硫酸酯酶缺乏,ⅣB为β-D半乳糖酶缺乏。
Ⅴ型:为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Seheie型,由于胺聚酶(GAG)的酶缺乏或障碍所致的。
Ⅵ型:为N-乙酰半乳糖胺-4-硫酸酯酶缺乏,临床上分重型和轻型。
Ⅶ型:是β-D-葡糖醛酸酶缺乏。
Ⅷ型:是由于N-乙酰氨基葡糖-6-硫酸酯酶缺乏。

糖原累积病相关文章
糖原累积病常用药品
  • 溴化新斯的明片

    重症肌无力、手术后功能性肠胀气及尿潴留。

  • 养肝胶囊

    大补元气,益气健脾,养肝活血。用于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药物中毒性肝硬化、血吸虫病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水、脾肿大等;慢性肝炎证型、肝癌的治疗及辅助治疗;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等;老年性脑贫血、性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一切体质虚弱、气血亏损之症、妇女肾虚、怕冷、脸部黄褐斑;慢性疲劳综合症(CES)、亚健康状态等。

  • 二十五味獐牙菜丸

    清热消炎、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肝肿大、肝浮水、肝硬化、脂肪肝、肝区疼痛及其它胆热、胆寒症。

  • 复方甘草浙贝氯化铵片

    用于不能耐受新斯的明、吡斯的明或对溴过敏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依病人疗效调整剂量。

  • 强肝胶囊

    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用于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病、脂肪肝等。

  • 美能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