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衣高血压相关症状
- 门诊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英文名:white coat hypertension;别名:白大衣性高血压)指有些人去医院就诊时,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回到自己家中自己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病人自身携带着测血压装置,无医务人员在场)时血压正常。这是病人见到穿白大衣大夫后精神紧张,血液中就会出现使心跳加快的儿茶酚胺,同时也使某些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过去认为这种“白大衣高血压”仅精神紧张,本人血压尚属正常。现在经研究发现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处于正常血压与明显持续性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因为早期高血压病人的高血压具有波动的特点,可以出现血压高与正常交替现象,因此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应加强随访观察。
- 诊断室中所测血压始终增高 “白大衣高血压”也称“门诊高血压”。指有些人去医院就诊时,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回到自己家中自己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病人自身携带着测血压装置,无医务人员在场)时血压正常。
白大衣高血压早期症状有哪些?
1.白大衣高血压 是指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呈现诊断室中所测血压始终增高,而在诊室以外环境时日间血压不高,同时动态血压监测正常。有人认为称“单纯诊室高血压”更为合适。
2.难控制性白大衣高血压 “难控制性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 irresistant hypertension)”是“白大衣”高血压的另一种表现,为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呈现“白大衣效应”,患者的实际血压值测得过高,又称诊断室血压高,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后者与“白大衣高血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Mezzetti等在250例接受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27例尽管用了3种药物的联合降压治疗,临床血压仍高,而动态血压检测有20例血压正常,占难控制性高血压的74%。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遇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特别当几个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同时联合应用时,除了应考虑患者服药的顺从性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原因外,白大衣效应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动态血压检测有利于排除后一种现象。
Verdecchia提出WCH定义为平均白昼动态血压(d-ABPM)低于正常血压者d-ABPM分布的第90百分位数(正常标准女性为收缩压131mmHg,舒张压86mmHg,男性为收缩压136mmHg,舒张压87mmHg)。
我国目前的参考诊断标准为:WCH患者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白昼动态血压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0mmHg;这还需要经过临床的验证和评价,临床上怀疑单纯诊室高血压时,应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或动态血压测量来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