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相关症状
- 瘤细胞浸润 瘤细胞浸润、瘤块压迫、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以及病理性骨折造成的机械性压迫,均可成为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症状的原因。
- 核分裂象增多 细胞分裂是细胞新陈代谢、繁殖的基础,它是以细胞核的分裂为主要形式。细胞分裂分为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两种,一般说的核分裂象是指有丝分裂,即细胞的丝状体以中心体为 核心,将染色质聚集形成的染色体一分为二,进一步将细胞一分为二,完成细胞分裂周期。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分为多极,如3极、4极、5极甚至更多不规则的形态,这样就使一个瘤细胞在分裂时可分为3个、4个、5个或更多细胞,故恶性肿瘤生长较快。
- 外阴压痛 简介(概述):外阴压痛是外阴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
- 外阴肿胀 简介(概述):外阴肿胀痒痛是女性朋友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症状之一,其实外阴红肿痒痛是外阴各种不固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
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一般无特殊症状,大多是偶尔发现,处多见,偶见于。多单发,多发性结节少见。通常表现为真皮或皮下孤立的无痛结节,大小从1.5~12cm不等,质硬。
由于恶性颗粒细胞瘤核的异型性和细胞多形性可不明显,而临床良性的颗粒细胞瘤可表现为核多形性和核分裂象增多,同时良性颗粒细胞瘤可为多中心病灶,所以良、恶性较难鉴别,尤其应特别注意恶性颗粒细胞瘤中组织学表现为良性,而生物学行为是恶性的一面,要在转移前做出诊断往往较困难。所以在诊断时应多取材,多切片,仔细查找核异型区,特别注意血管侵犯。有学者提出恶性颗粒细胞瘤的诊断标准需结合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认为需具有:核分裂象增多;肿块坏死;空泡状核伴大的核仁;显著的梭形;Ki-67>10%和p53阳性。Tsuchida等(1997)认为异型的核分裂象最能预示侵袭性的临床行为,而核的异型和局部浸润并不能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