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相关症状
- 阴毛早发育 阴毛早发育:正常情况下女孩在乳房发育后数月出现阴毛;**在阴茎、睾丸发育后数月才出现阴毛。早发育者阴毛可出现于任何年龄,女孩多于**。阴毛量少,有时还有腋毛,但其他性征发育正常。多数食用含有激素的儿童保健食品引起。
- 尿中雌激素增高 尿中雌激素测定:尿中雌激素主要有三种,即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雌激素在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正常值不同,月经周期中的前7天,雌激素水平很低,以后随卵泡的发育而上升,至第13天达高峰,称排卵高峰。以后突然下降,随之又逐渐上升,至第21天又达高峰,称黄体高峰。以后下降至月经来潮。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之下。子宫性闭经雌激素水平多属正常,但卵巢功能缺陷或先天性卵巢未发育而致闭经,其雌激素水平低,但无周期性变化,垂体性或丘脑下部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一般较低。 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施膜细胞瘤患者尿中雌激素水平较高。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占性索间质肿瘤的40%左右属于低度恶性,临床有晚期复发的特点。根据其病理组织形态,分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type granulosa cell tumor)及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type granulosa cell tumor)两种。虽然97%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发生在30岁以前,但是确切的诊断依据仍然是肿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变化而不是发病年龄。除病理诊断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以外,其余的颗粒细胞瘤统称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卵巢泡膜细胞瘤基本上是良性肿瘤。其有明显的内分泌功能,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当黄素化或囊性变时,少数可有男性化功能。仅有个案恶性泡膜细胞瘤的报道。
- 乳腺囊性增生 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
- 两性畸形 两性畸形是指一个个体的性器官有着**两性的表现。其发生原因在于性染色体畸变,雄激素分泌异常导致胚胎期性器官发育异常。若同一个体内既有睾丸又有卵巢,其外生殖器与第二性征介于两性之间,称为真两性畸形。若性腺与外生殖器不相一致称假两性畸形。如外生殖器类似女性而内生殖器为事九者称男性假两性畸形。相反外生殖器类似男性,内生殖器为卵巢者,称为女性假两性畸形。
- 无胡须 男长胡须是雄激素作用结果,长胡须是男第二性征的一个表现,第二性征出现是由男进入青春期后睾丸里分泌雄激素激发出来。**11岁以前体内雄激素很少,**之间体征上差别不是很大,**青春期发育没有严格时间界限,一般是10至14岁。胡须的多少和形状同民族有关,与家族遗传也有关。 无胡须腋毛和阴毛见于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或者克氏综合症。典型的核型是47,XXY.表型特征有睾丸发育不全。身材修长,乃足跟至趾骨间的距离增长所致。男子乳腺发育、阴毛呈女性型分布,阴茎及睾丸均小。严重者伴有智力迟钝、隐睾及尿道下裂等。
- 睾丸发育不全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又称曲细精管发育不全或原发小睾丸症或Klinefelter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1942年由Klinefelter、Reifenstein及Albright描述,其特点是睾丸小、无精子及尿中促性腺激素增高等。1959年Jacobs等发现本病患者性染色体为47,XXY,即比正常男性多了1条X染色体,因此本病称为47,XXY综合征。其根本缺陷是男性多一X染色体,常见的核型是47,XXY或46,XY/47,XXY。
- 乳腺肥大 平时说的乳腺肥大一般是指男性乳腺肥大, 男性乳腺肥大症(gynecomastia)是指男性乳腺增生,占男性乳腺疾病的90%以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常见于青春期前后和老年期。多认为与雌雄激素失调有关。
- 男性乳房大 男性乳房发育症比较常见,见于某些正常生理状态,也可见于某些疾病。
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早期症状有哪些?
【症状】
青春发育期的**常可出现无明显激素异常的女性化,有时可持续至青春期后。常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有关,传统将其描述为克氏综合征的症状之一。患者有时具有女性化征象,如声音尖锐、无胡须、无喉结、臀部宽阔等,同时伴有生殖器畸形,如假两性畸形、尿道下裂或隐睾等。
【诊断】
详细的病史包括营养史、生长速度、体重的增加、发育开始的时间、用药物或某些饮料、家族史。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上部量/下部量、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组织是质地不均匀和不规则的组织比脂肪组织较稍硬,有粘稠状感,须和肥胖的脂肪组织(均匀的和三角肌部位皮下脂肪硬度一致)仔细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