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肿瘤科
食管癌相关症状
  • 嗌塞病证名。系指咽阻塞,呼吸吞咽不利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本病多由肺胃积热,火毒炽盛,痰涎雍塞所致。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 反酸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流。 反酸所致的症状和危害可有①烧心;②食管痛;③吞咽痛;④吞咽困难;⑤呼吸道症状。
  • 咽部异物感 咽部异物感不是独特的病,而是一些症状的组合。它包括阻塞感、压迫感、贴叶感、狭窄感、干燥感、灼热、瘙痒、蚁行感或其他不适感。其病因繁多,有时相当复杂,有器质性也有功能性。功能性者也称之为咽异感症、喉异感症、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癔球等。一般认为,只有在排除产生咽部异物感的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诊断为咽异感症。
  • 胸痛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
  • 下消化道少量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距十二指肠悬韧带50cm以下的肠段,包括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在内,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粪,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出现休克。 临床表现:消化道大量出血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见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糜、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出现呕血和黑粪。 下消化道大量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 (一)引起出血和影响止血的因素 1、机械损伤 如异物对食道的损伤、药物片剂对屈张静脉的擦伤、剧烈呕吐引起食道贲门黏膜撕裂等。 2、胃酸或其他化学因素的作用 后者如摄入的酸碱腐蚀剂、酸碱性药物等。 3、黏膜保护和修复功能的减退 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感染、应激等可使消化道黏膜的保护和修复功能受破坏。 4、血管破坏 炎症、溃疡、恶性肿瘤等可破坏动静脉血管,引起出血。 5、局部或全身的凝血障碍 胃液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抗凝药物、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疾病则易引起消化道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 (二)出血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1、循环血容量减少 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硬化,不太严重的循环血容量减少即可引起这些重要器官明显的缺血表现,甚至加重原有基础病,引起一至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甚至衰竭,大量出血则更易导致周围讯含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血液蛋白分解产物吸收 含氮分解产物经肠道吸收可引起氮质学血症。以往认为血液分解产物吸收可引起“吸收热”,现认为消化道出血后的发热与循环学血容量减少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3、机体的代偿与修复 (1)循环系统:心率加快,周围循环阻力增加,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2)内分泌系统:醛固酮和垂体后叶素分泌增加,减少水分丢失以维持血容量。 (3)造血系统:骨髓造血活跃,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逐渐恢复。
  • 食管痉挛 由于咽喉黏膜萎缩,如果进食时因嗜酒贪杯或情绪不佳,则易发生食道痉挛而使食物误入气道引起噎食。也可见于弥漫性食管痉挛。弥漫性食管痉挛是以高压型食管蠕动异常为动力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疾病,病变主要在食管中下段,表现为高幅的、为时甚长的、非推进性的重复性收缩,致使食管呈串珠状或螺旋状狭窄,而上段食管及食管下括约肌常不受累。
  • 食管间隙形成肿块 食管间隙形成肿块常见于食管癌。食管癌是(esophageal carcinoma)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是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
  • 胸骨后疼痛 胸骨后疼痛在临床中经常见到,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疼痛性质可呈多种,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由胸部疾病(也包括胸壁疾病)所引起。一些人出现胸骨后疼痛之后,常常怀疑患了冠心病,盲目按冠心病治疗。其实,引起胸骨后疼痛的原因很多,心血管、肺、纵膈、食管等都可能患病,一旦胸骨 后疼痛,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确诊。
  • 食管恶性病变 食管恶性病变是食管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
  • 食管腔梗阻 Negus(1950)认为咽食管憩室的病因可能是环咽肌存在解剖上薄弱点(区)以及环咽肌远端有食管腔的梗阻所致。咽食管憩室,是最常见的食管憩室位于环咽肌后方的近侧(图2),或好发于环咽肌上方的咽食管结合部的后壁。
  • 频繁吐黏液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主要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鳞癌约占90%,腺癌约占10%。食管癌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在食管癌的早期,局部病灶处于相对早期,其症状可能有局部病灶刺激食管引起食管蠕动异常或痉挛,或因局部炎症,肿瘤浸润,食管黏膜糜烂,表浅溃疡所致,症状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常反复出现,时轻时重,可有无症状的间歇期,持续时间可达1~2年,甚至更长。 后期症状:吞咽困难是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在开始时常为间歇性,总趋势呈持续性存在,进行性加重;反流食管癌的浸润和炎症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黏液分泌增加,病人可以表现为频繁吐黏液反流还可引起呛咳,甚至吸入性肺炎;疼痛胸骨后或背部肩胛间区持续性疼痛常提示食管癌已向外浸润;其他肿瘤侵犯大血管,特别是胸主动脉而造成致死性大出血。
  • 消化道狭窄 引起消化道狭窄的原因有很多种,如炎性狭窄、术后吻合口狭窄、肿瘤性狭窄、发育异常、动力性障碍(贲门失迟缓症)及酸碱烧伤等。临床上以上消化道狭窄最为常见,因此常引起吞咽困难的症状,严重者不能进食。通过水囊、气囊、沙氏探条扩张或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可使狭窄解除,进食困难缓解。
  • 吞咽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喷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 吞咽干食物时胸骨后有阻塞感或钝痛 吞咽干食物时胸骨后有阻塞感或钝痛是食管癌早中期的表现之一。主要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早期可仅有吞咽时不适感或堵塞感,咽下食物时胸骨后疼痛或胸骨后不适。
  • 食管体平滑肌部分蠕动停止 食管体平滑肌部分蠕动停止及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下降在硬皮病食管受累患者中十分典型。 食管体平滑肌部分蠕动停止是硬皮病食管的临床表现之一。硬皮病食管(sclerodermal esophagus)系指硬皮病,又称进行性系统硬化(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PSS)累及食管肌层发生其动力学异常。食管受累表现吞咽困难、烧心,多伴有呕吐,胸骨后或上腹部饱胀感。
  • 食管溃疡 是由于不同病因所引起的、发生于食管各段的坏死性病变,也就是食管的粘膜层、粘膜下层直至肌层被破坏而形成的炎性病变。具体地说就是发生在咽以下、齿状线以上的溃疡。 正常入的食管长约25—30厘米。由门齿至食管上端约15厘米,至食管末端约40—42厘米。食管还有3个生理性狭窄,是异物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临床上常将食管分成上、中、下3段。除腐蚀性食管炎外;其它疾病引起的食管溃疡多发生于食管的中、下段。
  • 吞咽障碍 吞咽是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咽、喉和食管功能的协调.吞咽障碍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可反复发生),甚至窒息而死亡. 从吞咽开始到食物到达贲门,经历上述复杂的过程,所需时间仅为几秒钟。这表明正常人类的吞咽反射弧上某个环节受损伤时,就会发生吞咽困难。吞咽困难的患者有的会因被吞咽的食物经常误入气管而引起肺部感染即所谓的吸入性肺炎而丧生。故在发病初期出现吞咽活动不协调、吞咽时常发生呛咳现象,就应引起注意并及早检查治疗。
  • 食管出血 因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食管致出血。
  • 咽反射 用压舌板轻触咽后壁,正常时引起恶心反射(咽肌收缩)。反射中枢在延髓。 有神经损害者则反射迟钝或消失。 咽反射是一种防止吞咽异物的生理反应,将牙刷放到嘴里刷牙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干呕”,这就是因为咽反射引起的
  • 进食困难 是食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它是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运送过程中受到阻碍的 一种症状。正常情况下,食物由口腔通过食管至胃时间大约6~60秒,如果发现 食物不能顺利下达胃部,在食管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伴有梗阻感觉时,就是出现了吞咽困难这一症状,导致患者进食困难。
显示全部症状

食管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早期食管癌局限于食管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在发病初期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或无任何症状。有的病人可能有一些隐伏性的或者非特异性的症状,如胸骨后不适、消化不良或一过性的吞咽不畅,或者由于肿瘤引起食管的局部痉挛,病人可以表现为定期的或周期性的食管梗阻症状。
1.早期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症状多不明显,且多间断发生,易被忽视。据黄国俊和吴英恺(1984)对我国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经食管拉网细胞学普查中发现的早期食管癌病人的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或自觉有摩擦感,有的病人上腹部有“胃灼热”感、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尤其是进食粗糙、过热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为显著。或者进食时觉得吞咽过程变得比较缓慢等。多是因局部病灶刺激食管蠕动异常或痉挛,或因局部炎症、糜烂、表浅溃疡、肿瘤浸润所致,常反复出现,间歇期可无症状,可持续几年时间。其他少见症状有胸骨后闷胀,咽部干燥发紧等。约3%~8%的病例可无任何感觉。约90%的早期食管癌病人有上述症状。据Bains和Shields(2001)报道,经其确诊的早期食管癌病人的惟一症状是吞咽食物时感到疼痛,但绝大多数病人对此未加注意,直到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时才就诊。为了早期发现食管癌,必须熟悉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并不失时机地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食管内异物感: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管病变相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相继出现咽下食物哽噎感,甚至疼痛等症状。产生这一症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食管病变处黏膜充血肿胀,致食管黏膜下神经丛的刺激阈降低所致。
(2)食物通过缓慢和停滞感:咽下食物后,食物下行缓慢,并有停滞感觉。发生部位以食管上、中段者较多,开始往往轻微,逐渐加重,并伴发其他症状。其机理可能主要为功能性改变,也可能是由于食管癌“癌变野”较广,食管黏膜伴有程度不同的慢性炎症所致。
(3)胸骨后疼痛、闷胀不适或咽下痛:疼痛的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初始阶段症状较轻微,且只是间断出现,每次持续时间可能很短,用药物治疗可能缓解。以后症状加重,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延长。
(4)咽部干燥与紧缩感:可能由于食管病变反向地引起咽食管括约肌收缩,而产生的一种异常感觉。
(5)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烧灼样刺痛,多在咽下食物时出现,食后减弱或消失,与病变部位不一致。可能是由于病变致食管运动功能不协调,贲门部括约肌发生强烈的痉挛性收缩所引起。
2.中晚期食管癌 中晚期食管癌症状较典型,诊断多不甚困难。当肿瘤累及食管壁的全层并侵犯食管周围的组织结构或者器官时,病人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与此有关的相应晚期症状和体征,提示食管癌已经发展到难以根治的阶段。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有:
(1)咽下困难:吞咽困难是进展期食管癌的主要症状,也是最常见的主诉,约90%的病人有这一症状,是食管癌最突出的症状。食管是一个具有扩张功能的肌性管状器官,只有在肿瘤侵犯局部食管内径或周径的大部后,病人才出现食管梗阻症状,即吞咽困难。由于食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扩张能力,在癌未累及食管全周一半以上时,吞咽困难症状尚不显著。咽下困难的程度与病理类型有关,缩窄型和髓质型较其他型为严重。约10%的病例症状或初发症状不是咽下困难者约占20%~40%,而造成食管癌的诊断延误。许多病人自觉吞咽困难时,便下意识地改变原有的饮食习惯,在吃肉块或硬食时将其仔细咀嚼后再吞咽,有时在饮水或喝汤后再将所吃的食物比较顺利地吞入到胃内,有的病人则改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人因吞咽困难而就诊时,症状往往持续了6~8个月左右,有的更长。咽下困难系食管肿瘤的机械性梗阻,或者是支配吞咽功能的神经肌肉发生病变和功能失常所致。
80%以上食管癌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有时表现为进食时感到胸骨后有轻微的不适,往往呈一过性,此后数周或数月不再出现这种症状;有的病人表现为吞咽疼痛甚至食管腔完全梗阻。典型的临床症状则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表明肿瘤堵塞食管腔;肿瘤侵犯局部食管壁周径的2/3以上造成食管腔狭窄时也出现这一典型症状,但也有例外情况。起初,吞咽困难呈间歇性,但很快转为持续性。开始时病人进食固体食物时感到下咽困难,继而吃软食也有吞咽困难,最后吃流质食物感到下咽困难。食管腔严重梗阻的病人有时喝水都有困难。
据吴英恺和黄国俊(1974)观察,进展期食管癌病人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及其发展与肿瘤的大体病理类型和其他局部变化有关:缩窄型咽下困难最明显而持续;溃疡型可能不出现明显的咽下困难;髓质型、蕈伞型或腔内型多有较重的咽下困难。有时因癌组织坏死脱落,咽下困难症状有可能暂时缓解。
①缩窄型食管癌病人的吞咽困难症状最为明显和典型。
②溃疡型食管癌病人多无显著的吞咽困难,即使病程从进展期发展到晚期,病人也不一定有显著的下咽困难。
③蕈伞型食管癌在肿瘤完全堵塞食管腔或者堵塞食管腔的大部之前,进食困难症状亦不明显。
④髓质型食管癌病人多数有较为严重的进食下咽困难症状,有时,因癌组织缺血坏死脱落,瘤体有所减小,下吞困难症状可暂时缓解,但不久后症状又复发。
⑤食管癌近端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和炎症加重时下咽困难症状随之加重,减轻或消退时吞咽困难症状有所减轻。
(2)疼痛:部分病人在吞咽食物时有咽下疼痛、胸骨后或肩胛间疼痛。根据肿瘤部位提示已有外侵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或食管深层溃疡所致。下胸段肿瘤引起的疼痛可以发生在剑突下或上腹部。若有持续性胸背痛多为癌肿侵犯及(或)压迫胸膜及脊神经所致。食管癌本身和炎症可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经食管逆蠕动,可引起呛咳和肺炎。与早期癌出现的疼痛不同,有的程度较重且持久。性质为隐痛、灼痛或刺痛,每于饮食时加重。疼痛的部位常与病变部位相一致,多发生于溃疡型患者。
持续性的胸背部疼痛多系肿瘤侵犯椎旁筋膜、主动脉而引起。肿瘤造成食管梗阻后梗阻部位以上的食管痉挛,或食管癌形成的癌性溃疡刺激以及食物通过癌肿部位时局部食管腔的扩张、食管壁肌层组织的收缩,病人多有胸痛或一过性的胸背部疼痛,有的病人诉有一过性的胸骨后疼痛,而且疼痛可向背部或颈部放散。这种疼痛症状比持续性的胸骨后不适或者上腹部疼痛更有临床意义,多反映癌肿在食管壁的侵袭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一旦肿瘤侵及肋间神经、腹膜后神经,病人的胸背部疼痛往往呈持续性与较为剧烈的疼痛,有时难以忍受,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睡眠。
以疼痛为初发症状的病例占食管癌病人总数的10%左右。仔细分析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并结合有关食管癌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具有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
(3)声音嘶哑:当癌组织侵及或压迫喉返神经,发生声带麻痹,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多见于食管上段癌累及左侧喉返神经,有时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病人有声嘶哑症状,进食时常因误吸而有呛咳,有时引起吸入性肺炎。喉镜检查可见患侧声带不能外展而居中线位,表明声带麻痹,一般受累的声带为左侧声带,偶尔为右侧。
(4)呃逆:常常是食管癌本身、转移性纵隔淋巴结侵犯(压迫)膈神经并导致膈肌麻痹及其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
(5)呕吐:常在吞咽困难加重时出现,初起每当哽噎时吐,以后每逢进食即吐,严重时不进食亦吐。呕吐物多是下咽不能通过之物,主要为潴留在食管狭窄部位上方的黏液和食物。
(6)呼吸系统症状:误吸及肿瘤直接侵?犯气管和支气管,病人便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及胸膜炎样胸痛。高位食管癌在吞咽液体时,由于食管病变使液体逆流入气管,可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此外,由于癌组织的侵犯,若肿瘤穿透气管和支气管、纵隔或纵隔内大血管,病人便表现有气管-食管瘘、急性纵隔炎甚至致命性的大出血。在气管隆突水平,左主支气管的前缘即与食管中段毗邻,要是食管中段癌穿透左主支气管,导致食管-气管,食管-支气管瘘及吸入性肺炎,可出现特征性的吞咽后呛咳。严重者可并发肺炎和肺脓肿,有的病人有咯血。
(7)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食管癌病人的第二个常见症状,据对大宗食管癌病例(1000例以上)的分析,约40%的病人有体重减轻,主要因吞咽困难、呕吐及疼痛有关,也与肿瘤本身引起的消耗有关。如病人有明显的消瘦与全身营养不良,多提示肿瘤已至晚期,也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之一。
据Galandiuk等(1986)、Launois等(1983)以及Isolauri等(1987)对经治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其发生率如下:①下咽困难:85.4%;②体重下降:60.9%;③疼痛:26.5%;④反胃:22.8%;⑤声音嘶哑:4.4%;⑥咳嗽:2.5%。其中以下咽困难、体重减轻和疼痛最为常见。在临床上,遇到主诉有下咽困难的病人,必须要警惕患有食管癌的可能,同时要选择简单、易行及可靠的诊断手段作出诊断。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食管癌的诊断手段较多,但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胸部X线拍片检查、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内镜检查以及食管CT扫描等。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但此时往往缺乏明确的诊断依据,故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可疑病例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临床表现结合X线钡餐造影、脱落细胞学、内镜检查、胸部CT扫描、食管内镜超声检查较易诊断。临床实践时应该由简入繁顺序进行,前三项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内镜检查,比X线检查在定位、定长度、发现第二个癌以及除外良性狭窄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对可疑病例均应作食管钡餐造影或双重对比造影。对临床已有症状或怀疑而未能明确诊断者,则应早作纤维食管镜检查。在直视下钳取多块活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CT扫描、EUS等能判断食管癌的浸润层次,向外扩展深度以及有无纵隔、淋巴结或腹内脏器转移等,对有效地估计外科手术可能性有很大帮助。
肿瘤的临床分期:
我国常用的食管癌分期,根据临床症状、X线表现、手术所见和术后病理检查,于1976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上制订的标准(表5)。若无手术标本时,可根据X线所见分期。X线所见病变长度一般较手术所见偏长。

 

食管癌相关文章
食管癌常用药品
  • 安卡

    本品为放射增敏剂,用于放射治疗的肺癌、食道癌和头颈部癌等的放射治疗。

  • 安康欣胶囊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扶正固本。

  •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 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 消癌平片

    抗癌,消炎,平喘。用于食道癌、胃癌、肺癌,对大肠癌、宫颈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亦可配合放疗、化疗及手术后治疗。并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 蛰龙丸

    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用于气血淤滞,热毒内结引起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各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症见协下痞块、腕腹协助胀满、食少恶心甚则呕吐、纳差乏力、形体消瘦、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紧。临床上用于肝癌及妇科等各种恶性肿瘤等。

  • 注射用丝裂霉素

    主要适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也适用于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卵巢癌及 癌性腔内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