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相关症状
-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体重减轻 定义上只要体重在6个月内减轻达到原来体重的5%以上时,即是有意义的体重减轻。
- 倦怠肢冷 倦怠肢冷是指精神压力过大,容易对某件事情产生疲倦,同时四肢长期冰冷,常伴随贫血的症状,是肾阳虚的一种症状。
- 乏力 乏力的原因有很多. 体力劳动者饮食太淡易致疲劳,是因为盐中的钠能加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睡眠不足可使人感到乏力,但神经衰弱者如长期服用安眠药,也会感到软弱无力,引起疲乏的药物还有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物...
- 晨僵 晨僵是类风湿病人都有的一种表现(当然也可以发生在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即病人晨起或经过一段停止活动后在受累关节出现僵硬感,活动受限,严重时可有全身关节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风湿性多肌痛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PMR常发生于50岁以上,50岁下患者甚少。**之比为1∶2。我国发病情况不详。美国一份报道:5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54/10万,患病率500/10万。
PMR起病隐袭,有低热、乏力、倦怠、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称性颈、肩胛带或骨盆带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适。也可单侧或局限于某组肌群。僵痛以晨间或休息之后再活动时明显。急性发病者,每诉夜间时尚可,早上醒来全身酸痛僵硬难忍。严重时梳头、刮面、着衣、下蹲、上下楼梯都有困难。这些活动障碍不易肌无力引起,不像多发肌炎那样肌力严重减退,乃因肌肉关节僵痛所致,活动之后可渐缓解或减轻。无论主诉如何,体格检查阳性体征较少,可有轻度贫血,肩及膝关节轻度压痛、肿胀或少许滑膜积液征,关节镜检证实可有滑膜炎。一般无内脏或系统性受累表现。
【诊断】
诊断标准应严格符合下列6点:
1.发病年龄超过50岁。
2.颈、肩胛带及骨盆等3处易患部位至少2处出现肌肉疼痛和晨僵,病程应持续≥1个月。
3.实验室检查示血沉明显增快、CRP升高。
4.受影响肌肉无红、肿,亦无肌力减退或肌萎缩。
5.需要排除类似风湿性多肌痛表现的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感染、多发性肌炎、恶性肿瘤等。
6.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相当于泼尼松10mg/d)反应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