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状淋巴管瘤相关症状
-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侵犯的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淋巴结转移,一般是首先到达距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然后是依次到距离较远者,当肿瘤细胞在每一站浸润生长的同时也向组内邻近的淋巴结扩展。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部分患者,也可行短路绕过途径中的淋巴结直接向较远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称这种转移的方式为跳跃性的转移。这些特点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复杂性,使临床上出现了一些难以寻觅到原发病灶的淋巴结转移癌。 沿淋巴管转移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即连续性扩散与非连续性扩散。连续性扩散是指胃癌细胞在淋巴管内进行性增殖,沿着管腔不断地向所属淋巴结(或逆行)蔓延,达到一定距离或到达引流区淋巴结内。非连续性扩散是指癌细胞脱落到淋巴管内,不形成连续的癌细胞条索,比较分散地漂浮或游走于淋巴管腔内或以阿米巴样运动的方式从淋巴管内游出,或是顺淋巴流到达引流的淋巴结内。上述两种扩散方式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在淋巴管内连续性扩散,有时仅仅达到一定的距离,然后癌细胞脱落到淋巴管内,又以第二种方式进行扩散转移。 出现转移的淋巴结,一般比正常的淋巴结大而且硬,甚至几个融合到一起,形成巨大的肿块。大多数上皮恶性肿瘤如各种癌,很容易出现淋巴道转移。 由于淋巴管最终是与血管相通的,恶性肿瘤细胞可以随淋巴液进入静脉。所以,淋巴道转移最终会导致血道转移。
- 浅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临床常见的体征。可通过触摸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而发现,淋巴结肿大常见3种情况:①良性肿大。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肿大。临床常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②恶性肿大。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临床呈恶性经过,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行性恶化死亡。③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开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因此在确定淋巴结肿大后,关键是确定其原因和性质,局部肿大伴明显疼痛者常提示感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者常提示恶性肿瘤性疾病。骨髓穿刺特别是淋巴结活检可帮助确诊。淋巴结肿大的治疗以病因而定,如淋巴腺结核可应用链霉素和雷米封等,若为恶性淋巴瘤,应以联合化疗为主,若为癌症晚期转移,则预后极差。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 囊肿壁薄且内含无色液体 囊肿壁薄且内含无色液体,故透光试验为阳性。穿刺可抽吸出草黄色透明而易凝固的液体,有胆固醇结晶,性质与淋巴液完全相同是囊状水瘤的诊断主要是根据。
- 淋巴管淤积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管堵塞而出现的淤积和浮肿。淋巴管阻塞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原发性(原因不明)和继发性。继发性包括有炎症、肿瘤、损伤后和放射治疗后等。
- 锁骨上及前斜角肌淋巴结肿大 肺癌的体征之一,锁骨上及前斜角肌淋巴结肿大,变硬,可以明显触及。
- 淋巴管破裂 当人体患丝虫病后引起淋巴管炎症,并使管壁增厚,从肠干到胸导管间的淋巴管都扩张,管内瓣膜关闭不全而产生动力上的障碍,并引起淋巴液阻滞,淋巴管内压力增高,于最薄弱处发生破裂。常见的破裂部位在肾盂穹窿处,且可产生肾盂-淋巴瘘。
- 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临床常见的体征。可通过触摸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而发现,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的阳性体征之一。
囊状淋巴管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多在出生时即可见到颈部肿物。多数发生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锁骨上窝处(图1),颈后三角为好发部位,左侧多于右侧,向下可延伸至锁骨后、腋下甚至纵隔;向上可波及领下及口底。肿物呈多房性,表面皮肤正常或因皮下积液而呈淡蓝色,触之柔软,有囊状感,少数也可以发生在颈前三角区。肿物突出皮肤,直径一般为4~6cm,光滑而柔软,波动感明显,无触痛,边缘多不清楚,透光试验呈阳性。亦可见于腹股沟、骶、臀等处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液体。一般增长缓慢,如并发感染或囊内出血,肿物可迅速增大,压迫呼吸道及消化道而出现相应症状。 水瘤过大时可使头颈部活动受限。水瘤向内扩展,可压迫喉部及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位于颈前三角区的水瘤若向上突入口腔底部,可以影响咀嚼和吞咽运动。
水囊瘤具有潜在和长期缓慢增长的特征。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水瘤可以突然增长,这可能是因为感染引起淋巴管发生阻塞,使淋巴回流入囊肿内所致。轻度的外伤引起内出血也可使水瘤突然增大。囊状水瘤还具有沿血管神经周围“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但罕有引起压迫症状者。
根据临床特征一般诊断无困难。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症状。因囊肿壁薄且内含无色液体,故透光试验为阳性。穿刺可抽吸出草黄色透明而易凝固的液体,有胆固醇结晶,性质与淋巴液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