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病 >> 肿瘤科
卵巢癌相关症状
  • 下腹压痛 下腹压痛是指当用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于下腹腹壁逐渐深压而发生疼痛,多来自腹壁或小肠的病变。
  • 子宫出血 凡由调节生殖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均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西医按卵巢功能紊乱程度不同分为有排卵功血(黄体功能障碍)和无排卵功能(卵泡期功能障碍。)
  • 恶病质 恶病质是指体重不断减轻及肌肉逐渐耗损的症候群,其症状包括厌食、长期恶心、便秘、四肢无力、忧郁、身体外型改变---等等;这类病人一方面食欲不振,一方面即使补充营养也不见得有效,但由于科学的进步加上对恶病质致病机转的了解,已经有药品可以改善恶病质。
  • 下腹痛 下腹痛为妇女常见的症状,多为妇科疾病所引起。应根据下腹痛的性质和特点,考虑各种不同妇科情况。
  • 腹水 腹水系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在正常状态下腹腔内约有50ml液,对肠道起润滑作用。在任何病理情况下导致的腹腔内液量增加超过200ml即称为腹水。腹水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产生腹水的原因很多,较为常见的有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腹膜疾病,营养障 ,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以往诊断腹水主要依靠腹部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即可诊断为腹水。小量腹水(500ml以内)只能在肘膝位时叩诊脐部才能出现浊音,诊断较为困难,中等量腹水可有明显的移动性浊音,大量的腹水有腹型的改变及波动感,一般诊断不难。目前对小量腹水的诊断可借助B型超声等辅助检查来确诊,腹水的诊断很少有漏诊者。对腹水性质的诊断除根据腹水的外观来判断外,主要依靠化验室检查。
  • 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是指在腹部检查时可触及到的异常包块。常见的原因有脏器肿大,空腔脏器膨胀,组织增生,炎症粘连及良恶性肿瘤等。
  • 皮膨胀如鼓 皮膨胀如鼓实为腹胀,是以腹大胀满,皮急如鼓,脉络显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现代医学中的肝硬化、血吸虫病、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形成腹水,腹部胀满肿大,都属于臌胀的范畴。
  •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 绝经后出血 绝经后出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妇女寿命逐渐延长,生命中1/3的时间要在绝经后度过,一系列老年病接踵而至,绝经后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绝经后出血是指月经停止1年后发生阴道出血,主要指由内生殖器的非器质性、良性、恶性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应寻找病因。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绝经后出血警惕性提高,绝经后出血由恶性病变所致的比例逐渐减少,国外报道不到10%。主要为非器质性病变所致,其次是良性病变。国内各家报道不一,约20%~50%。 在1135例绝经后出血的病理分析,其中非器质性病变占34.3%,良性病变占43.3%,恶性肿瘤占22.4%。绝经后出血多发生在绝经5年内,占40.9%;出血距绝经的时间愈长,年龄愈大,恶性肿瘤所致出血的比例明显增加。小于60岁者,非器质性病变所致阴道出血占33.2%,恶性肿瘤占16.7%;而大于60岁者,前者占23.2%,后者则占33.6%,恶性肿瘤所致出血增加1倍。绝经10年以下的患者,恶性肿瘤占15.5%,大于10年的患者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上升为34.7%。而绝经大于20年者,几乎一半的绝经后出血是由恶性肿瘤所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量、次数均与病因有关;功能性病变平均出血9天,出血量少,出血1~2次,间隔时间长。良性病变平均出血24.7天,恶性病变平均出血152天,出血量多,次数频繁,间隔时间短。总之,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出血时间及出血量越多,恶性可能性就愈大。 在恶性肿瘤所致出血中,子宫内膜癌发病率(54.3%)明显高于宫颈癌(36.9%),卵巢癌则为12.2%。国内有报道宫颈癌与宫体癌发病率相似,还有报道前者高于后者。 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也可发生阴道出血,随着激素替代治疗的普遍应用,此类出血会逐渐增加。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三苯氧胺治疗,因其有弱雌激素的作用,也可致绝经后出血。
  • 下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指下腹部有肿块,触摸有硬感,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瘤,多为妇科疾病症状或肠道、腹膜疾病。
  • 下腹胀痛 中医学名词,是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滞作痛的特点。下腹部胀痛常见于月经经妇女和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 消瘦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有作者认为凡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
显示全部症状

卵巢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年龄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35岁以下者多发生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2、疼痛恶性卵巢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
3、月经不调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
4、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
(二)体征
1. 双侧下腹肿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
2. 肿块固定为卵巢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
3. 腹水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水,但恶性卵巢瘤合并腹水者较多,且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穿出瘤壁或已转移至腹膜者(目检观察或镜检),腹水多呈血性。
4. 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
诊断
(一)早期诊断 由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无典型症状及体征,故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地体检和妇科检查仍极为重要。临床如遇可疑情况都应借助于现代影像学检查和广义的肿瘤标记物检查及早作出诊断。所谓可疑情况可能是较久的卵巢功能障碍,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或泌尿道症状,卵巢增大或绝经后触及卵巢,以及原疑为卵巢瘤的迅速增大,固定,变硬等等。
(二)定位诊断 早期即能触及附件包块者,结合影像检查,定位诊断并不困难。但一些病例原发肿瘤小时即有卵巢外转移而形成盆腔内散在小结节,此时宜选择一些特殊检查方法辅助诊断(定性),不应单纯依靠随诊而因循坐误。
(三)定性诊断 虽诊断技术日新月异,但阴道后穹窿吸液涂片检查,子宫直肠陷凹穿刺液检查及腹水细胞学检查仍是简便、易行、快速的基本检查。对可疑病例,腹腔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可以立即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扫描可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边界(波及范围)及内部结构(性质)作出有助于定性的诊断。内分泌检查有助于卵巢性腺间质瘤和部分伴有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卵巢癌的诊断。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如CA125,CEA,SONA,SGA等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高,而其特异性较差,所以,不能凭单一免疫学检测判断其类型。但多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如同时检测CA125,CEA,铁蛋白及组织抗原(TPA),可提高定性诊断的可靠性。
 

卵巢癌相关文章
卵巢癌常用药品
  • 注射用异环磷酰胺

    适用于睾丸癌、卵巢癌、乳腺癌、肉瘤、恶性淋巴瘤和肺癌等。

  • 安素泰

    卵巢癌和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对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有一定疗效。

  • 紫杉醇注射液

    卵巢癌和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对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有一定疗效。

  • 注射用异环磷酰胺

    适用于睾丸癌、卵巢癌、乳腺癌、肉瘤、恶性淋巴瘤和肺癌等。

  • 顺铂注射液

    为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与VP-16联合(EP方案)为治疗SCLC或NSCLC一线方案,联合MMC、IFO(IMP方案),或NVB等方案为目前治疗NSCLC常用方案,以DDP为主的联合化疗亦为晚期卵巢癌、骨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与ADM、CTX等联用对多部位鳞状上皮癌、移行细胞癌有效,如头颈部、宫颈、食管及泌尿系肿瘤等。PVB(DDP、VLB、BLM)可治疗大部分IV期非精原细胞睾丸癌,缓解率50%~80%。此外,本品为放疗增敏剂,目前国外广泛用于IV期不能手术的NSCLC的局部放疗,可提高疗效及改善生存期。

  • 塞替派注射液

    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癌性体腔积液的腔内注射以及膀胱癌的局部灌注等,也可用于胃肠道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