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贫乏 所谓思维障碍,是指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发生异常。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思维贫乏:联想数量的减少,概念贫乏。脑子中空空洞洞,没有什么东西可想。内容单调,回答简单,也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 痴呆 痴呆(dementia)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智能障碍。这是指病人的大脑发育已基本成熟,智能也发育正常,但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造成智能严重障碍。常见于脑炎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及麻痹性痴呆等。此时病人的意识一般是清晰的,但其思维活动却变得不很完善。在言语中出现病理性赘述,既往知识的储存(记忆力)以及计算力均有削弱,理解能力减弱,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和综合,对主要的、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都不能明确区别,不能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生的问题,并往往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学习和工作困难,有时生活也不能自理。
- 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指病人的言语和动作增多与思维和情感活动一致,并与环境保持协调。这种活动增多是有目的的和可以理解的。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病人的动作和言语增加与思维和情感不一致,病人的动作和言语单调杂乱,缺乏目的和意义,令人难以理解,因此的整个精神活动显得不协调。
- 脑衰弱综合征 脑衰弱综合征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症状,神经衰弱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虽然许多临床症状类似,却有本质的不同。
- 易激惹 一种反应过度状态,包括烦恼、急躁或愤怒。可见于疲劳、慢性疼痛,或作为情感异常的临床特征,发生于老年性、脑外伤、癫痫和情感性精神障碍。
- 木僵 木僵,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语、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或护理不当可维持很长时间,且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及并发症。
- 嗜睡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嗜睡是一种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
肾脏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1.精神症状 神经衰弱综合征,多为初期症状,常在肾功能衰竭前期和高氮质血症时出现;抑郁状态,是抑郁和焦虑的混合表现;意识障碍,由嗜睡、谵妄向昏迷移行;有的呈现类木僵状态,称为尿毒症性昏迷或肾性昏迷;痴呆状态,常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
(1)脑衰弱综合征:多发生在尿毒症早期症状,常出现在肾功能衰竭前期和高氮血症时。表现乏力、迟钝、寡言少动、记忆力减退、兴趣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颠倒等症状。
(2)意识障碍:初期表现嗜睡,随着病情发展,当肾功能衰竭严重时,逐渐由浅昏迷过渡到深昏迷,称之为尿毒症性昏迷或肾性昏迷。
(3)精神错乱状态:多发生于伴有高血压脑病或感染时,表现烦躁不安、兴奋吵闹、冲动毁物、思维不连贯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幻觉及妄想或躁狂样表现,有的可出现木僵状态。上述症状多呈阵发性,也可与嗜睡交替出现。
(4)痴呆综合征:在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患者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贫乏、人格改变及智能障碍等。
2.神经系统症状 以癫痫样痉挛发作为多见。并常见神经炎、扑翼样震颤和手足搐搦症、颅神经损害征、面瘫、眼球震颤、瞳孔改变、视力和(或)听力障碍、腱反射亢进或迟钝、脑膜刺激征和锥体束征、小脑症状、肢体瘫痪等。
3.症状特点 精神障碍是肾性脑病的首发症状,且较神经症状常见,一旦出现可作为肾性脑病的早期象征。同时也是尿毒症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肾性脑病的精神障碍在整个病程中症状极易波动、几种精神症状常交织存在、错综复杂,常有反复发作倾向。
4.急性肾功能不全透析伴发的精神障碍
(1)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综合征,多在病初出现,常为短暂性;抑郁状态,以抑郁和焦虑混合发生为多,以焦虑为主,伴有恐惧;兴奋状态,兴奋、躁动、烦躁、不安等;意识障碍,有嗜睡、昏睡或谵妄、错乱状态等;人格改变和轻度智力减退。
(2)神经症状:以头痛、恶心、呕吐多见。其他有扑翼样震颤、肌阵挛、癫痫样痉挛发作等。偶可有硬脑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等。
平衡失调综合征,是指急性肾功能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在透析中或透析终止后数小时出现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而言,在平衡失调综合征时有明显高氮血症或酸中毒等病例发生较多。一般常在治疗后3~4h出现。表现为嗜睡、头痛、恶性、呕吐、癫痫发作、兴奋不安甚则昏迷,在治疗结束后1~2天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有人认为,如果透析缓慢进行,可预防本征发生。
进行性透析性脑病又称透析性痴呆,常发生在长期进行透析的病人,在透析后出现持续的以痴呆为主的精神神经障碍。精神症状有抑制状态(少动、寡言、孤独、冷淡、对周围不关心、缺乏欲望等);痴呆状态(近事遗忘、定向力障碍、计算力减退、思维贫乏等);人格改变(易激惹、缺乏礼貌、羞耻和道德等);偶可出现幻听、幻视,但无意识障碍。
5.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伴发的精神障碍
(1)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综合征多在透析后出现或加重,常为短暂的;焦虑抑郁状态,以焦虑为主伴有恐惧和抑郁;人格改变和轻度智力减退等。这些症状往往在透析后肾功能恢复期发生。
(2)神经症状:头痛、恶心、呕吐、扑翼样震颤、肌阵挛、偶有癫痫样痉挛发作等。
6.透析性脑病 透析性脑病是指肾脏疾病在透析后出现长期持续的以痴呆为主的精神障碍。
(1)精神症状:抑郁状态:少动、寡言、孤独,冷淡、对周围不关心、缺乏欲望等;痴呆状态:近事遗忘明显,定向力不良,计算不佳、思维缺乏等;人格改变:易激惹、缺乏礼貌、不知羞耻等;偶可出现幻听、幻视。但无意识障碍。
(2)神经症状:癫痫样痉挛发作、震颤、肌阵挛等。
在确诊为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如发现疲倦、无力、寡言、少动、反应迟钝等精神活动减退,应考虑肾功能衰竭的早期精神症状。如出现嗜睡、昏睡、谵妄或欣快、抑郁和扑翼样震颤、癫痫样痉挛发作等,则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可考虑有肾性脑病。
1.有明确的肾病史 有肾功能衰竭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阳性证据;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与肾功能衰竭的发展变化相一致。
2.在确诊为重症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如发现疲倦、无力、少动、寡言,反应迟钝等精神活动减退、血非蛋白氮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时,应考虑为肾功能衰竭时早期象征的可能。
2.出现嗜睡、昏睡、谵妄或欣快、抑郁和扑翼样震颤、癫痫样痉挛发作。
3.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后,肾性脑病的诊断可以成立。
4.必要时结合脑电图改变、并参与血非蛋白氮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等指标。
5.已确诊为肾功能不全,并有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史。在透析基础上,如发现抑郁、焦虑或少动、寡言、冷淡时可考虑为伴发精神障碍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谵妄或错乱、扑翼样震颤、癫痫样痉挛发作就应认为系透析伴发的平衡失调综合征,但必须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同时伴有脑电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