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外科 >> 泌尿外科
肾积水常用药品
  • 呋塞米片(1)水肿性疾病 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2)高血压 一般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4)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5)稀释性低钠血症 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时。(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SIADH)。(7)急性药物毒物中毒 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 螺内酯胶囊 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2 高血压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醋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4 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 螺内酯片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 氢氯噻嗪片1.水肿性疾病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的钠、水潴留。2.高血压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4.肾石症主要用于预防含钙盐成分形成的结石。
  • 气血固本口服液 益气养血,健脾固肾,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心神不宁引起的体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盗汗,心悸失眠。
  • 前列舒乐胶囊补肾益气,化瘀通淋。用于肾脾双虚,气滞血瘀,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面色晃白,神疲乏力,腰膝疲软无力,小腹坠胀,小便不爽,点滴不出,或尿频、尿急、尿道涩痛。
  • 雅利强效利尿药,治疗心性浮肿、肾性浮肿、肝性浮肿。
  • 锄根清热通淋、利尿止痛、补肾固本、 用于热淋、小便赤涩、热痛及泌尿系感染。适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慢性 肾盂肾炎急性发用、尿道炎、膀胱炎等 尿路感染疾病,并能迅速缓解尿急、尿频、尿痛、尿短涩等症状。
  • 热淋清颗粒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湿热蕴结,小便黄赤,淋漓涩痛之症,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 石淋通冲剂 清温热,利尿,排石。用于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胆囊炎。
  • 翁沥通胶囊清热利湿、散结祛瘀。适用于尿频、尿急、尿细、排尿困难、尿潴留等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
  • 爱活尿通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尿意频急,排尿困难,膀胱三角炎,尿潴留,附件炎。
  • 齐索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异常排尿症状,如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由于本品是通过改善尿道、膀胱颈及前列腺部位平滑肌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并非缩小增生腺体,故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及未导致严重排尿障碍者,如已发生严重尿潴留时不应单独服用本品。
  • 前列先锋用于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症。
  • 石淋通片清湿热,利尿,排石。用于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胆囊炎。
  • 八正合剂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显示全部药品

肾积水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保守治疗
(1)肾积水较轻,病情进展缓慢,肾功能已达平衡和稳定状态可观察,但应定期检查了解积水进展情况。
(2)可自行解除的梗阻,如孕妇生理性肾积水。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肾积水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明显,肾功能不断下降,梗阻病因明确,有并发症存在,应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的原则:
①解除造成肾积水的梗阻性疾病:如结石应去除;解除纤维索带或迷走血管的压迫;前列腺增生可行电切或摘除等。
②严重的肾积水致患侧肾功能全部丧失或有严重感染积脓,但对侧肾功能良好,可行患肾切除术。
③肾积水致患侧肾功能极差,对侧肾由于其他疾病功能不佳,甚至尿毒症,积水肾宜先行肾造瘘术,待肾功能恢复,再进一步处理梗阻。
④双侧肾积水,注意排除下尿路梗阻原因。一般先治疗情况好的一侧,待情况好转后,再处理严重的一侧。通常先做一侧肾造瘘术。
⑤肾小盏积水,漏斗部梗阻多由结石引起,如无临床症状,一般无需手术。
⑥整形手术原则,注意正常的肾输尿管解剖关系,保持肾输尿管的畅通引流,吻合处应在肾盂的最低处。吻合时防止内翻,力争缝合后呈漏斗状。修复时尽量将纤维组织粘连瘢痕切除干净,勿伤及血供,适当保留周围脂肪组织,以覆盖手术野。
(3)术后问题及处理:一般说来,由于尿路梗阻后所引起的肾积水是长期的病理过程,手术解除梗阻只是从形态学上解决了问题,为肾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梗阻解除后肾功能在恢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引起泌尿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否则,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同样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包括:
①梗阻后利尿:上尿路急性梗阻缓解后的1~3天内,患者可出现利尿现象。24h尿量可为3000~8000ml。在短时期内持续排出大量的尿液,必然会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失调,严重者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造成梗阻后利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A.梗阻后血中尿素氮和排钠激素的蓄积,使肾小管对水、钠和氯的重吸收功能降低;B.肾小管上皮变平、吸收面积减少、碱性磷酸酶和Na -K -ATP酶明显减少。随着病程的进展,肾小管的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尿量会逐渐恢复正常。
②对抗平衡问题:根据肾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对抗平衡问题,患肾功能的恢复有赖于体内代谢负荷的刺激。因此,一侧肾积水而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如对侧肾功能完全正常,那么患肾的梗阻即使得到解除,但它得不到体内代谢产物的刺激,故其肾功能的恢复会很慢。而如果对侧肾脏的也有一定的损害,患肾在梗阻解除后功能的恢复会快一些。由此可知,如果两侧肾脏均阻时,在保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可先解除肾功能相对较好的一侧肾脏的梗阻,然后再尽快解除另一侧肾脏的梗阻。
③梗阻对肾脏的影响:梗阻后由于水钠潴留,全身血容量随之增加;肾素活性增加,可导致高血压。在梗阻解除或切除患肾后,部分患者的血压即可随之下降。肾积水时由于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可导致红细胞增多症,肾切除后也会恢复正常。
(二)预后
肾积水引起的原因是多样的,应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争取时间解除梗阻,恢复肾功能是治疗肾积水的关键。及时治疗疗效均较满意。急性完全性梗阻应及时手术,梗阻24h后解除将致肾单位损坏;梗阻10天肾功能下降30%;梗阻30~40天肾功能损害难以恢复。慢性梗阻的解除越早越好,经过一段时间肾功能可改善,尤其儿童。一侧积水肾切除,对侧肾功能正常,不影响健康。
(一)治疗目标在针对病因的消除基础上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缓解症状,消灭感染,尽可能修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
(二)治疗的估计①年龄:婴幼儿应尽早处理,青壮年可适当观察,如有进展应及时手术,50~60岁以上宜早期考虑手术治疗以保留健全的肾功能。②对肾功能与梗阻的估计:a.至少保留1/5的正常肾组织才能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功能,如非必要,尽量不作肾脏引流,以防感染的产生。b.对于无症状无感染的肾积水患者,可每6~12个月用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复查观察,如无进展可暂不手术。c.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可能造成结石,因此在取除结石的同时,必须探查是否存在形成结石的病因。如有狭窄,应同时纠正。③对肾内与肾外肾盂手术的估计:肾内型肾盂处理较困难。④双侧积水的手术时机:在双侧肾盂积水无感染时,可先处理功能差的一侧,使对侧持续处于功能负荷的代偿肥大下。对整形手术一侧肾脏在一定的刺激下恢复较好。对于伴有感染者,则宜选择严重一侧先行手术,并应尽快作对侧。如果仅为功能较好的一侧感染,则应优先考虑手术,以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控制感染,另一侧在稳定病情后再考虑手术。
在一侧功能较好的肾脏有肾盂积水,但尚可以整形手术力争挽回肾功能,应首先考虑手术。若对侧肾已毁损而无功能,则必需待手术侧的肾脏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方可决定是否即行截除。
(三)治疗的方式:
1.保守治疗
(1)肾积水较轻,病情进展缓慢,肾功能已达平衡和稳定状态可观察,但应定期检查了解积水进展情况。
(2)可自行解除的梗阻,如孕妇生理性肾积水。.
2.局部处理:对于梗阻部位的病变可用局部处理解决者,如粘连分离,纤维索带切断,血管移位再吻合,结石摘除等。对于局部压迫过长已造成输尿管局部发育严重受损时,应将此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
3.对于梗阻已造成肾脏严重积水时,需先作造瘘引流。
4.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肾积水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明显,肾功能不断下降,梗阻病因明确,有并发症存在,应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的原则:
①解除造成肾积水的梗阻性疾病:如结石应去除;解除纤维索带或迷走血管的压迫;前列腺增生可行电切或摘除等。
②严重的肾积水致患侧肾功能全部丧失或有严重感染积脓,但对侧肾功能良好,可行患肾切除术。
③肾积水致患侧肾功能极差,对侧肾由于其他疾病功能不佳,甚至尿毒症,积水肾宜先行肾造瘘术,待肾功能恢复,再进一步处理梗阻。
④双侧肾积水,注意排除下尿路梗阻原因。一般先治疗情况好的一侧,待情况好转后,再处理严重的一侧。通常先做一侧肾造瘘术。
⑤肾小盏积水,漏斗部梗阻多由结石引起,如无临床症状,一般无需手术。
⑥整形手术原则,注意正常的肾输尿管解剖关系,保持肾输尿管的畅通引流,吻合处应在肾盂的最低处。吻合时防止内翻,力争缝合后呈漏斗状。修复时尽量将纤维组织粘连瘢痕切除干净,勿伤及血供,适当保留周围脂肪组织,以覆盖手术野。
(3).整形手术:必须掌握整形手术的要点:①使肾盂输尿管吻合处在肾盂的最低点。②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应构成漏斗状。③修复时应切除周围纤维、粘连、疤痕组织,但勿损伤血供。④切除多余的肾盂壁,保持一定的肾盂张力。如肾积水过大,则可将较薄的肾皮质处内翻摺叠后固定,以缩小肾内容积。⑤为减少吻合口漏尿,可置双猪尾巴导管。为避免由于漏尿及溶血郁结而形成吻合口周围疤痕纤维化,可在吻合口外放置负压吸引管充分引流。⑥整形手术方式很多,但目前从病因病理学角度出发认为以将病段切除再吻合为佳。
(4).术后问题及处理:一般说来,由于尿路梗阻后所引起的肾积水是长期的病理过程,手术解除梗阻只是从形态学上解决了问题,为肾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梗阻解除后肾功能在恢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引起泌尿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否则,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同样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包括:
①梗阻后利尿:上尿路急性梗阻缓解后的1~3天内,患者可出现利尿现象。24h尿量可为3000~8000ml。在短时期内持续排出大量的尿液,必然会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失调,严重者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造成梗阻后利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A.梗阻后血中尿素氮和排钠激素的蓄积,使肾小管对水、钠和氯的重吸收功能降低;B.肾小管上皮变平、吸收面积减少、碱性磷酸酶和Na -K -ATP酶明显减少。随着病程的进展,肾小管的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尿量会逐渐恢复正常。
②对抗平衡问题:根据肾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对抗平衡问题,患肾功能的恢复有赖于体内代谢负荷的刺激。因此,一侧肾积水而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如对侧肾功能完全正常,那么患肾的梗阻即使得到解除,但它得不到体内代谢产物的刺激,故其肾功能的恢复会很慢。而如果对侧肾脏的也有一定的损害,患肾在梗阻解除后功能的恢复会快一些。由此可知,如果两侧肾脏均阻时,在保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可先解除肾功能相对较好的一侧肾脏的梗阻,然后再尽快解除另一侧肾脏的梗阻。
③梗阻对肾脏的影响:梗阻后由于水钠潴留,全身血容量随之增加;肾素活性增加,可导致高血压。在梗阻解除或切除患肾后,部分患者的血压即可随之下降。肾积水时由于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可导致红细胞增多症,肾切除后也会恢复正常。
  患有肾积水后不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注意饮食,下面问您介绍几款适合于肾积水患者的食谱方(仅供参考,具体需要询问医生):
1.薏仁粥
材料:薏苡仁30g,大米100g。加水适量熬成粥,每日l餐。健脾利水消肿。
作用:用于肾脏病水肿而表现为脾气不足,肾积水患者,纳呆食少,大便软者。
2.葱白紫苏粥
材料:葱白3~5段,紫苏叶10g,粳米lOOg。先将粳米熬粥,将成之时加入葱白及紫苏叶,盖紧盖焖一会即可,宜趁热食用,每日1餐。温阳利水消肿。
作用:用于脾肾阳虚而见水肿,肾积水患者。
3.鲜焖冬瓜
材料:冬瓜(含青皮)200g,白糖1匙。将洗净冬瓜切块,合白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小火焖熟。
作用: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肾炎水肿而偏热、肾积水患者。
4.楮叶粥
材料:楮叶粥楮叶50g切碎,加水1000mL,煮取.500mL,去渣,加米适量煮粥,当饮食,常吃勿间断
作用:治慢性肾炎顽固性水肿、肾积水患者。
5.老母鸡汤
材料:老母鸡(去内脏)1只,加入黄芪、陈皮各15g,砂仁6g,生姜皮15g,生山楂30g,吃肉喝汤。
作用:治慢性肾炎水肿、肾积水患者。

肾积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