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相关症状
- 尿液混浊 肾盂肾炎病人尿液混浊,可有肉眼血尿,尿常规镜检有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
-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尿暗黑色 黑色尿液又称暗褐色尿,多见于黑色素瘤病人。黑色素瘤产生黑色素过多.在肝脏小黑色素被还原为黑色素原。如果大量黑色素原从尿中排出体外,经氧化后冉次成为黑色素,所以黑色素瘤病人的尿液,只要稍微静置片刻,就变成了黑色尿了。
- 乳白色尿 乳白色尿,又称乳糜尿,则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这是由于从肠道上不能吸收糜液,造成乳糜返流进入尿中所致。引起乳糜尿有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淋巴管瓣膜功能异常;也有继发性因素,如常见的丝虫病及泌尿系统泌脓性感染。
- 淋巴管淤积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管堵塞而出现的淤积和浮肿。淋巴管阻塞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原发性(原因不明)和继发性。继发性包括有炎症、肿瘤、损伤后和放射治疗后等。
- 消瘦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有作者认为凡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
- 淋巴管破裂 当人体患丝虫病后引起淋巴管炎症,并使管壁增厚,从肠干到胸导管间的淋巴管都扩张,管内瓣膜关闭不全而产生动力上的障碍,并引起淋巴液阻滞,淋巴管内压力增高,于最薄弱处发生破裂。常见的破裂部位在肾盂穹窿处,且可产生肾盂-淋巴瘘。
- 乳糜尿 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按正常淋巴道引流至血液,而逆流至泌尿系统淋巴管中,使淋巴管内压增高、曲张、破裂。乳糜液溢人尿中,使尿色呈乳白色,临床称乳糜尿。因含乳糜液量的不同,尿色可乳白色厚酪样或色泽稍混浊;如乳糜液中含血量较多呈粉红色,临床上称乳糜血尿;若合并感染称乳糜脓尿。乳糜尿在体外静止后分三层,上层脂肪;中层乳白色,有小颗粒凝块悬浮在其中;下层为红色或粉红色,内含红细胞或脓细胞。乳糜尿加乙醚充分混匀,尿液转为澄清为真乳糜尿,否则称假乳糜尿,见于尿中含过多无极盐类,或者合脂肪滴或大量脓球。
- 肾外梗阻 梗阻包括肾内梗阻和肾外梗阻:前者主要有尿酸结晶和大量本-周蛋白沉淀阻塞肾小管,另外,近年来严重肾病综合症导致肾小管-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特别引起重视,是肾病综合症合并ARF重要的原因之一;肾外梗阻主要有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或增生,糖尿病患者常可因肾乳头坏死而引起尿路梗阻。
- 尿液呈黑色 尿液呈黑色是黑尿热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的尿液呈黑色,故称黑尿热,黑尿热是一种急性血管溶血,并引起血红蛋白和溶血性黄疸,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 脂肪痢 脂肪痢发生在幼儿者称小儿脂痢病(celiac disease),发生在成人则称为特发性脂痢(idiopathic steatorrhea)。
乳糜尿早期症状有哪些?
病人常有丝虫病流行区居住史或丝虫感染史。尿液呈乳白色或酱油色,或夹杂有乳糜凝块,静置后上浮脂滴。多呈间歇性发作,严重者可呈持续性,每次持续数天或数周。常因高脂饮食、劳累、受凉后诱发或加重。出现单侧或双侧腰背部酸胀或钝痛,有时可因乳糜块和血块阻塞输尿管而发生肾绞痛;如阻塞尿道,还可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潴留。长期反复发作的乳糜尿可出现乏力、消瘦、水肿、贫血等营养不良症状。根据在丝虫病流行地区,有感染丝虫病的病史或阴囊淋巴水肿与其他部位丝虫病史,尿中检出脂肪小球即为乳糜尿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