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老年病
阻塞性肺气肿相关症状
  • 心音微弱 心音(heart sound)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
  • 膈穹窿变为扁平 膈穹窿变为扁平为阻塞性肺气肿的重度x线检查的表现。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
  • 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病轻的初期仅感用力呼吸,严重时不易呼吸,大汗淋漓,口唇指甲紫绀显著,智力功能改变,定向功能障碍,头痛,失眠,神情恍惚,烦躁,骚动,进而嗜睡,乃致昏迷,抽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等。部分严重病人则有少尿,下肢浮肿或肝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出血。
  • 悬垂型心脏 肺气肿病人体征,心脏呈悬垂型。
  • 呼气时两颊鼓起和缩唇 阻塞性肺气肿的肺气肿型患者常取特殊的姿态,如两肩高耸、双臂扶床、呼气时两颊鼓起和缩唇。
  • 肺气压伤 肺气压伤指肺泡内压力过高使肺泡损伤,气体泄入肺泡外组织。
  • 块状痰 合并肺气肿的老慢支患者,有时会因严重感染,使气管粘液、炎症渗出的白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过多,形成大量的块状痰,从而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发生这种情况时,家属应立即用餐匙柄压住患者的舌头,用裹有纱布的手指伸向其喉部,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以达到急救的目的。
  •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是呼吸生理研究的重要部分,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呼吸衰竭监护室(RUCU)建立各种类型机械呼吸装置和呼吸生理功能仪哭的应用,使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呼吸衰竭单靠临床难以确诊主要依靠动脉血气分析做诊断。
  • 胸廓异常 胸廓由胸椎,胸骨,肋骨和肋间组织组成。外有胸壁和肩部肌肉,内有胸膜。胸廓上口是由胸骨上缘和第一肋骨组成的环,称胸廓入口,气管食管和大血管均经此口,由颈部通到胸部。胸廓的下口为膈肌所封闭,只有几个裂孔沟通胸腹腔,有些器官由裂孔通过。正常胸廓外形两侧大致对称,成人胸廓前后径较左右径短,两者的比例为1:1.5小儿和老人前后径略小于横径相等。检查时若发现胸廓大小,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失去常态,造成胸廓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形态改变即为胸廓异常,因组成胸廓各组织结构变形程度不同,故而表现出各种形态的胸廓异常。
  • 肺源性心脏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痰证”、“水肿”、“饮证”范畴。
  • 肺纹理减少 肺纹理的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凡组成肺纹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均变导致肺改变,肺纹稀少多由于肺容积过度膨胀如肺气肿等,先天性心脏病肺少血时肺纹也稀少。肺纹理减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肺血管的减少、变细,即所谓“肺缺血征”。
  • 下肺代偿性气肿 代偿性的肺气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因为肺部分的切除后肺的总面积减少,为了保证身体的氧的需要所以另一侧的肺就会出现代偿性的扩张,从而形成代偿性的肺气肿,一般代偿性肺气肿是没有症状的.但如果肺部丧失了这个功能,就属于非代偿性肺气肿了.
  • 气体弥散障碍 肺泡与血流经肺泡-毛细血管膜(下简称肺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一个物理性弥散过程。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弥散量取决于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肺泡的面积与厚度和气体的弥散常数。弥散常数又与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相关。此外,气体总弥散量还决定于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弥散量的大小,取决于膜两侧气体分压差、弥散面积、距离、时间、气体分子量及其在弥散介质中的溶解度。肺气肿及其他肺组织病变,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时可引起弥散功能降低。临床上当肺部病变产生弥散功能障碍时,常同时有明显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其后果均导致缺氧。
  • 肺过度充气 肺过度充气,即通常所说的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
  • 呼气音延长 呼气音延长:于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内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下呼吸道阻力增加时,吸气和呼气都有困难。由于吸气相肺泡扩张,气道直径相对较大,因此吸气相气道阻力较呼气相为小,故气道阻力增加主要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
  • 小支气管粘膜水肿 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粘膜会有水肿,常见于肺大泡。肺大泡一般继发于细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气肿和肺结核,临床上最常与肺气肿并存。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
  • 胸闷 胸闷chest distress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
  • 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感冒的常见病,其实头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头痛一般是指前面在眉毛以上,后面枕下部以上即头颅上半部这一范围的疼痛。
  • 胸腹呈矛盾运动 胸腹呈矛盾运动是指肺气肿患者的胸腹运动呈矛盾状态,即吸气时胸廓运动向外,腹壁运动向内。
  • 脓胸 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称为脓胸。按病变范围分为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全脓胸是指脓液占据整个胸膜腔,局限脓胸是指脓液积存于肺与胸壁或横隔或纵隔之间,或肺叶与肺叶之间,也称包裹性脓胸。脓胸多数是继发性的,病原体来自胸腔内或胸腔附近脏器或组织间隙感染,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脓肿破溃或肝脓肿、膈下脓肿、纵隔脓肿、肾脓肿破溃穿入胸腔等。
显示全部症状

阻塞性肺气肿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隐潜。以慢性支气管炎为病因者,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吸烟者常在晨起床后咳嗽和咳粘液痰。并发呼吸道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咳嗽、咳痰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气候转暖时逐渐减轻。病变严重者咳嗽、咳痰长年存在,无冬重夏轻季节性变化的规律。肺气肿患者常有气急症状,早期多在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以后发展到走平路时亦感气急。若在说话、穿衣、洗脸乃至静息时有气急,提示肺气肿相当严重。此外尚有疲乏、纳差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并发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可出现相应症状。肺气肿患者出现头痛可能提示CO2潴留,应进一步作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者有发绀,也可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本病早期体征多无异常,严重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加,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罗音。心音低远。
本病由于肺脏过度充气,残气量增加,X线检查肺透明度增加。但在早期这一X线征象不够敏感。重度肺气肿时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隙增宽。侧位片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后间隙过宽。膈肌位置下移,膈穹窿变为扁平。两肺透明度增高,肺野外带血管纹理纤细、稀疏。心影呈垂直狭长。透视下可见胸廓和膈肌活动度减弱。也有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的,肺透明度增高不明显,肺门部肺动脉增宽,心脏常扩大。
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表1),当然还有不少患者并不符合某一种类型的典型表现。
表1两种类型的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炎型(BB型)
气肿型(PP型)
临床特征
肥胖、臃肿、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有咳嗽、咳痰、反复呼吸道感染、水肿和右心衰竭史
消瘦、气促、不发绀、痰少、无下肢水肿和右心衰竭史
支气管粘液腺肥大
显著
不显著
肺气肿程度
不严重
严重
通气功能(FEV1MMEF,MBC等)
减低
减低
肺总量
轻度增高
显著增高
气体分布
不均匀
均匀
弥散功能
正常
减低
PaO2(mmHg)
<70
<70
PaCO2(mmHg)
>45
>45
红细胞压积
>60
>55
胸部X线征象
肺气肿不显著,肺野正常或充血,心脏扩大
肺气肿显著,周围肺血管纤细,心脏正常或狭长垂直

 
 
 
 
 
 
 
 
 
 
 
 
    [注]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MM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MBC:最大通气量
PaO2:动脉血氧分压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支气管炎型亦称紫绀臃肿型(BB型)支气管病变较重,粘膜肿胀,粘液腺增生,肺气肿病变轻微。患者常有多年吸烟史及慢性咳嗽、咳痰史。体检肥胖、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两肺底闻及罗音。胸部X线片检查肺充血,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肺气肿征。肺功能测验通气功能明显损害,气体分布不匀,功能残气及肺总量增加,弥散功能正常,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红细胞压积增高,易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右心衰竭。
2、肺气肿型亦称无绀喘息型(PP型)肺气肿较严重,但支气管病变不严重。多见于老年,体质消瘦,呼吸困难明显,无紫绀。患者常取特殊的姿态,如两肩高耸、双臂扶床、呼气时两颊鼓起和缩唇。X线胸片两肺透明度增加。通气功能虽亦有损害,但不如支气管炎型那样严重,气体分布均匀,残气占肺总量比值增大,肺泡通气量正常甚至有通气过度,因此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不明显,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
二.诊断
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较不易,应结合病史、体征、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凡有逐渐加重的气急史,肺功能测验示残气及残气/肺总量增加,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气体分布不匀,弥散功能减低;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诊断即可成立。
应注意与肺结核、肺部肿瘤和职业性肺病的鉴别诊断。此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均属慢性阻塞性肺病,且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均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但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等同。慢性支气管炎在并发肺气肿前病变主要限于支气管,可有阻塞性通气障碍,但程度较轻,弥散功能一般正常。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和肺过度充气,气体分布可严重不匀。但上述变化可逆性较大,对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反应较好。弥散功能障碍也不明显。而且支气管哮喘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肺功能昼夜波动也大,为其特点。

阻塞性肺气肿相关文章
阻塞性肺气肿常用药品
  • 新赛林

    为平滑肌松弛药,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及冠脉扩张、强心、利尿作用,用于支气管性和心脏性哮喘、心原性水肿、肺气肿、心绞痛等。制剂为片剂及注射剂

  • 盐酸克仑特罗栓

    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以及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支气管痉挛。

  • 伊坦宁

    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 喘康速

    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其他伴有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

  • 苏顺

    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对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盐酸氯丙那林片

    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可平喘并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