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传染科 >> 儿科
百日咳常用药品
  • 吉美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链球菌咽峡炎、猩红热、白喉、军团菌病、百日咳等,以及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痤疮等。
  • 乙酰吉他霉素片本品主要适应于革兰阳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特别适应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及表皮软组织感染。据文献报道,本品对百日咳、猩红热、中耳炎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 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淋病奈瑟菌感染。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9.空肠弯曲菌肠炎。10.百日咳
  • 大蒜素注射液抗感染药。本品适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菌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结核等。
  • 磷酸可待因片⑴镇咳,用于较剧的频繁干咳,如痰液量较多宜并用祛痰药;⑵镇痛,用于中度以上的疼痛;⑶镇静,用于局麻或全麻时。
  • 磷酸可待因糖浆⑴镇咳,用于较剧的频繁干咳,如痰液量较多宜并用祛痰药;⑵镇痛,用于中度以上的疼痛;⑶镇静,用于局麻或全麻时。
  • 霍乱,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用于6个月到6周岁儿童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主动免疫。成人重点接种对象为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员。其联合应用的优点不仅接种简化且百日咳菌苗能增强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的抗原性。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强力阿莫仙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感冒后继发感染等)、消化道感染(急慢性胃肠炎、肝及胆道感染等)、泌尿道感染(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耳、鼻、喉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中耳炎、鼻炎及鼻窦炎、齿槽炎、窝组织炎等)、白喉、百日咳、伤寒、败血症、心内膜炎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 联邦克立停用于干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咽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
  • 溶菌酶含片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及咳痰困难。
  • 双红灵本品适用于无痰干咳,包括频繁、剧烈的咳嗽。
  • 金水宝胶囊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所致的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酸软,月经不调。
  • 小儿百部止咳糖浆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肺热咳嗽,百日咳,痰多黄稠。
  • 十味龙胆花颗粒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喘鸣、痰黄,或兼发热、流涕、咽痛、口渴、尿黄、便干。
  • 养阴清肺糖浆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 北豆根胶囊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 黄龙止咳颗粒益气补肾,清肺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痰热郁肺之咳嗽。
  • 鹭鸶咯丸宣肺,化痰,止咳。用于百日咳,痰浊阻肺,阵阵咳嗽,痰鸣气促,咽干声哑
  • 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 川贝雪梨膏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显示全部药品

百日咳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季节,凡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及早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由于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但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3.提高人群免疫力 目前已用于预防接种的百日咳菌苗有全细胞菌苗和无细胞菌苗,全细胞菌苗为常规菌苗;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DTP)制剂,用量每0.5ml内含百日咳4个保护单位。3~6个月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0.5,1.0,1.0ml,共3次,每次间隔4周。流行期时1个月婴儿即可接受疫苗,1~2岁时再加强肌内注射。DTP菌苗亦有人提倡正常婴儿和儿童2月龄进行第1次,4月龄第2次,6月龄第3次,15个月第4次,4~6岁第5次。由于年长儿或免疫力降低仍可感染百日咳,7岁以后每10年进行1次。该菌苗对出生时有外伤史、过敏史、家族中有精神神经病史、本人有惊厥史、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及存在急性感染时禁忌接种百日咳菌苗。一般接种后在局部注射处有疼痛,轻度或中等度发热等症状,极少者在接种后数日至数周后出现惊厥等脑部症状。国内外近年来一直在研制百日咳新菌苗,现已报道无细胞菌苗含有淋巴细胞增多促进因子(LPF)与丝状血凝素(FHA)中单一种抗原成分或全部,其效力似乎与DTP制剂相当,已在日本、瑞士进行了现场试验,认为该疫苗安全、有效,但须深入系列研究证实。除此外,意大利研制出新型DNA重组百日咳菌苗,目前正进行Ⅱ期试验,认为可能为百日咳提供安全、有效菌苗。我国于1985年后对无细胞百日咳菌苗进行了系统试验,已获得有效的百日咳菌苗制剂。
4.药物预防 对婴幼儿及体弱小儿,未经预防接种而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2.5ml肌内注射,或恢复期血清10~20ml肌内注射,5~7天重复注射1次,连续3次,可使其暂不发病。近来证实红霉素对百日咳接触者进行预防可降低百日咳的感染率,剂量30~50mg/kg体重,分4次口服,连服5~7天,有助于控制百日咳传播。亦有人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半岁内婴儿可选用该药乳剂5ml(含TMP40mg,SMZ200mg),2次/d,连续7~10天。

百日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