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秘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便秘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最少。正常时,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但粪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种类以及环境的影响。许多患者的排便<3次/周,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有的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每次可长达30分钟以上,粪便硬如羊粪,且数量极少。
-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畏寒 人见寒冷则感觉身体发凉,但多穿衣或在室内则不感觉冷,平素较正常人怕冷者即畏寒,是阳虚表现。
-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 抑郁 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
- 粘液性水肿面容 粘液性水肿面容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在成人期的特征性面容。中医认为属脾气虚与肾阳虚证;西医认为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去睾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此类面容。
- 黏液性水肿 粘液性水肿也称真性粘液性水肿,是由甲状腺功能不全导致甲状腺素缺少,面部出现蜡样水肿。多见于因甲亢甲状腺切除过多或放疗破坏太多者。常伴有其他内分泌疾病。
- 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是甲状腺素分泌缺乏或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
- 肌性肌无力 肌性肌无力是指神经肌肉接头之间传递障碍和肌纤维本身的病变,即突触前膜、突触隙、突触后膜和肌纤维本身的病变所导致的肌肉无力。如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酸胆碱受体遭到损害;有机磷中毒时,胆碱酯酶的活力受到影响,使乙酸胆碱的作用过度延长而影响肌细胞的兴奋性;周期性麻痹是由于膜电位的改变。肌强直性肌病是膜电位的不稳定;肌磷酸化酶缺乏症和肉碱棕相酸转移酶缺乏症,是由于肌肉的能源供应障碍;肌营养不良症和多发性肌炎均是肌纤维本身的病变。肉毒中毒和高血镁症影响钙离子进人神经末梢,氨基着类药物阻碍乙酸胆碱的释放,均影响突触前神经冲动的传出;美洲箭毒素和乙酸胆碱受体结合,从而影响乙酸胆碱和乙酸胆碱受体的结合等均可导致肌性肌无力。
- 反应迟钝 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或者反应得较慢。
- 记忆力障碍 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有可能是由于病理生理性的或情境性的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记忆障碍。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与神经心理功能有密切关系。根据神经生理和生化研究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分、秒之内)短时记忆(几天)和长时记忆(月、年)。记忆和遗忘是伴随的,遗忘有时间规律和选择性。新近识记的材料遗忘最快,逐渐发展到远事遗忘,曾经引起高度注意的事情较难忘记。
- 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指因季节变化,缺水和贫血等原因,使得皮肤变厚、变粗糙。秋冬季节,人体的皮脂、水分分泌会逐渐减少,皮肤明显变得干燥,称为干性皮肤,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分大量减少,皮肤表层会显得更粗燥,会常看见他们的手脚四肢、小腿处会有干裂、发痒的情形,在无法忍受干痒,会不断的去抓痒,造成皮肤有伤口,引起发炎或流脓。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亚临床甲减通常无症状,然而约30%的患者表现出某些症状,仍可提示亚临床甲减的存在,如皮肤干燥(28%),记忆力差(24%),反应迟钝(22%),肌无力(22%),疲乏(18%),肌肉抽筋(17%),畏寒(15%),眼睑水肿(12%),便秘(8%),声音嘶哑(7%)。因手术、放疗等原因所致的甲减一般无甲状腺肿大,而其他原因所致者常伴甲状腺肿大。值得注意的是,症状与甲状腺激素间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1.神经行为异常和神经肌肉功能紊乱 如抑郁、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和多种神经肌肉症状等在亚临床甲减患者中多有发生。还可表现为骨骼肌异常,包括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和乳酸升高等。尽管甲状腺功能正常,亚临床甲减的孕妇的后代智力发育仍然减慢。
2.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心肌密度测定发现心肌存在异常;静息和运动状态下,亚临床甲减患者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轻微受到影响;在运动负荷下,心输出量、大动脉最大流量等下降。肺功能测定表现为肺活量下降等。亚临床甲减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较轻微,虽然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相比有差异,但是重要的是,这种差异是否产生严重的临床损害。
3.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亚临床甲减往往伴有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被广泛地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TSH水平每升高1mU/L,TC升高0.09~0.16mmol/L,而TSH与LDL-C的关系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更加密切。亚临床甲减患者可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如血流介导和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受损。最新的研究发现,亚临床甲减患者大动脉硬化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较高。
患者无甲减症状或仅有轻微甲减症状,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FT4可轻度下降),仅有TSH升高,可诊断为亚临床甲减。
1.由于T4的半衰期为7天,T3的半衰期为1天,TSH的半衰期不超过1h,若TSH升高,就表明循环甲状腺激素不足,而不表明TSH升高使甲状腺激素得到代偿(不包括TH抵抗综合征)。
2.由于亚临床甲减通常无症状,即使有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要想到亚临床甲减的可能:不明原因的疲乏、畏寒;顽固性轻、中度贫血;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不明原因的水肿和体重增加;顽固性便秘;血脂异常,尤其是血TC、LDL-C升高伴CPK升高等;心脏扩大,有心衰表现而心率不快,或伴心肌收缩力下降和血容量增多者。
3.如果重复测定血清TSH升高而FT4在正常范围内,应评价患者甲减的症状和体征,甲亢治疗的既往史(放疗、部分切除术),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疾病家族史;需回顾血脂谱;孕妇或近期希望妊娠的妇女尤其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