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
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症状
  • 口中黏腻 口中黏腻指舌面白苔上罩着一层浑浊粘液,状如鸡蛋清样附于苔面,苔的颗粒互相粘连成一片,多属寒痰湿盛。
  • 口干渴难忍 口干渴难忍表现为主观口渴,想要喝水,喝完后症状稍有好转,可是不久口渴如初。
  • 水疱或大疱损害 水疱或大疱多形渗出性红斑的临产表现之一。多形红斑病又称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具有多形性 ,常伴粘膜损害,其特征性皮损为虹膜样红斑。本病春秋季好发,易复发。10-30岁发病率最高。
  • 丘疹 丘疹(papule)为一限局性隆起皮肤表面的实质性损害。视诊可看到,触诊可触及丘状损害,一般范围较小其直径通常在1cm以内。若丘疹扩大或丘疹互相融合成扁平隆起呈片状则称为斑块。丘疹多为圆形、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丘疹的顶部可以是尖的呈锥形,圆的呈半球形,扁平形或中间凹陷如脐窝。颜色可以是红色如银屑病、紫红色植扁平苔薛黄色(黄色瘤)白色(萎缩性硬化性苔舞)褐色(色素病)等。丘疹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或毛囊、汗腺的部位。存在时间可长可短,数目可多可少,可柔软或坚硬,表面光滑或粗糙,可呈乳头状或表面覆以鳞屑。可散在分布,群集分布,可局限性或全身性或对称性。自觉症状轻重不同,如症痒等或无任何自觉症状。若损害介于丘疹与斑疹之间表面扁平稍隆起则称为斑丘疹。丘疹顶端上有水疮或脓疤则称为丘疤疹或脓疮丘疹。
  • 口腔血泡 口腔血泡常见于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血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口腔溃疡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局部灼痛为主要特征。
  • 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感冒的常见病,其实头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头痛一般是指前面在眉毛以上,后面枕下部以上即头颅上半部这一范围的疼痛。
  • 口腔痛 口腔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部相延续;两侧为颊;上下二壁分别由腭和舌下区组成。口腔器官包括唇、颊、舌、腭、龈、口底等软组织和上、下颌骨、牙齿及颞下颌关节等硬组织。口腔痛就是发生在以上口腔器官的疼痛,是口腔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常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 口痛 口腔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部相延续;两侧为颊;上下二壁分别由腭和舌下区组成。口腔器官包括唇、颊、舌、腭、龈、口底等软组织和上、下颌骨、牙齿及颞下颌关节等硬组织。口腔痛就是发生在以上口腔器官的疼痛,是口腔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常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 溃疡 溃疡为真皮或皮肤深层织的破坏所致的缺损,愈后有保痕,此点与糜烂不同。溃疡为继发损害,凡是皮肤损伤,感染或结节破溃达一定深度的损害可导致溃疡的发生。
  • 口腔难愈的白色片状物 婴儿口腔两侧黏膜或舌头上有时会出现状似奶块的白色片状物,而且不易去除。这是由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医学上称为鹅口疮,顽固性鹅口疮即是指此病迁延难愈。
  • 瘙痒 瘙痒(pruritus)是一种可经引起立即进行搔抓愿望的主观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共同症状。由于各种皮扶病的不同和个体第三度的不同,瘙痒的严重和度可轻可重,可边发性,音断性和持续性;也可是局限性,泛发性或全身性。瘙痒轻者可经搔抓后即可减轻可减失。瘙痒重者则奇痒难忍不停地搔抓直至表皮被拆破出血发生首长痛时才可减轻,由于不断地搔抓可使患部皮肤变厚,变厚的皮损又加重了瘙痒,形成愈痒愈抓,愈抓愈痒的恶性循环。
  • 咽炎、舌炎、龈炎 口腔黏膜是被覆器官,将口腔内部与黏膜下器官分开。口腔部膜的作用是保护黏膜下器官并接受和传递从外环境来的刺激。由于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户,承担着咀嚼、语言等功能,故口腔黏膜易受到机械的、化学的及细菌的直接损害,常可产生黏膜糜烂。另外,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早期即出现口腔黏膜损害。临床上根据病变波及的范围和部位给予不同的名称。如病变波及口腔内多处黏膜者称口炎,仅侵犯牙龈黏膜者称龈炎,表现在舌黏膜上者称舌炎。
  • 粘膜有粘着性白斑 粘膜有粘着性白斑是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的症状。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是皮肤、粘膜、毛发和指甲持续性念珠菌感染的细菌免疫缺陷病。本病与其他细胞免疫缺陷病不同,仅对白色念珠菌和少数抗原相关性真菌缺乏反应,而对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免疫则正常。本病系一些疾病的综合征,可合并各种内分泌器官功能减退、肿瘤和其他慢性衰竭性疾病,也可在应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发生。
  • 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简称口腔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即有癌变的可能)。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是最普通和最重要的口腔角化异常,为特发性、持续性白斑,需与组织病理学结合诊断。
  • 口腔黏膜脱落 口腔黏膜脱落是对发生或反映在口腔黏膜组织上的所有疾病的总称。常见的口腔黏膜脱离疾病有急性过敏性唇炎,药物性口炎,放射性口炎和多形性红斑。口腔黏膜脱落的共同症状是口腔广泛性糜烂,包括颊、舌、腭、牙龈、口底、舌腹、咽喉、小舌头、上下唇。
显示全部症状

口腔扁平苔藓早期症状有哪些?

口腔粘膜与皮肤损害的镜下所见基本相同,可概括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伴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及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此外,有时在棘层、基底层或结缔组织内可看到圆形的嗜酸性胶状体(Givatte bodies,希氏体),其体积小于棘细胞,但胶状体也可见于盘状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在电镜下可见基底细胞的桥粒与半桥粒的松解变性,于是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在基底细胞与基底膜分离的空隙中形成上皮下水疱。变性的桥粒可能成为抗原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以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下,有时能在基底膜区出现由免疫复合物沉积所产生的荧光。此外,还可看到基底膜的改变;不规则、增厚、断裂与重新形成;基底膜断裂使炎症细胞进入棘层,棘层内的胶状体可能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的变性或死亡的上皮细胞。
1.口腔中扁平苔藓最易出现在颊黏膜,其后依次为齿龈、舌、下唇、口腔底和腭。只有出现Wickham纹方可诊断口腔扁平苔藓。
2.线型或网状型扁平苔藓多发,表现为不规则的线状或蓝白网状隆起,颊黏膜多发。丘疹型扁平苔藓多少不一、散在或融合、呈界限清晰的白色小丘疹,仔细观察,在丘疹周围可能会出现细小条纹。另一个表现是与Wickham纹相连的多个均质性斑块构成斑块型扁平苔藓。斑块型患者吸烟频率较高,因而可以假定斑块型扁平苔藓是扁平苔藓并发黏膜白斑所致。萎缩型或溃损主要发生在超过40岁的患者。在干燥、红色且有光泽的黏膜上出现不规则的浅溃。大疱型少见,大疱通常是在网状或线状损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大疱破裂后形成浅溃,可能产生2次感染。
3.28%~91%的患者主诉有口腔扁平苔藓损害的症状。萎缩型和溃疡型扁平苔藓有痛感。
4.口腔扁平苔藓可发展为原位癌,尤其是萎缩型和糜烂型,发病率高1%。1%的口腔扁平苔藓与黏膜白斑相关。
在诊断过程中,应努力寻找皮肤病变。活检有助于诊断,但基底液化型和锯齿上皮型不如在皮肤上引人注目。
1.皮肤损害 扁平苔藓是许多苔藓类皮肤病中的一种,损害特点为扁平面有光泽的浅紫红色多角形丘疹,丘疹如绿豆大小,边缘境界清楚,质地坚硬干燥,融合后状如苔藓。损害区粗糙,丘疹间可见皮肤皱褶,由于瘙痒故多有搔痕。以石蜡油涂在丘疹表面,在放大镜下观察可看到细白纹,称Wickham纹。皮肤损害的治疗效果一般较粘膜者为优。
2.指甲与(或)趾甲损害 常呈对称性,但十指(趾)甲同时者并不多见。甲体变薄而无光泽,按压时有凹陷,有时在甲床显示红色针尖样小点,压诊疼痛。甲体表面可以表现为细鳞纵沟、点隙、切削面(状如被利刃削去一层而呈平面)。严重的指、趾甲损害可使甲体脱落,还可发生溃疡坏死。某些病例除指(趾)甲损害外还可发生脱发。
3.口腔粘膜损害 主要特征为珠光白色条纹。白纹可以向各个方面延伸,整个线条不被红纹“切割”,凡白纹稠密时可交织成网状,稀少时可呈树枝状,也可为单线条或绕成环形。类型虽多,但分型并无重要临床意义。损害往往具有明显的左右对称性,粘膜柔软,弹性正常,但有粗糙感,轻度刺激痛。
(1)网状损害:较多见于磨牙区粘膜与前庭沟,常自后向前蔓延,损害区粘膜的柔性与弹性基本正常。病人自觉粘膜表面粗糙,口唇活动时受牵拉与进食时有轻度刺激痛等,这也是同白色角化病的区别。由于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与固有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所以在白纹稠密区域,特别是在前庭沟与颊粘膜区域较多发生充血,并形成上皮下水疱。水疱极易破裂而迅速成为浅表糜烂,通常经局部治疗,糜烂即可愈合而白纹重新出现,所以这种局限性糜烂,仅仅是本病的一种阶段性表现,而不是本病的一种特定类型。白纹稀少区域通常也少发生糜烂。单线条可发生在前庭沟、口底舌腹界、唇红与附着龈,环形偶见于颊粘膜。(彩图1)

彩图1 颊扁平苔藓
(2)丘疹:状如针头大小,微隆,偶见于伴白纹的颊粘膜,但不应与皮脂腺异位症(Fordyce disease)相混淆,因为这二者可以同时存在。异位皮脂腺呈淡黄色颗粒,可以丛集或散在,除了非常浅表的外,一般都隐伏于粘膜下,也无自觉症状。唇红部也是异位皮脂腺的好发区域,一般上唇多见于下唇。
(3)斑块:圆或椭圆形多见,常位于舌背中份或两侧,基本上保持对称,但也可为单侧性。损害区消失而平伏。方块型偶见于有吸烟史者的颊粘膜与(或)附着龈,实际上是一种少见的白色角化病,故戒烟后斑块逐渐消失而白纹重现。(彩图2)

彩图2 舌背扁平苔藓
(4)水疱:一般为粟粒状,多见于软腭,但也可发生于其它部位。水疱容易破裂,在一昼夜间又重新出现。
(5)糜烂:糜烂型常见,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可遍及整个口腔粘膜。虽然,在某些区域尚可隐约显示白纹样损害,由于没有典型表现,故不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附着龈的糜烂常可见残留的疱壁,状如“上皮剥脱”,这种具有剥脱性的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炎症性疾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等),所以旧称“剥脱性龈炎”,现在已不作为独立存在的疾病。本型对于抗生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常具有对抗性,必须进行全面的系统性检查,以免贻误诊断与治疗。(彩图3)

彩图3 龈扁平苔藓
4.生殖器粘膜损害 常呈暗红色的圆或椭圆形斑块,表面可见白状损害,容易发生糜烂。

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文章
口腔扁平苔藓常用药品
  • 特美肤乳膏

    牛皮癣(银屑病)、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虫咬皮炎、扁平苔癣、盘状红斑狼疮。

  •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牛皮癣(银屑病)、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虫咬皮炎、扁平苔癣、盘状红斑狼疮。

  • 双花百合片

    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用于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症见口腔粘膜反复溃疡,灼热疼痛,口渴,口臭,舌红苔黄等。

  • 哈西奈德乳膏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醋酸曲安缩松软膏

    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瘙痒症。

  • 阿达帕林凝胶

    本品适用于以粉剌,丘疹和脓疱为主要表现的寻常型痤疮的皮肤治疗,亦可用于治疗面部,胸和背部的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