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相关症状
  • 颈肩痛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 气管移位 让病人头居中位、用右手中指沿胸骨切迹向后触摸气管,食指与无名指分别在左、右两侧胸锁关节处,看中指是否与其它两指等距离,或将中指触摸气管,观察中指与两侧胸乳突肌所构成间隙的大小,以判断气管是否移位.气管移位对诊断胸部疾病有重要意义。
  • 眩晕 眩晕是主观症状,是一种运动纪觉或运动错觉。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患者感到外界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与头晕不同,一般来说头晕并无外界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觉,即患者主诉的头重脚轻、头脑不清楚等。
  • 畏热 畏热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小儿体质热型。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特别注意怕热、多汗、激动、纳亢伴消瘦、静息时心率过速、特殊眼征、甲状腺肿大等。
  • 高代谢征群 所谓高代谢症候群是指由于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过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异常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症候群而言。由于患者代谢增加,产热、散热明显增多,患者常诉述怕热多汗、疲乏无力、皮肤温暖潮湿。
  • 甲状腺肿 是因地方性缺碘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粗脖”“粗脖根”“瘿袋”,多流行于山区、半山区,平原地方有散在发生。近年在沿海高碘地区也发现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也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估计全世界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约有两亿人。
  • 分娩后甲状腺肿大 患产后甲状腺炎病人大多数表现为甲状腺肿出现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大。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是产后一年所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可以为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其病理基础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是最常见而又最具有特征的产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妊娠5~20周流产后也可发生该病。产后甲状腺炎与产后甲状腺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后者指原有或正在发生甲状腺疾病而在产后出现的甲状腺功能紊乱。
  • 身体下部短于上部 地方性克汀病患者体格发育迟缓、发育不良是本病的另一特征、身材矮小且不匀称,身体下部短于上部。
  • 指甲易碎 易碎甲:指甲若脆弱易碎,会经久不愈,令人厌烦。
  • 颈部粗 颈部为人体甲状腺所处的部位,甲状腺是人体的内分泌腺体,参与和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正常成人腺平均重量为20~25克,位于颈部喉及气管前下方。当甲状腺重量超过35克时,颈部即可增粗。
  •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临床实际工作中所检查的淋巴结主要是浅表淋巴结。深部淋巴结肿大早期多无表现,需经过一些特殊检果,如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才能发现。正常淋巴结直径多在0.2~0.5㎝,常呈组群分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边,除颌下、腹股沟、腋下等处偶能触及1~2个外,一般不易触及。由于炎症或肿瘤等原因时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液。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判断原发病灶的部位及性质有重要临订意义。
  • 吞咽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喷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 甲状腺肿大 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瘿脖子”。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散发性甲状腺肿可有多种病因导致相似结果,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或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只有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 寒战 具有肌肉收缩和痉挛性发抖,冷得全身发抖(如发烧前的寒冷) ,又称寒颤。
显示全部症状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由于甲状腺血运极为丰富,淋巴回流良好,有完整的包膜,且甲状腺组织内碘浓度高,故其抗感染力强,因而受感染形成甲状腺炎的几率不高。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全身表现可有寒战、发热;外周血粒细胞升高;甲状腺局部红肿,呈弥漫型或局限型肿大,有时伴有耳、下颌或头枕部放射痛。早期颈前区皮肤红肿不明显,触痛显著。颈部活动受限。可有声嘶、呼吸不畅或吞咽困难,头后仰或吞咽时出现“喉痛”。严重者可形成脓肿,但波动感不明显。
炎症可累及单侧甲状腺或双侧甲状腺,有的仅限于峡部。炎症的后期可表现局部脓肿,出现波动感,少数病例可发生搏动性肿物。在复发性AST中,80%是因为持续存在梨状窦-甲状腺瘘,其中92%的发生在甲状腺左叶,6%发生在右叶,2%为双侧甲状腺发生。
1.临床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甲状腺局部红肿,呈弥漫型或局限型肿大,伴耳、下颌或头枕部放射痛;可有声嘶、呼吸不畅或吞咽困难等神经、气管、食管受压迫症状。体检:甲状腺局部触痛显著,颈部活动受限;形成脓肿时,局部可有轻微波动感。
2.辅助检查 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血象检查提示有感染病灶;甲状腺影像学检查,提示局部脓肿形成的可能;甲状腺扫描可发现凉结节或冷结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相关文章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