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五官科 >> 口腔
急性颌下腺炎相关症状
  • 颌下腺肿大 颌下腺下是颌部的唾液腺,左右各一个。颌下腺发生病变是会引起颌下腺肿大。
  • 颌下腺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颌下腺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是急性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
  • 颌下腺疼痛、压痛 颌下腺疼痛、压痛是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
  • 心律失常 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叫心律失常,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 呼吸异常 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安静时呼吸的洪都拉斯气量平均为500ml(300~700ml),每分钟通气量约8~10l。呼吸异常是指呼吸的频率,节律概念人度的改变。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都发生改变,称为呼吸困难。是本节讨论重点。
  • 张嘴颌骨响 张嘴颌骨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之一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 颌骨呈“扇形”骨质破坏 X线检查示颌骨呈“扇形”骨质破坏,边缘呈虫蚀状为牙龈癌主要症状之一。
  • 颌突畸形 双突颌畸形,又称为双颌前突,尖(鸟)嘴畸形表现为开唇露齿,无法自然闭嘴,上下前牙突出,可有骨性或非骨性前突,不管牙如何前突,颌关系往往尚良好。由于牙的前突,长期之后唇的功能减弱,无法关闭口腔,前突的牙外露,但唇红显得较厚并有外翻。
  • 下巴关节疼 下巴关节疼是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
  • 脸部疼痛 脸部疼痛是指在脸部的一边或者双边疼痛,或者额头处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钝痛,也可以是波动痛,还可能是非常强烈的刺痛。面部疼痛或痉挛,一般没有生命攸关的威胁,但痛者却十分痛苦,即使能忍住疼痛,表情麻木不自然。
显示全部症状

急性颌下腺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诊断
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口底咬合片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急性颌下腺炎相关文章
急性颌下腺炎常用药品
  • 盐酸四环素胶囊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