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真性小眼球相关症状
  • 年轻人的眼袋 假性眼袋多见于年轻人,以遗传性因素为主。表现是下睑眼轮匝肌肥厚,而皮肤,肌肉并不松弛、眶膈后脂肪也不肥大,所呈现的是眼袋仅是眼轮匝肌的轮状突起,特别是在微笑时尤显。
  • 眼球浮动现象 眼球浮动现象:充满眼球后4/5空腔内的无色透明的胶样体,主要有胶原纤维丝及98.5%—99.7%的水组成的胶状物。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代谢作用很低,其营养来自脉络膜和房水。玻璃体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外伤、炎症类症、退行性变性等影响,发生分解,出现液化现象。表现为眼前有点状、线状、蜘蛛网状等各种形态的漂浮物,并随眼球运动上下浮动。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有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运动,其往返速度有快慢之分,自发性的在正视或上下测视时出现。眼球震颤一般以其快速方向为眼震的方向,即快动相。
  • 眼裂细小 眼裂是指上、下眼睑之间形成的裂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眼缝。影响眼裂大小的重要因素是内眦赘皮、其次是外眦。内眦赘皮指在内眼角处有一额外的,连接上下眼睑的半月状皮肤皱褶,遮盖内眦部上下眼线相交处和内湖、肉埠等,使内眼角呈一钝角,给人一种眶距增宽、眼裂短小的感觉。
  • 小眼球 可见于先天性小眼球(congenital microphthalmia,CMIC),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性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前后径小于正常范围,睑裂窄,眼眶小,眼球深陷于眼眶内。患者视力通常较差,且难以治疗。
  • 缩瞳、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 所谓霍纳氏综合症,指的是植物神经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损伤等引起的特征性的一群眼部症状。颈部交感神经径路的任何一段受损都可发生本病。而由第1胸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者极为少见。主要表现为:患侧瞳孔缩小、眼裂小、眼球内陷、面部少汗或无汗。将此种现象称之为Horner综合征。又称霍纳氏综合症。
  • 斜视 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目标,而仅能用一眼注视,另一眼的视轴表现不同程度的偏斜,此现象称为斜视。斜视的偏斜程度,可由测量两眼轴间的夹角而得。
显示全部症状

真性小眼球早期症状有哪些?

真性小眼球是指胚裂闭合后,眼球发育停滞、眼球体积较正常者小而无其他先天畸形的一类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图1)。临床表现主要有3个特征:眼球小、高度远视或伴有黄斑变性及晚期出现青光眼。单眼发病者伴有同侧面部发育不良,甚至同侧躯体也发育不良。双侧发病可表现身体短小,形成全身侏儒的一部分。其临床表现如下:

 
1.眼球小 通常眼裂较小,眼球的体积约为正常眼的2/3,眼球的矢状径为16~18.5mm,垂直径为14~17.1mm;角膜直径也小,通常在10mm以下。前房极浅,房角窄,视网膜发育不良,血管细而迂曲,可伴有视网膜囊肿或黄斑异常,视盘隆起,呈假性视盘炎外观。
2.屈光不正 屈光状态通常为高度远视,可高达+11D~+21D,但也有报道高度近视者。屈光不正可能由于角膜或晶状体形态变异,也有轴性屈光不正且呈进行性改变。大多数患者视力低而又矫正不良,这与视网膜发育不良有关。一些患者还伴有斜视和眼球震颤。
3.青光眼 真性小眼球并发青光眼较常见,这与眼前段小而晶状体相对过大或虹膜角膜角存在胚胎组织等因素有关。这类青光眼多在中年人发病,但也有儿童发病的报道。其临床特点:①呈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特点,没有疼痛,眼压进行性缓慢升高;②缩瞳药物治疗呈反象性反应;③传统的抗青光眼手术往往都失败,且术后易发生眼后段的并发症,如严重脉络膜渗漏、玻璃体积血及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等。青光眼宜先用药物治疗,但用缩瞳剂往往反应不良。如眼压无法控制或出现进行性视盘损害时才考虑手术,施行晶状体摘除加滤过手术是较为常选的术式。早期选用激光房角成形术加虹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又有效的办法。
通常临床上将眼球轴长≤19mm的患眼诊断为真性小眼球。典型的小眼球具有眼球小、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巩膜厚、晶状体大小正常或球形晶状体、黄斑发育不良等临床特征。由于眼球、睑裂和角膜较小,应注意对眼压测量的影响,比较好采用压平眼压计或Tono-pen眼压计。

真性小眼球相关文章
真性小眼球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