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真菌性巩膜炎相关症状
  • 巩膜小泡 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症常伴有结膜和表层巩膜小泡或角膜树枝状改变。
  • 巩膜水肿 巩膜水肿常见于巩膜炎。巩膜为一细胞与血管均少,大部由胶原组成的组织。其表面为球结膜及球筋膜所覆盖,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所以很少患病。据多数学者统计其发病率仅占眼病患者总数的0.5%左右。由于巩膜的基本成分的胶原性质,决定了其病理过程缓慢及所致的胶原紊乱难于修复。眼球是胶原的“窗口”,因此巩膜炎(scleritis)常是全身结缔组织疾病的眼部表现。
  • 睫状充血 眼部的充血发红是眼科患者常见的体征之一。常说的红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眼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结膜充血病变仅限于结膜疾病或有关的表浅刺激,而睫状充血则包括角膜、巩膜、前色素膜的疾病,常有一定严重性。
  • 周期性发作的巩膜充血 周期性表层巩膜炎(periodic episcleritis)也称一时性表层巩膜炎(transient episcleritis)。多发生在妇女月经期。病变部位的巩膜表层与球结膜呈弥漫性充血和水肿,而呈紫红色。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时间短暂,常数小时或数天即愈。复发不限定于一眼或同一部位。一般常发生前巩膜区,无局限性结节形成。
  • 角巩膜葡萄肿 巩膜葡萄肿是指巩膜连同葡萄膜一起状如葡萄的紫黑色向外膨出。其原因是由于巩膜的先天缺陷或病理性损害使其抵抗力减弱,在正常眼压或高眼压作用下,巩膜和葡萄膜向外膨出。根据膨出的范围分为部分角巩膜葡萄肿和全部巩膜葡萄肿。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泪溢 泪溢是在泪液分泌正常的情况下,由泪道排泄发生障碍而引起泪液经睑缘溢出现象。迎风时加重。泪溢是泪道疾病的主要症状。泪道病是患者感到极为痛苦的常见眼病。泪溢应和反射性泪腺分泌过多所致的流泪相区别。
  • 红眼 红眼是指眼白发红。这是一种笼统的概念。球结膜和巩膜组织的血管在某种情况下出现扩张充血、淤血或出血时,即可呈现眼白发红。由于眼部各部分组织的血供来源不同,其表现的红眼形态也不一样,而反应的病变部位也不尽相同。因此红眼是许多眼病所共有的常见症状。临床诊断应进一步具体化,要了解引起红眼的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结膜充血代表结膜或周围附属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疾病。睫状充血则代表眼球本身的疾病。如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充血性青光眼等。若血管本身病变或损伤破裂,则出血可积聚于球结膜下,称之为结膜下出血,其也在红眼的范畴之内。而局部淤血也可导致红眼。
  • 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torulosis)是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近年来真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和肉芽肿已不少见,易与其他颅内疾病混淆而延误治疗,故病死率高,应予以警惕。本病亦可累及肺、皮肤、皮下组织、骨骺、关节和其他内脏、组织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10岁以下小儿发病率较低。男性多于女性(3∶1)。我国自1946年正式报道此病以来,儿科各地均有发现。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角膜混浊 角膜是无血管结构的透明组织。透明是角膜组织的最大特征,是担负其生理功能的基本要素。一旦因外伤或有害因素影响,使其透明度丧失发生混浊,就会引起视力障碍。
显示全部症状

真菌性巩膜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真菌性巩膜炎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坏死性前巩膜炎。起病缓慢。主要症状有眼红、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和结膜囊分泌物。与细菌性巩膜炎比较,刺激症状较轻、病程较长。大部分真菌性巩膜炎患者有疼痛,可局限于眼,也可沿三叉神经分支放射到颞侧头部及额部,易被误诊为偏头痛、鼻窦炎,甚至脑瘤等。临床体征:病变早期巩膜局限性炎性浸润,色暗红,巩膜病灶及其周围可出现片状无血管区,是坏死性前巩膜炎的关键性体征,应仔细检查。病变可向不同方向发展,可吸收局限,亦可进展成大面积坏死,受累巩膜可坏死变薄,坏死区周围巩膜水肿。表层巩膜血管扩张迂曲、移位。愈合后坏死区巩膜菲薄,呈灰蓝色外观,可暴露葡萄膜,但很少发生葡萄肿。伴有毗邻组织的真菌感染,以角膜炎多见。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孤立或散在的基质内脓肿、白细胞浸润或浅表溃疡,无光泽呈苔垢状,溃疡缘呈羽毛状环形浸润或浅沟,与周围组织境界明显,周围有孤立的圆形点状浸润,称为“卫星灶”。有时溃疡周围有免疫环。50%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形成黏稠的前房积脓。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染色或培养真菌阳性,典型病例不难诊断。培养或活检出致病性真菌,可明确诊断。由于真菌培养需时较长,而真菌性巩膜炎的视力预后,又决定于治疗开始的早晚,只要刮片发现真菌菌体或菌丝,即可诊断为真菌性巩膜炎,并立刻进行抗真菌治疗。如果具备条件,应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真菌性巩膜炎相关文章
真菌性巩膜炎常用药品
  • 斯皮仁诺

    适用于治疗以下系统性真菌疾病: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 ( 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 ) 和组织胞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