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眼眶骨膜炎相关症状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拼命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 XV-现象 XV-现象(X and V phenomenon):即原眼位时轻度外斜,向正上方注视时的外斜度数增大较向正下方注视时外斜度数增大得多,是A-V综合征的一种。
  • 上眼睑增厚松弛 厚皮性骨膜病患者的头部呈回状颅皮,眼睑特别是上眼睑增厚松弛,耳及口唇亦肥厚,尤变大,手足皮肤亦肥厚。四肢骨骼及指骨节肥大,手指及足趾呈杵状,踝、膝关节积液。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远视屈光度数增加 远视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因而要看清远距离目标时,远视眼需使用调节,以增加屈光力,而要看清近目标则需使用更多的调节。当调节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时,即可出现近视力甚至远视力障碍。远视的治疗: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如有视疲劳和内斜视,即使远视度数低也应戴镜。中度远视或中年以上远视者应戴镜矫正视力,消除视疲劳及防止内斜视的发生。
  • 眼球不能随意动 眼球运动障碍可分为协同运动障碍和眼外肌瘫痪导致的眼球运动障碍。正常的眼球向内转时瞳孔内缘可达上下小泪点相连的直线,向外转时角膜可达外毗角,向上、向下运动的范围均为5rnm左右。如果不能达到上述范围即为眼球运动障碍。
  •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是指眼球突出度超出正常范围。国人正常眼球突出度在12-14m,平均13mm,两眼差值不超过2mm。眼球突出可为眼病征象,也可为全身病的病征。除眶内本身病变外,常与内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的疾病有密切关系。
  • 红眼 红眼是指眼白发红。这是一种笼统的概念。球结膜和巩膜组织的血管在某种情况下出现扩张充血、淤血或出血时,即可呈现眼白发红。由于眼部各部分组织的血供来源不同,其表现的红眼形态也不一样,而反应的病变部位也不尽相同。因此红眼是许多眼病所共有的常见症状。临床诊断应进一步具体化,要了解引起红眼的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结膜充血代表结膜或周围附属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疾病。睫状充血则代表眼球本身的疾病。如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充血性青光眼等。若血管本身病变或损伤破裂,则出血可积聚于球结膜下,称之为结膜下出血,其也在红眼的范畴之内。而局部淤血也可导致红眼。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眼干涩酸胀,易疲劳 眼睛老觉得干涩,看一会儿书或电视、计算机,眼睛就很疲劳、酸胀得厉害,而且手脚容易麻木。这就是肝血虚的初期症状了,大家不要对此粗心大意,因为血一亏大,人肝胆上的各种大病就不请而至了
  • 眶上裂综合征 眶上裂位于眼眶视神经的外侧,在眶上壁与眶外壁的交界处,由蝶骨大小翼组成。由此使中颅窝与眼眶相沟通。眶上裂的后端与眶下裂相汇合。第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的眼支、眼上静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等穿过此裂。凡肯眶内或眶内有病变累及此眶上裂便可出现眶上裂综合征。
  • 骨膜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骨膜反应一般意味着骨质有破坏或者损伤。组织学上可以见到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形成新生骨小梁。 骨膜是骨的组成结构,分骨内膜和骨外膜。骨外膜覆盖在关节面以外所有骨的表面,由外层的纤维层、内层的细胞形成层和其间的过渡层组成。纤维层含粗大的胶原纤维束,部分纤维(sharpey纤维)穿入外环骨板,将骨膜固定于骨表面;细胞形成层则主要含骨原细胞和血管、神经等。静止的骨膜含较少的细胞成分,主要为成熟的纤维组织,当骨膜被激活时,各层细胞均可发生变化而成骨。
显示全部症状

眼眶骨膜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自觉有局限性疼痛,尤以晚间更甚,触之疼痛加剧,全身伴有头痛与体温增高等现象。
体征:按其发生于眼眶的边缘或深部位置而分。
前部眶骨膜炎:眼睑及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多偏向对侧、运动受限,眼眶缘有明显压痛,炎症晚期可自行破损,脓液流出而自愈。或反复发作形成瘘管,严重者可合并形成瘢痕性睑外翻。
后部眶骨膜炎:眼球向前方突出,若病灶在眼眶尖部则呈现眶上裂或眶尖综合征,上睑下垂,眼球固定不能移动,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甚至视力障碍,如向后蔓延到颅内可并发脑膜炎或脑水肿危及生命。
1、前部眶骨膜炎
(1)急性眶骨膜炎:多为副鼻窦感染所致。最初可见感染处皮肤红肿或结膜充血、水肿,继则于眶缘部发生局限性坚硬的肿块,有自发性疼痛及触痛,疼痛可延及眉部,夜间尤甚。严重者尚可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轻者数日后炎症即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可致化脓,甚至引起骨髓炎,形成死骨,脓肿破溃后常造成瘘管。
(2)慢性眶骨膜炎:多为结核、梅毒所致。
2、后部眶骨膜炎
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眼球后部的压痛,而眼外部常无明显发炎现象。病变愈向后发展对于视神经的威胁愈大,特别是眶尖部骨膜炎,预后较前部眶骨骨膜炎严重,常可形成“眶上裂”或“眶尖”综合征。如果骨膜下脓肿向眶内穿破,则可引起眶蜂窝组织炎,甚至向颅腔蔓延引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眼眶骨膜炎相关文章
眼眶骨膜炎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