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相关症状
  • 青年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发生在青年人群称为青年白内障。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
  • 瞳孔两侧不等大 由于对光反射现象 说明正常人的双侧瞳孔大小 以及伸缩能力应该完全相同 只有在经常使用一侧观察物体才会产生眼体变形 比如双眼不同近视度数 而且相差200度以上时 长时间佩戴眼睛导致眼体变形导致双侧瞳孔不等大 还可能以下3种情况 第一:可能是先天遗传导致的生理发育畸形 第二:可能是受伤导致生长畸形 第三:是使用不良药物产生的药理性病变 第四:眼体内生长异物压迫眼体导致
  • 瞳孔变形 瞳孔变形指瞳孔的形态异常,或两侧瞳孔的反应异常。正常为圆形,双侧等大,两侧瞳孔的反应是同步的。在青光眼或眼内肿瘤时可呈椭圆形;虹膜粘连时,形状可不规则。
  • 自发性球内出血 为葡萄膜中常见的恶习性肿瘤,多见于40~60岁,与性别或左右眼无关,可以发生于脉络膜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眼的后极部,有时可以出现自发性球内出血,但总体发病概率为百万分之一~二。 临床上其生长有二种方式: 局限性:在巩膜与脉络膜之玻璃膜间局限性生长,呈扁平椭圆形。因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生长较慢,如穿破玻璃膜,则在视网膜下腔内迅速扩大,形成基底大,颈细头园的蘑菇状肿瘤。 弥漫性:特点是广泛弥漫性浸润,瘤细胞循血管及淋巴管鞘浸润,并沿脉络膜平面扩展,所以病程较局限性者长,发展慢。眼底除有不规则色素散布外,余无显著的高起。
  • 瞳孔异常 瞳孔与身体各部位有着广泛的联系,它的开大和缩小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其变化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瞳也直径大于5mm时,且散大呈持续性时称瞳孔散大。瞳孔直径小于2mm者称瞳孔缩小。有时通过瞳孔的变化,可反映出躯体内的某些病变,而神经系统的一些病变也可根据瞳孔的变化,而做出定位诊断。
  • 眼底樱桃红斑 因眼底动脉血运中断,视网膜后极部出现弥漫性灰白色水肿,眼底黄斑中心凹处,在周围灰白色水肿区的陪衬下,呈现醒目的“樱桃红斑”。
  • 眼压突然迅速升高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 眼底出血和渗出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常见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及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盘血管炎以及血液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眼外伤性眼底出血。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导致相同的病理损害,如视网膜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等。 本病由于病因复杂,所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引起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黄斑病变(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萎缩、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可导致失明。
  • 眼疲劳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 高眼压 高眼压是指反复多次测量眼压均超过正常范围,但经长期随访,不引起视乳头和视野的改变。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视野缩小 缩小及暗点都是指视野的某一部分有缺损。如果大片缺损直达视野应有的边缘,缺损的外缘并无正常视觉,即称之为缩小。如缺损是发生在视野以内,在其四周尚存在视觉,此种缺损称为暗点。 视野缩小又可根据缺损的形态来区分:各个方向均匀向内收缩的叫向心性缩小;某一角缺损的叫象限性缩小;半边缺损的叫偏盲。 更严格地讲可将视野的缩小及陷落。予以区别。视野缩小仅仅是边界的改变,在此视野内的视觉是正常的,其内的等视线位置不发生改变。视野缩小是罕见的,它见于同侧偏盲或其它压迫性损害。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 眼压升高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两部分。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与眼球壁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人的眼压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10-21毫升汞柱),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视力。 眼内容物包括晶状体、玻璃体、房水等。房水的功能之一就是维持眼压。正常时,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中。如果房水循环通道的任何部位受到阻碍,或者房水产生过多,就会导致眼压升高。
  • 虹膜节段性萎缩 虹膜节段性萎缩:由于一定的高眼压状态,使虹膜动脉发生供血障碍,造成与虹膜动脉分布形状相一致的缺血性节段或扇形萎缩。虹膜节段性萎缩是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缓解期的临床表现。
显示全部症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哪些?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共同表现有眼痛,畏光,视力常为眼前指数~手动,眼压可达60mmHg以上,中到重度充血,常伴角膜水肿,虹膜新生血管,瞳孔缘色素外翻,房角内有不同程度的周边前粘连。Shield将自虹膜新生血管形成至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病理过程分为3期,即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和闭角型青光眼期。
1.青光眼前期(虹膜红变期) 最初可见细小的新生血管芽呈典型的微小毛细血管扩张,多位于瞳孔缘或虹膜角膜角,如用房角镜检查时稍施压力即可使其消失,瞳孔扩大也可遮蔽瞳孔周围的细小新生血管,因此要在扩瞳前作细致的裂隙灯检查。随着病程进展,新生血管可以从瞳孔周围延伸开呈不规则蜿蜒而行,临床上特征性地出现在虹膜的表面,呈细小弯曲不规则的红线走向虹膜根部。新生血管延及房角时,穿过睫状带和巩膜突呈树枝状布于小梁网上。正常状况下房角内的血管是在巩膜突后面,如小梁网上见到血管则一定为异常。有时可见新生血管由虹膜大动脉环处发生长到小梁网上。房角内的新生血管,常常像从一树干上分出的树枝那样,细小的毛细血管分布在数个钟点范围的小梁网上,需高倍放大和在明亮光照下仔细检查这些房角内的早期征象。虹膜荧光血管造影有荧光素渗漏,在新生血管发生之前即可见到瞳孔缘血管及放射状血管扩张和荧光素异常漏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生的虹膜红变在临床上表现相同,但经聚硅酮(silicone)注射后可见前者的新生血管,分布紧密而平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引起的第1期改变常是短暂的,而糖尿病引起者多持续数年可无变化。
2.开角型青光眼期 随着病程进展这些新生血管可以完全遮掉原来虹膜的表面结构,而呈相对光滑的外观。由于新生血管管壁菲薄,能见到血柱,故表现为典型的虹膜红变,颜色鲜红,前房水常有炎性反应。虹膜角膜角仍然开放,房角新生血管伴有的纤维组织以及纤维血管膜难以在房角镜下看见,但可阻塞小梁网引起眼压增高。临床表现可类似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突然感到患眼不适、眼疼、充血,眼压常常达40~50mmHg,角膜水肿,有时还可以发生前房积血。
3.闭角型青光眼期 最终纤维血管膜收缩,拉紧血管呈桥状架于房角内,随后虹膜也被扯向小梁网,形成周边前粘连,房角粘闭。虹膜前表面的纤维血管膜收缩,将虹膜后面的色素层拉向瞳孔缘,造成瞳孔领的色素外翻,见到此征通常在同一子午线上伴有房角粘闭。瞳孔括约肌也被拉到前面来,形成瞳孔固定扩大。晚期病例的新生血管可通过粘连处长到白内障性晶状体的表面,在囊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眼可以整个累及晶状体囊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后期,完全粘闭的房角像拉链样呈现非常光滑的虹膜角膜粘连线,此时新生血管数量可以减少。
虹膜新生血管化的进展变化很大,可在数天内完全粘闭房角,也可数年之内保持稳定而不累及房角,这种相对静止状况可以突然活跃而进展,也可在任何时期完全消退。一般临床上见到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虹膜新生血管较糖尿病的要粗大且不规则。
某些眼压缓慢升高的患眼,如角膜内皮健康,即使眼压高达60mmHg以上也可无角膜水肿。视力状况大多数很差,有的可以尚好,依原发病对视功能的损害程度而不同。
根据原发病及临床体征,诊断不难。但需要鉴别。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相关文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