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瞳孔部分阻滞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增大,进一步引起晶体一虹膜膈向前移位,前房则更浅,房角更窄。正常情况下晶状体与虹膜有接触面,形成生理性瞳孔阻滞,当后房压力增加时,此接触面开放房水间歇性地进入前房。当接触面增大时,房水从后房流经晶状体为虹膜之间的阻力就会增大,产生病理性瞳孔阻滞,导致后房房水的压力升高,特别是当瞳孔轻度散大(约4~5mm)时存在瞳孔阻滞,周边虹膜又比较松弛,因此周边虹膜被推向前,与小梁网相帖,以致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 瞳孔两侧不等大 由于对光反射现象 说明正常人的双侧瞳孔大小 以及伸缩能力应该完全相同 只有在经常使用一侧观察物体才会产生眼体变形 比如双眼不同近视度数 而且相差200度以上时 长时间佩戴眼睛导致眼体变形导致双侧瞳孔不等大 还可能以下3种情况 第一:可能是先天遗传导致的生理发育畸形 第二:可能是受伤导致生长畸形 第三:是使用不良药物产生的药理性病变 第四:眼体内生长异物压迫眼体导致
- 绿色盲 绿色盲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
- 绿色弱 部分色弱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 瞳孔异常 瞳孔与身体各部位有着广泛的联系,它的开大和缩小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其变化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瞳也直径大于5mm时,且散大呈持续性时称瞳孔散大。瞳孔直径小于2mm者称瞳孔缩小。有时通过瞳孔的变化,可反映出躯体内的某些病变,而神经系统的一些病变也可根据瞳孔的变化,而做出定位诊断。
- 瞳孔变形 瞳孔变形指瞳孔的形态异常,或两侧瞳孔的反应异常。正常为圆形,双侧等大,两侧瞳孔的反应是同步的。在青光眼或眼内肿瘤时可呈椭圆形;虹膜粘连时,形状可不规则。
- 高眼压 高眼压是指反复多次测量眼压均超过正常范围,但经长期随访,不引起视乳头和视野的改变。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视野缩小 缩小及暗点都是指视野的某一部分有缺损。如果大片缺损直达视野应有的边缘,缺损的外缘并无正常视觉,即称之为缩小。如缺损是发生在视野以内,在其四周尚存在视觉,此种缺损称为暗点。 视野缩小又可根据缺损的形态来区分:各个方向均匀向内收缩的叫向心性缩小;某一角缺损的叫象限性缩小;半边缺损的叫偏盲。 更严格地讲可将视野的缩小及陷落。予以区别。视野缩小仅仅是边界的改变,在此视野内的视觉是正常的,其内的等视线位置不发生改变。视野缩小是罕见的,它见于同侧偏盲或其它压迫性损害。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 眼压升高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两部分。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与眼球壁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人的眼压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10-21毫升汞柱),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视力。 眼内容物包括晶状体、玻璃体、房水等。房水的功能之一就是维持眼压。正常时,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中。如果房水循环通道的任何部位受到阻碍,或者房水产生过多,就会导致眼压升高。
- 虹膜节段性萎缩 虹膜节段性萎缩:由于一定的高眼压状态,使虹膜动脉发生供血障碍,造成与虹膜动脉分布形状相一致的缺血性节段或扇形萎缩。虹膜节段性萎缩是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缓解期的临床表现。
- 眼疲劳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 眼底出血和渗出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常见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及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盘血管炎以及血液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眼外伤性眼底出血。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导致相同的病理损害,如视网膜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等。 本病由于病因复杂,所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引起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黄斑病变(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萎缩、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可导致失明。
-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有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运动,其往返速度有快慢之分,自发性的在正视或上下测视时出现。眼球震颤一般以其快速方向为眼震的方向,即快动相。
- 眼球挫伤 眼球挫伤是指拳击、球类等外力击伤眼球,但未发生眼球破裂。
- 眼压突然迅速升高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 瞳孔不对称 瞳孔直径一般在2~5毫米,平均为4毫米,最小可到0.5毫米,最大可到8毫米。瞳孔不对称指两侧瞳孔不等大或者位置不对称。
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哪些?
1.房角后退的特征 最主要的特征是巩膜突到虹膜根部的距离变大,使后退区域的睫状体带加宽。房角镜检查出现1~3度不同程度的房角后退征象。具体表现:①睫状体带变宽,可有宽而深的裂隙,或仅有浅裂隙。②房角变深。③虹膜根部后移,在更靠后的位置插入房角。④睫状体撕裂,裂隙深处有浅色的组织,为新形成的纤维组织,或是暴露无色素的葡萄膜组织。⑤房角内表面可有灰白色的膜遮盖或有明显的色素沉着。房角后退可伴有小梁撕裂、虹膜根部离断和睫状体脱离。典型的房角改变可出现在整个房角的全周,或仅局限在1个区域。在伤后早期检查时,睫状体带的裂隙边界清楚。受伤后不久,睫状体的撕裂可以瘢痕化,某些眼房角后退病变不能窥清,形成周边前粘连。因此,在以后的检查中,开始出现的房角后退的深度和范围发生变化而模糊不清。此时应该寻找和发现与房角后退相伴随的特征,特别是注意:①面部和眼睑的瘢痕;②过度深前房;③瞳孔括约肌撕裂伤;④虹膜突消失或撕裂;⑤虹膜缺损;⑥虹膜和晶状体震颤;⑦Vossius环;⑧小梁网局部凹陷或撕裂;⑨巩膜突异常的突出变白;⑩下方房角深棕色或黑色沉着物。另一线索为典型的单侧性青光眼。但必须考虑到双侧房角后退的可能性。
2.房角后退伴随的其他损伤表现
(1)前房积血:前房积血常系虹膜角膜角血管撕裂所致。因此,在前房出血的病例中,大多数可以检查出不同程度的房角损伤。其中复发性前房积血可占18%。房角后退伴有Schlemm管撕裂,后者引起活动性复发性前房积血,卧床和双眼包扎仅有暂时止血的效果,后经氩激光凝固出血点,出血停止。多数病例前房积血本身并不引起明显视力损害。
(2)角膜损伤:角膜损伤可在12%以上的前节挫伤病例中出现。包括角膜浅层或全层混浊,Descemet膜破裂,角膜持久性水肿,角膜内皮色素沉着以及角膜带状变性。
(3)虹膜及瞳孔损伤:在眼前节损伤中,虹膜及瞳孔损伤的发生率可达26%~49%,可见虹膜根部离断,虹膜撕裂,出现瞳孔缘缺口,虹膜局部或阶段性缺损,瞳孔括约肌损伤,永久性外伤性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虹膜周边前粘连,虹膜基质灶性萎缩以及虹膜震颤等。
(4)晶状体混浊或脱位:在眼前节挫伤病例中,出现晶状体混浊或脱位者约有30%。轻度损伤仅有晶状体前、后皮质的局部点片状或花瓣样混浊,或晶状体囊小破口。中度损伤可形成明显的白内障,或伴有晶状体脱位。严重损伤时,需摘除白内障或脱位的混浊晶状体,其原因多为视力需要或眼压升高。
(5)眼后节的挫伤:眼后节的挫伤也较常见,包括黄斑水肿,黄斑囊样变性,黄斑裂孔,色素性瘢痕形成,脉络膜破裂,视网膜锯齿缘离断,视网膜裂孔及脱离,玻璃体积血,视神经挫伤及萎缩,并由此引起明显的视功能损害。
此外,少数病例合并眶骨骨折或眼外肌麻痹。
3.房角后退和继发性青光眼 Dombrain于1945年报告了眼挫伤和随后发生的青光眼的关系。Wolff等又于1962年从组织病理学上描写了其相互关系,为房角后退提供了曾有过外伤的证据,但不是青光眼的确切的病因,这种观点已被后来的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证实。
眼顿挫伤后易引起房角后退,占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例的50%~100%。房角后退合并青光眼的发生率直接与房角受损范围有关,如果房角后退范围在240°以上,发生青光眼的危险性最大。需经房角镜仔细检查才能确诊房角后退。
此外,应特别注意检查:①面部或眼睑皮肤有无原受外伤的瘢痕;②前房是否明显变深;③瞳孔括约肌裂伤;④虹膜缺损,虹膜震颤及晶状体震颤;⑤Vossius环(晶状体);⑥局部小梁网凹陷或裂伤;⑦巩膜突异常变白或清晰;⑧下方的房角显示暗棕褐色沉着物(即残余的前房积血)。
1.病史 外伤史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虹膜角膜角镜检查 对眼挫伤病人应及早做虹膜角膜角镜检查。
3.挫伤性房角异常常伴有眼部的其他病变 发现有虹膜括约肌裂伤、虹膜异色、小梁色素增多、虹膜根部离断、虹膜周边粘连、晶状体不全脱位、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脉络膜破裂、眶外伤等,都要想到伴有房角后退的可能性。
4.前房积血 是房角后退的征兆之一。对前房积血的病人,一旦出血吸收,立即作房角镜检查。伴有前房积血的病例,作超声生物显微镜(UMB)检查可发现房角后退病变。
5.对房角后退的病例要作长期的观察,定期测量眼压,查视野,发现眼压升高时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