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相关症状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脐带血流 检查脐血流是为了判断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如是否存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判断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倾向,判断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胎儿染色体异常疾病,先天畸形等脐血流有时也可表现出异常。异常的脐血流还可能跟胎盘的发育缺陷,组织学异常有关。正常值跟怀孕的周数有关。
  • 子痫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本病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子痫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小时内,被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痛和产后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我国妊高征流行病学资料指出: 本病发生特点:①35岁以前的初产妇;②双胎或三胎妊娠;③孕期劳动姿势多为坐或站立劳动者;④大专以上文化程度;⑤矮胖孕妇然重指数>0.24);③母亲有妊高征史者;③上海地区冬季发病率高,成都、贵阳以夏季发生者多。中医子痛相当于西医重度妊高征之“子痛”。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死亡危险。
  • 门诊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英文名:white coat hypertension;别名:白大衣性高血压)指有些人去医院就诊时,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回到自己家中自己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病人自身携带着测血压装置,无医务人员在场)时血压正常。这是病人见到穿白大衣大夫后精神紧张,血液中就会出现使心跳加快的儿茶酚胺,同时也使某些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过去认为这种“白大衣高血压”仅精神紧张,本人血压尚属正常。现在经研究发现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处于正常血压与明显持续性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因为早期高血压病人的高血压具有波动的特点,可以出现血压高与正常交替现象,因此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应加强随访观察。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 血流阻力增加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阻力增大。
  •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原因多为动脉痉挛引起,但也可由栓塞(如心内膜炎、心脏手术形成的栓子)或血栓形成(如动脉内膜炎)所致。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属末梢血管,无侧枝联系,一旦发生阻塞,必将使供血区的视网膜缺血缺氧、水肿、变性、坏死甚至萎缩,从而使视力遭到严重破坏。
  • 蛋白尿 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 20mg/100ml。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0~100 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 头晕 头晕英文是dizziness, 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
  •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 年增长,我国是从1959年开始对高血压进行普查防治工作的,当时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到1979-1980年第二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时,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包括临界高血压)已增加到7.73%;1990-1991年第三次次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在十年间又有显著增长,估计当时全国至少有6000万高血压患者。另据最新统计资料,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到11.68%,尤其高血压继发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子痫即在高血压基础上有抽搐。
  • 眼底异常 眼底异常――老年人疾病的信号,高血压、糖尿病、颅高压、脑脊液过多、或者血管病变都可以引起眼底异常 还有一个就是高度近视 可引起视网膜剥脱。
  • 妊娠时伴有腹痛的阴道流血 流产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和腹痛。流产(abortion)为妇科常见疾病,如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能遗留生殖器官炎症,或因大出血而危害孕妇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此外,流产易与妇科某些疾病混淆。妊娠于20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少于500克,称为流产(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后者,称为晚期流产。
  • 妊娠时持续性腹痛或腰酸腰痛 胎盘早剥的重型症状主要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短训班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4.6‰~21‰,国外的发生率为5.1‰~23.3‰。发生率高低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有些轻型胎盘早剥于临产前可无明显症状,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早剥处有凝血块压迹,此类患者易被忽略。
  •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的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能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24%~1.57% ,国外报道为1.0%。前置胎盘患者中85%~90%为经产妇,尤其是多产妇,其发生率可高达5%。
显示全部症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早期症状有哪些?

所有患者均有血压增高,早期症状称为子痫前期,随症状加重发展为子痫。患者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水肿,特别是眼睑、下肢水肿、蛋白尿、心悸、气短,甚至抽搐、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状。血压越高、眼底改变发生率也越高。血压低于150/100mmHg时,眼底改变发生率为16.6%;150/100~175/125mmHg时为36.6%,血压超过175/125mmHg者,发生率为46.8%。另一报道指出当收缩压大于150mmHg或舒张压大于130mmHg时,88.7%眼底发生改变,当收缩压大于210mmHg时100%发生眼底改变。
一般分为3期,即:①动脉痉挛期;②动脉硬化期;③视网膜病变期。有人认为分为痉挛期和视网膜病变期即可。因为本病病人动脉硬化发生率低,且终止妊娠后眼底很快恢复,不一定产生硬化。也有的患者不经过血管硬化期直接进入视网膜病变期。
妊高征最常见和最早发生的眼底改变为视网膜小动脉功能性痉挛和狭窄,可先侵犯1支或多支动脉,功能性收缩可局限于1支小动脉呈节段性痉挛,致管径不规则。均一性收缩可使1支或整个眼底动脉缩窄,动静脉管径比例可从正常2∶3变为1∶2甚至1∶4。由于血压持续升高,血管从功能性收缩进入到器质性硬化,需要多长时间各家报告不同,有人认为2周以上即不再为痉挛,也有人认为数周或数月以上始发生硬化。患者妊娠前即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则更明显。此时动脉狭窄,反光增强,有的尚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由于动脉严重痉挛和缩窄,使血管屏障受损。引起视网膜病变,视盘视网膜病变和(或)脉络膜病变。在血管旁视网膜有水肿、出血和渗出。渗出根据视网膜缺血程度而定,多围绕视盘以棉絮状斑为主。视网膜病变可从局部发展至整个眼底水肿和渗出。视网膜下可见有白色病损,说明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受损。严重者可产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其发生率不高,在0.6%~2%。脱离常为双侧性,呈球形,多位于视网膜下方,渗出液可能来自视网膜和脉络膜,或单独来自脉络膜血管。视网膜脱离预后好,无需手术,分娩后数周内可自行复位。如果高血压持续时间久,也可产生黄斑星芒状渗出。严重病例尚可产生视盘水肿,大约有50%的患者视神经有某种程度的萎缩和(或)黄斑色素紊乱,有可能严重影响视力,视力下降程度根据眼底病变程度而定。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血压升高状况及眼底改变可以确诊。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相关文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常用药品
  • 奥必欣

    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芦丁片

    要用于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也用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出血性紫癜、急性出血性肾炎、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出血等的辅助治疗。

  • 复方三嗪芦丁片

    用于早期和中期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