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相关症状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远视屈光度数增加 远视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因而要看清远距离目标时,远视眼需使用调节,以增加屈光力,而要看清近目标则需使用更多的调节。当调节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时,即可出现近视力甚至远视力障碍。远视的治疗: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如有视疲劳和内斜视,即使远视度数低也应戴镜。中度远视或中年以上远视者应戴镜矫正视力,消除视疲劳及防止内斜视的发生。
屈光参差早期症状有哪些?
1.轻度屈光参差可无任何症状。
2.单眼视 屈光参差超过一定程度,双眼单视功能被破坏。在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为避免模糊物像的干扰,会不自主地对其采取抑制作用,患儿不是双眼单视,而是单眼单视,即只用视力较好的眼视物,另一眼则废弃不用。单眼视力无正常的深度觉和立体视觉。
3.弱视 形成单眼视后,主视眼的视网膜不断受到正常的视觉刺激,并通过视路将视觉信息传递至视中枢形成视觉,其视功能可以得到正常发育。废用眼模糊不清的物像及其产生的信息被抑制,视中枢对该眼的视觉信息不发生反应,久之形成弱视。一般情况下,发生弱视眼的屈光不正程度要大于另一眼。大量资料表明,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发生率高。在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大部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的程度与屈光参差发生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弱视程度可能越严重。多数学者认为,近视性屈光参差发生弱视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近视眼的近视力多正常,同时,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发生较晚,很少发生在视功能发育敏感期,即使近视性屈光参差引起弱视,程度也往往较轻。
4.斜视 弱视眼不一定伴有斜视,但如果该眼视功能长时间被抑制而废弃不用,则容易出现斜视。
5.交替视 发生在双眼视力均较好的病例,两眼均能注视目标,可交替使用两眼。另一种情况是患儿一眼为近视,另一眼为正视或轻度远视,会不自主地看近时用近视眼,看远时用正视或远视眼,形成交替使用双眼的规律。虽然每次只使用一只眼,但由于看远、看近时均不使用调节及集合,故可能无任何症状。
根据双眼验光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