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症状名。指外眼无异常,而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不清,见于现代医学的脉络膜、视网膜炎、慢性球后视神经炎。多由神劳精亏,血虚气弱等引起。《证治准绳》:“目内外别无证候,但自视昏渺蒙昧不清也”。常见于多种内障眼病。
- 中心暗点扩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表现之一是中心暗点扩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圆点扩大型(又称墨渍弥散型):以染料渗漏的一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 眼前冒紫烟 所谓紫视是指眼前发生冒紫烟之感。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夜盲 对弱光敏感度下降,暗适应时间延长的重症表现。主要症状为白天视觉几乎正常,黄昏时光线渐暗则视物不清。
- 色觉异常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 u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两大类。色盲是指辨色能力消失,色弱是指对颜色辨认能力降低。色觉异常者在择业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如从事交通运输、冶炼、美术、化工、织染、医学等,都必须有正常色觉。因此色觉检查已作为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
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早期症状有哪些?
鸟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逐渐下降,常伴有眼前黑影飘动,但无其他不适症状。视力下降在发病初期,可为单眼,可随病程进展几乎均演变为双眼。但下降程度双眼多不对称,而且常出现患者自觉有明显的视力障碍但检查结果仅为轻度下降的情况。少数病人有闪光感、夜盲症或色觉异常。
眼部检查无眼前节充血的表现。裂隙灯检查偶见前房有浮游细胞或细小的角膜后沉着(KP)以及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在疾病的活动期,炎性细胞有时可聚集成羊脂状小团沉积在后极部玻璃体的表面。
检眼镜检查可见双眼底多发性、奶油色的浅色斑点病灶,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50~1500µm,边界多不清晰,偶见融合,放射状分布在后极部到赤道部眼底,多见于视盘附近及下方或鼻侧区域,常沿着脉络膜大血管分布,黄斑中心多不累及。裂隙灯加前置镜或三面镜检查见病灶位于视网膜的外层、RPE和脉络膜内,病灶表面的视网膜多无明显改变,病灶内或其边缘亦无色素沉着,部分病灶可相互融合。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盘水肿为常见表现,并可有视网膜血管的炎性改变如静脉鞘形成、小动脉缩窄、血管扭曲或视网膜出血。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时,视网膜及视盘的血管渗漏、血管壁着色及黄斑囊样水肿等异常荧光形态常见,多数病灶在造影早期为遮蔽荧光,晚期为轻度强荧光,部分奶油色病灶尽管在间接检眼镜下清晰可见,但在造影时却无异常改变,因此荧光素血管造影的异常程度往往轻于间接检眼镜下所见。与此相反,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其他检查所无法见到的病灶,奶油色病灶造影的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脉络膜无荧光暗点。少数病人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荧光影像,但未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存在。ERG检查a波多为正常而b波振幅下降和潜伏时延长。
此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特征性的多发性奶油状病变,此种病变在无赤光下和间接检眼镜下更为清楚,不伴有雪堤样改变的玻璃体炎、黄斑囊样水肿和轻微的眼前段炎症反应。一般不需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但这些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鸟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诊断要点如下:
1.一般特征 白种人;年龄多在30岁以上,平均年龄50岁;双眼发病。
2.眼部表现:
(1)特征性表现:赤道部以后的多发性奶油状病变,50~1500µm大小;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血管炎。
(2)其他表现: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急性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轻度的非肉芽肿性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3.辅助检查
(1)HLA-A29抗原阳性。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病灶早期弱荧光,后期强荧光;视网膜血管渗漏;黄斑囊样水肿。
(3)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相应于奶油状病灶处的弱荧光黑斑;发现病变数目远多于临床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的数目;弱荧光病灶位于大、中血管附近;后期弱荧光黑斑。
(4)视网膜电流图、眼电图和暗适应异常。